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湿气重多烦恼,夏至过后防暑的同时,
TUhjnbcbe - 2023/6/16 22:30:00
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湿气重、多烦恼”,夏至过后防暑的同时,健脾祛湿有“三香”。

夏至一过,我们就真正进入夏天了。夏天是湿气最终的季节,自然界也好,我们的体内也好,湿气都比其它季节更重。因此,每到夏季,我们经常会感到全身酸软发沉,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的。这些,其实都是体内湿气偏重的缘故。

因为夏季外界气温偏高,酷暑季节,我们第一需要做的就是防暑,这一点,现代人是做得相当好的了,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都没有我们做得更彻底。就居住环境上来说,空调的出现,就是最好的防暑手段。再加上其它防暑的食物等等,因此,近些年来,“中暑”确实成了一种比较罕见的问题了。

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防暑做好了,居住的环境更“凉”了,吃到的防暑降温食物更多了,一个不好的现象——湿气也就重起来了。可以说,现代人的湿气重,很大程度上,都是防暑做得太好的附属产物,这一点,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那么,会有朋友会问,对于“防暑”和“湿气”这两者,有没有可能“鱼与熊掌可兼得”呢?我认为还是有的,只是,既能防暑又可去湿气的食物,可能在“口感”上不如西瓜那么美味了。

对于去湿气,中医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养生角度的祛湿食疗,其实也脱胎于此。中医认为,湿气是一种“阴邪”,本性“粘滞重浊向下”。根据这些特性,总结了“淡渗利湿、健脾祛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四类主要的趋势方法。比如我们最常用到的红豆薏米粥,其实也就是“淡渗利湿”之法。

既然去湿气有四种大的方法,淡渗利湿之外的三种,自然也有各自的实际运用。结合防暑降温的情况来说,比较适用的就是“芳香化湿”之法了。

芳香化湿,中医主要是针对“湿性粘滞”的特点来制定的。举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生活中见到的那些“淤泥”,是不是非常多的水分?是的,淤泥里的水虽然很多,但却不能流动,这与河流里的水虽然是同类,但表现形式却不同。如何使淤泥干得更快?其实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水洗一遍,洗过的淤泥很快就会风干。而“芳香化湿”,其道理其实和这个差不多。

我们的前人,根据这个原理,在防暑的同时,兼顾健脾祛湿,比较常用到的“芳香”物质,主要有如下三种:

1、藿香:藿香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它是一种草,本身带有比较清淡的香味。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它“性味辛温,能入脾胃肺经,可以祛湿和中、避秽止呕、祛暑解表”。从这些文字记录里,我们可以发现,藿香确实是既能防暑,又能祛湿的。但是,藿香的去湿气,主要以脾胃湿郁为主,比如夏天淋雨、或者吃多了生冷食物这些情况,都是可以用藿香来对付的。可以用藿香熬点水,喝上一碗就行了。

2、石菖蒲:石菖蒲也是一种芳香祛湿的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南方小溪旁的石头上。用石菖蒲祛湿避秽的做法,《楚辞》里就已经有了记载了。在《本草纲目》里的记载,“性味辛温,能开窍醒神,祛湿和胃,通气除烦”,这些特性,也是既能防暑又能去湿气的。

用法也很简单,以前南方的老人,都有采集石菖蒲的做法,采回来晒干,需要的时候直接熬水喝。当然,如果有新鲜的就更好了。熬出来的水清香提神,很适合夏天炎热湿气引起的头昏乏力、精神不振。

3、香薷:和上面两种比起来,香薷比较少人知道,也不大适宜普通人使用。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从防暑祛湿这些功用上来说,香薷和藿香、石菖蒲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香薷“解表”的力度比较大,中医常用来处理暑湿感冒。

因此,一般人可能不太好掌握它的“度”。这里只是略微介绍一下它的注意点:第一,身体有“虚”的人不适宜;第二,香薷虽然也可以熬水当茶,但不要趁热喝,而要待香薷水冷却以后再喝,这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我们介绍了夏季防暑祛湿两不误的三种“香草”,其中藿香和石菖蒲是农村人广泛使用的,香薷的使用,需要一定得专业知识,建议大家了解一下。防暑、祛湿、提神,对我们改善夏季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湿气重多烦恼,夏至过后防暑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