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端午门前为啥挂艾草和菖蒲
TUhjnbcbe - 2021/8/15 0:26:00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

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艾叶和菖蒲

还会配带用含有菖蒲的香囊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或许是与传统中医药文化最为密切的节日了:雄黄酒中的雄黄,门窗前悬挂的艾叶与菖蒲,随身佩带香囊中的白芷、细辛、丁香等等......

端午前后,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江南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地理环境潮湿,虽然万物生长茂盛,但也导致蚊虫滋生,瘟疫易发、流行,是一些传染病、皮肤病的高发期。

故此时要设法防病治病,饮雄黄酒的目的就在于此。

因雄黄不但能克制、清解虫蛇之毒,亦能祛除积聚于体内的一些毒素,古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之说。

因此,在端午前后适量饮用雄黄酒对健康有益,但切不可过量。

作为一味有毒中药,雄黄被列入国家管制范围,目前主要以外用为主,取其解毒杀虫的作用,治疗痈肿疔疮、湿疹、虫蛇咬伤等。

如果说端午节喝雄黄酒因雄黄被管制已不再流行的话,那么端午节的另外两个习俗——门窗悬挂艾叶与菖蒲、佩戴香囊就非常的普遍了。

端午节,门窗上为什么要插艾枝和悬挂菖蒲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悬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枝和悬挂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菖蒲和艾草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菖蒲分两种。一种是水菖蒲(它的叶子便是悬挂在我们门上的菖蒲),它的根茎可以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早止痒。而另一种菖蒲是石菖蒲,端午节我们佩戴的香囊里面,有一味很重要的中药就是它了。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它的名字最早出现于五代吴越的《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雷公炮炙论》中记载:“采得菖蒲后,用铜刀刮上黄黑硬节皮一重,以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晒干,去桑条,锉用。……"石菖蒲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主要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等症。

《神农本草经》将石菖蒲列为上品,并云其“味辛,温。可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久服不忘、不迷惑、延年益智、高志不老……”这也许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将石菖蒲打粉放于香囊中的原因之一吧。另外,它自身还有一种浓郁特殊的香味,放入香囊中能起到开窍醒神、祛除蛇虫鼠蚁的功效。

艾草作为草药的一种,并不是挂上那么简单,它还有大作用。按古人的说法,五月称为毒月,一到夏天,蛇、蝎、蚂蚁等毒虫都出来了,为了避免瘟疫,人们就用艾草,挂在入户的门上或者窗户上,以达到驱邪避瘟的目的。

艾草除了有驱蚊的作用外,还有理气血、散寒除湿、抗过敏等功效。每年端午节挂在门前的艾草干了以后,人们就会用来泡脚,物尽其用。

艾叶性质温热、气味芳香,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与应用都与这一特性有关。因其温热之性而能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用于一些寒性疼痛,如痛经、关节痛、皮肤湿疹等,口服汤剂、外用(灸、外敷、泡洗均可)都有很好的作用。

民间有用艾叶烟熏的方法杀虫、驱蚊以防虫蚊叮咬而传播疾病;有用艾叶悬挂在门窗前以芳香辟秽驱邪;有用艾叶制成香袋佩戴身上以避邪防病的。

做时代典范?创百年品牌

咨询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门前为啥挂艾草和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