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广州泰风楼第79期1网拍拍品导览
TUhjnbcbe - 2023/10/24 19:00:00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底论越州及汝州,朴无矩度有神遒。恰同高士倪迂画,不以工求以韵求。頜姬茄袋品原崇,古式浑疑商铸铜。近代宣成非不美,惜如文体递精工。(《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八)

映入眼帘的是本次网拍的重要拍品明早期钧窑双系罐,与克拉克夫妇(Mr`sAlferdClark)旧藏为同款,参考《年苏富比重要中国藏瓷》一书。(如图一)

以及,中国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钧窑天蓝釉紫斑双系罐的器型极为相似。(如图二)

图1《年苏富比重要中国藏瓷》

克拉克夫妇(Mr`sAlferdClark)旧藏

图2故宫博物馆同款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

文物编号新

图3《南窑笔记》

以清张久钺稿本为底本

以《美术丛书本》为参校本

图4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21

明早期钧窑双系罐

古人不乏对钧瓷的赞誉如《南窑笔记》所述。且早在《清秘藏》中已赞述:“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如葱绿、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以及,《博物要览》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品评:“钧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名鹦哥绿、茄皮紫者。红如燕支,青如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数目字号为记。猪肝色、火焰红,青绿错杂,若垂涎,皆上三色之烧不足者,非别有此样。俗取鼻涕、猪肝等名,是可笑耳。此窑惟种菖蒲盆底佳甚,他如坐墩、炉、合、方瓶、罐子,俱黄沙泥坯,故器质不佳。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无论是《清秘藏》还是《博物要览》,都将“红”摆在第一等次,红若胭脂者、朱砂者为最。更有《匋雅》一书中记载:“钧窑紫色与月白并重,后人则尤重紫色”。可见绚烂的紫色更得人心。而本件拍品,紫中泛红,诡谲奇异,光彩太露,甚有霞片蓝斑,极为美丽。

此件明代钧釉双系罐,唇口微侈,颈部略收,向下鼓出成扁圆腹,双耳圆润,器形柔美丰腴。底足露胎不施釉,其余内外皆施炉钧釉,“钧窑之釉,扪之甚平”。紫色与独特的高粱红色交融、垂流、积聚,形成绚烂瑰丽的效果,外壁流淌均匀,观之似山间密林云雾缭绕,又似烈焰跳跃星火迸发,内壁垂流明显,形成蓝紫交混的色斑,似瀑布归潭,由动而静。内外皆景,光怪陆离,令人惊叹称奇。其釉色融蓝、红、紫等色于一体,釉层肥厚,因而鲜有纹饰,器形较大者肩、腹部起棱或凸饰兽首,器形小巧者则光素无纹,仅以釉色取胜,施加釉色突出纹理变化,于不变之中寓万千变幻,实为绝佳之品。另有,克拉克夫妇以及故宫博物院加持,更显珍贵。

图5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23

清雍正铜胎画珐琅洞石花卉纹杯

宫廷艺术品成就斐然,于瓷玉以外,铜胎画珐琅器亦以精巧绝伦名誉四海。当时内务府造办处所属之珐琅作竭心制作,秉承严谨细致的匠作文化,使得所出之器为後世难以企及。此碗敞口深腹,浅圈足,器形端庄,外壁绘花卉纹,所绘色彩浓艳饱满,线条细而坚挺,填色均匀,绘技精湛,极富皇家气息。雍正乾隆时期铜胎珐琅主要生产于北京和广州,两个地区的制作工艺截然不同,北京地区铜胎珐琅主要是掐丝珐琅,而广州主要是绘画珐琅。画珐琅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清康熙由广州等港口传入中国,并就地设厂研制。英国人波西尔(S.W.Bushell)在《中国美术》中提到:“中国铜器上之笔绘珐琅,通称曰洋瓷,盖明其技之学自外人也。又名曰广东珐琅,因广东省城为制此瓷中心点也。”主要由长石、石英等成分的矿物质釉涂抹在铜胎之上,珐琅彩绘画,最后经过烧造显色。本件拍品,显然为铜胎画珐琅,较其他珐琅彩绘画地更加的精致细腻,神似雍正粉彩一般雅致,且看此件珐琅彩的绘画风格和类型,为典型雍正器物,而雍正珐琅彩较乾隆珐琅彩更为可贵,因此这一件算得上是绝佳收藏之品。

图6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34

清康熙青花五彩“太白醉酒”六方盖盒

康彩恢奇,五彩华贵,五彩能力最大,纵横变化,层出而未有穷也。因康熙斗彩图案无所不有,故有“能力最大”一说。本品描绘场景取自《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之诗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画片飘逸、小巧可人,以太白醉酒为题材,依型据势雕诗仙李白酒酣欲醉之景,李白背依酒坛,双眼微合,嘴角含笑,呈现欣然满足之态,其面部生动逼真,神情刻画惟妙惟肖,将李白醉后的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灵妙传神,正迎合“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诗句。

图7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35

清嘉庆粉彩“甲子万年”盘

本品延续乾隆时期的华贵风格,盘心施白釉,洁净莹润,其上矾红彩绘蝙蝠五只,身姿各异,似在空中飞舞,寓意“洪福齐天”。盘心有一团寿字,意为“五福捧寿”。外壁饰黄地洋彩西番莲纹,纹饰图案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并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风格,注意阴阳向背的表现,色彩娇艳,描绘细腻。此对盘四面开光内分别以矾红书写“甲子万年”和“万寿无疆”四字篆书。外底心以矾红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字款,红彩娇艳,书写工整。

甲子万年为歌颂皇帝万寿无疆、江山永固的吉语,是清代宫廷器物中常见的装饰题材,清代督陶官唐英即曾在乾隆八年(年)进折中称:“于十月内在窑厂办理瓷务,因是时工匠皆齐集,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回圈如意,幅辏连绵,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悉皆欢腾踊跃。”嘉庆九年(年)为甲子年,应为嘉庆帝效仿乾隆所制,意在承继传统,永保一统江山的美好愿望。本品画面构图巧思,寓意吉祥美好,成对传世更显难得珍贵。

图8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19

清道光粉彩江西十景之麻姑仙坛图碗

清代嘉道时期瓷器烧造多承袭前朝,然独有一类取江南景致为题材之粉彩器,气息婉约清新。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曾提及:“嘉道之间所画楼台之画书有地名者,大约绘西湖景为多,绘庐山十景者亦有之。”拍品即为个中别致佳作。此件小杯卧足,造型别致秀巧。底足矾红题款“麻姑仙坛”四字楷书款,外壁以粉彩绘江西十景之西山叠翠,苍山翠柏,掩映楼阁,亭台院落,水面平阔,风光旖旎,耐人寻味,隙地以墨彩书西山叠翠。全器施彩柔美,雅致清新,口沿以金彩描绘,更添富丽,书画合璧,颇具意趣,为嘉庆御窑粉彩佳作。

图9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24

清道光矾红龙纹盏(一对)

本品造型小巧别致,敞口,深腹,折腰。杯呈倒置的马蹄杯。胎骨坚致细白,内外壁施白釉,釉厚滋润,杯外壁以矾红彩饰五组团龙纹,所绘龙纹爪劲鳞张,须发翻飞,神色威严肃穆,龙纹勾划细腻而工整,笔触气韵流畅,为道光官窑矾红彩之上品。底心矾红彩书“道光年制”四字两行篆书款,字体端正。团龙纹源于唐代,将龙的形体处理为圆形,适用性强,龙形也完整,极具装饰效果,故运用十分广泛。除了明清官窑瓷器上使用以外,也成为明清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团龙,还有相同表现形式的团凤、团鹤、团螭、团花等纹饰。此类矾红团龙纹饰尚有团凤纹饰与之相衬,也见青花品种。本品造型小巧精致,白釉柔和,其上加绘矾红纹饰,红白对比颇为娇艳,充盈祥瑞之气。且成对流传,更为难得。

图10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16

清中期红釉钵式水盂

笔洗呈钵形,造型饱满,外壁施铜红釉,釉色鲜亮具宝石光泽,内壁及底部均施白釉。祭红颜色稳定是需要及其严格的温度控制,通常温度在度左右,偏高偏低,最后呈现的效果都绘有偏差,还必须在还原气氛中进行,因此可见制作工艺之难。

图11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17

清乾隆茶叶末釉墩式碗

此件撇口,鼓腹,圈足,造型饱满端正。本品造型圆浑饱满,端庄规整,做工精细。釉面平净润泽,釉色黄绿交映似茶叶细末,颜色素雅而深沉。底足露胎呈黑褐色,胎釉相接处留有刮削时形成的小锯齿纹。底足露胎处涂以一圈黑漆。

据《陶成纪事碑》记载,茶叶末釉创烧于清雍正时期,系督陶官唐英仿明代厂官釉时所创,其釉呈色稳定,因失透而显庄严、沉稳。因窑变而形成黄绿变化,高雅精美。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厂官釉品种有三:蛇皮绿、鳝鱼黄、黄斑点。后人习称鳝鱼青、鳝鱼黄、茶叶末。历朝延烧直至光绪末年,属清代单色釉中名贵品种。尤其乾隆朝制作精良。此类乾隆茶叶末大碗在拍卖市场上甚少出现,本器造型端正,釉色均匀,品相完美,保存至今弥足珍贵。是清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窑所产黑釉器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

图12广州泰风楼79期-1网络拍卖会拍品编号:27

明天启青花山水纹鼓钉洗

此件拍品青花山水鼓钉洗,洗作鼓式,亦称鼓钉洗。敛圆口,腹形如鼓,平底,下承五足。器内青花絵山水之景,画中荅松翠柏珎続,宛若仙境,雄佛神奇,湖闊云天,群山茸峙。湖込屋舍数旬,小杯流水,相映成趣。迄山云漫霧嶂,似有万里之遥。其枸圏虚突相生,篭墨疏秀清淘,山石尤称佳妙,淡皴沈苔,毫鋒穎脱,黒法精微,令人収止。施彩清薄妍美,青花没色淡雅售永,益兄荅雅深厚之感,双之板具宋人之山水翰墨韵味,板具文人雅趣。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泰风楼第79期1网拍拍品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