春日里,在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复平镇小山社区五组的扶贫产业中药材基地,小山社区几名农户正忙着为石菖蒲除草、施肥,进行全面管护。
复平镇小山社区是重庆市级贫困村,全社区户居民中有建卡贫困户42户共人。年,该镇因地制宜在小山社区打造扶贫产业中药材基地共20余亩,由居两委会以村集体经济的方式投资入股,发展了石菖蒲产业,作为扶贫项目带动脱贫攻坚。在居两委的帮助下,基地为建卡贫困户提供管护石菖蒲就业岗位,平均每人每月可有四五天的务工时间,每天收入60元。
小山社区八组的建卡贫困户蒋德梅今年64岁,从年开始在药材基地务工,进行森林抚育、打扫基地卫生,每月有块钱的收入。此外,她还在自家地里种了两亩多的重楼、石菖蒲等中药材,今年也将迎来丰收,预计收入2万余元。
“基地照顾建卡贫困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务工,这样既照顾了家庭,又能够小规模发展产业,并且教授他们中药材种植技术。基地即将迎来收获,收益将按照村集体、建卡贫困户2:8的比例进行固定分配。这将促进他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进一步增强了山区的‘造血’能力。”小山社区第一书记陈小琴表示。
明年7月,该基地的石菖蒲成熟后便可以售卖,预计每公斤干石菖蒲可卖多元,按照亩产公斤算,亩产值可达2.5万元,基地每年收益可达50余万元,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张瀚祥通讯员张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