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笔者看着门口挂着的菖蒲,闻着那淡淡的清香,
心中不由得出现一个念头:
端午挂在门口的菖蒲,有何实际用处?
长大之后,对这植物终于有了一些认识,才知道:
国外的古人对于菖蒲,有很多奇葩的用法。
可结合菖蒲的实际情况,再看看这些做法,那才叫人哭笑不得。
1.“菖蒲的分类”
菖蒲属下,有好几种植物。
但人们最常见的是水菖蒲和石菖蒲。
水菖蒲生长于水田边,或者沼泽地里,植株较高,可达1米。
我们端午节门口挂的就是这种。
石菖蒲的植株比较矮,通常只有20~30cm高。
外形看起来,和韭菜有点相似。
用手去搓它们的叶子,会有辛辣的气味出现。
2.“菖蒲的用处”
在民间,很多地方将农历五月称为“毒五月”。
因为气候接近盛夏,气温升高后,蚊虫滋生。
而我们的古人发现,菖蒲会发出芳香的气味,
就认为这植物能驱赶蚊虫,然而……
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能证明菖蒲可以驱蚊!
国外古人对于菖蒲这种植物的应用就更是奇葩了。
比如说印度,在他们的古代医书《阿育吠陀经》中记载,
菖蒲是一种能让人愉快的草药,服之可以……催情。
古埃及人也这么想,可现代科学证明,菖蒲并没有这种功效。
古欧洲人对菖蒲的应用,则比较“刺激”。
他们会将菖蒲的根晒干了,当烟草抽。
想想那辛辣的味道,也不知他们是怎么下得了嘴的。
至于北美的印第安部落,直接把菖蒲当成了包治百病的灵药!
在一个叫佩诺布斯科特人的部落中,人人家中挂着一根菖蒲。
他们把菖蒲当做一种神祇,供奉了起来……
3.“菖蒲的真面目”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不同地区的古人经常将菖蒲当做一种草药。
我们这里和日本一些地方,还会用菖蒲来泡制药酒。
圣经经卷《出埃及记》中,还有一种“圣膏油”,里面就含有菖蒲。
事实上的菖蒲,是怎样的呢?
按照现代科学的分析,菖蒲的芳香味儿,
主要来自于细辛醚,还有少量的丁香酚和黄樟油素。
而细辛醚这玩意儿,对于人体是有潜在患癌风险的。
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完全禁止把菖蒲的提取物,加入食品中。
欧盟倒是允许使用,但严格规定了细辛醚含量的上限。
如此看来,菖蒲对于人类的实际意义,就仅仅只有文化一项了。
传统的习俗,总是牵绊着一代代人,内心的情感。
但传统归传统,还是不要轻易把菖蒲放到嘴里去了哦!
信息纷扰,不如学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