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里有个“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周颠,疯疯颠颠,豪迈直爽,却又武功高强。
历史上还真有这面一个人物,明太祖朱元璋和他有过很多交往,还在洪武二十六年(年)亲自为他写了传记——《周颠仙人传》。那这周颠是个什么样的仙人呢?能让老年的朱元璋如此难以忘怀,亲自提笔为他作传?
我们简略地看一下朱元璋为他写的传记,就知道了。
根据朱元璋的记述,周颠是建昌(今属江西永修)人。十四岁时,得了疯颠怪病,父母也顾不上管他,常把他关在家里。后来到了南昌,常年在街上讨饭吃。到三十岁的时候,嘴里就常说起让人听着很不着调的话来,凡是新官一上任,他就去拜见,说的就是一句话——“告太平”。
当时在元朝治下,天下还太平,几年之后,天下就大乱起来了。
天下没有什么人起来造反,大家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后来在朱元璋带兵打下被陈友谅攻占的南昌后,出东华门回南京时,看到一个男子在道旁跪着,朱元璋一问左右,才知道这个人是疯子,就是周颠。
朱元璋回到南京三个月后,周颠也到了南京。一天,朱元璋在出去监工的路上,又遇到周颠。朱元璋问他来干什么,周颠说:“告太平”。自此,每逢朱元璋出门,就碰到周颠出没在他前后左右,嘴里还是那句话,——“告太平”。
有时候看到周颠把手伸进衣服里,像是掏出什么东西,放到了嘴里。朱元璋问他吃的什么,周颠说是“虱子”。
朱元璋问:“几个?”周颠说:“二三斗。”朱元璋每次和他说话,周颠说得都是这类不着边际的话,还始终不忘说那句“告太平。”
被周颠缠得烦了,朱元璋就想灌醉他,给他喝了好多烧酒。可是这周颠根本不醉,第二天又来了。见他穿得破烂,虱子又多,就做了一件新衣服,换他的旧衣服。朱元璋看到他旧衣服的腰间藏着一根三寸长的菖蒲草,就问他有什么用。周颠说:“细嚼,饮水,腹不痛。”朱元璋还真得细嚼就水吞了下去。
看周颠天天疯疯颠颠地来缠他,朱元璋烦了,一狠心,下令把他蒸了。
朱元璋让人找来一个大缸,把周颠直接扣在大缸里。拿来一捆五尺多长的芦草,围在大缸周围,点着了。等火灭后,揭开大缸一看,这周颠什么事也没有!
朱元璋一看,斜了门了,还真有不怕蒸的人吗?他又把周颠扣在大缸内,又多加半捆芦草,点着了,继续蒸!等灭火后,再揭开大缸,一看这周颠还和原来一样!
朱元璋不服气,又把周颠扣在大缸里,把芦草又加了一捆,加到两捆半,再点着了蒸。再等火灭后,揭开缸看,只见缸底凝聚着一层烟雾,就像一层棉纱,那周颠眼睛闭着,头上微微出了点汗,头轻轻晃了晃,就睁开眼醒来了,还是全身完好,安然无恙!
这下朱元璋心服了,看来这周颠真不是一般人!
不相信朱元璋有这么残忍?别不相信,这可是朱元璋在《周颠仙传》里自己写的!
可是,周颠一直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对周颠越是厌烦,不蒸你了,把你送走吧。他让周颠去蒋山寺寄食,让蒋山寺的主事僧把周颠给接走了。
可一个多月后,这个主管僧来向朱元璋报告说,周颠这可不是一般人啊!他和一个小和尚因为抢饭吃,后来一怒之下,什么也不吃了,到现在已经有半个月了。
朱元璋又感到好奇了。他决定亲自到蒋山寺来看看。
他来到蒋山寺,离老远就看见周颠来迎接他。朱元璋看周颠走路稳稳当当,脸上也看出来有饿的迹象,感到很惊奇。于是,朱元璋在蒋山寺摆了一桌素席,请周颠在翠微亭大吃了一顿。
吃完后,朱元璋稍稍地对主管僧说:“你让周颠禁食一个月,看看有什么情况。”
这位主管僧非常听话,朱元璋走后,把周颠禁闭在一个房间内,不供给饭食。
朱元璋心里还记着这事,每两天就派人来问一问,一直过了二十三天,周颠也没有吃饭。朱元璋决定再去蒋山寺看看周颠。
朱元璋手下的将士们也跟着凑热闹,听说朱元璋要亲自去给周颠开戒,就争相给周颠送去了酒菜。可是周颠把这些酒菜吃完后,随后,又都吐了出来。
朱元璋到后,又准备了一桌饭菜,把周颠叫来,请他吃饭,这次周颠吃后,没有再吐出来了。
看到周颠吃饱喝足了,朱元璋就准备要走。这时周颠抢先走到路旁,等朱元璋经过时,周颠用手在地上画了个圈,他指着圆圈对朱元璋说:“你打破一桶,再做一桶。”
这么不着边际的话,大家听了,也没人能理解。
这时,周围的村民听说有周颠这个奇人,都争着邀请他到家里去吃饭。一天,周颠碰到一个年轻的后生,就对他说道:“噫!教你充军便充军。”
再次见到朱元璋后,周颠就在他面前唱道:“山东只好立一个省。”
凡正都是这么一些不着边儿的话,看来,异人有异语,别人是不能理解的。
不久,朱元璋要去九江和陈友谅作战。出发前,特地去蒋山寺找到周颠,问他说:“你看这次能出征吗?”
周颠马上说道:“能!”
朱元璋又问:“陈友谅已经称帝,现在去和他交战,难道不是很艰难吗?”——朱元璋这时正因为陈友谅势力雄厚,与他作战,心里没有十分把握,因此才来问周颠。
周颠仰起头,看着房顶,好半天。他用手划了一下,郑重地说道:“上面没有他的位置。”
朱元璋又问他说:“你能和我一起去吗?”
周颠回答:“可以。”
问完后,朱元璋上了马,往回走。周颠举着他的拐杖,紧走到朱元璋马前,摇舞着手中的拐杖,像拿着兵器一样,横扫千军。
出征时,朱元璋带上了周颠上了战船。船至皖城(今潜山一带),因为没有风,船只划行难舍难难。朱元璋派人去问周颠。周颠说:“只管走,只管有风。没有胆量前走,就没有风。”
于是,朱元璋下令,把船靠近岸边,军士们上岸,拉着战船溯流而上。
走了不到二三里地,渐渐地有了微风。又走了十里,大风刮起来了,于是,船队扬帆前进,直达小孤山。
朱元璋对周颠并不放心,他对陪伴周颠的人说:“看着那个疯子,他嘴里没有正话,防着他点。要说了什么怪异的话,速来向我报告。”
当时,看到江水中有江豚戏水,周颠就说道:“水怪出现在前面,会伤亡很多人。”
那陪伴周颠的人赶快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听后心中不快,心想,这周颠果然无知,乱我军心,不如把他扔到江水中淹死算了。
战船走到湖口,船上伤亡的人数就有十七八个人。朱元璋让人把周颠带到湖口的江边,去把周颠处死。可是去了半天后,那人又和周颠一块回来了。
朱元璋问那手下:“你为什么不置他于死地,又让跑回来了?”
那人回答说:“弄了半天弄不死他。”
刚说完,周颠就跑了过来,对朱元璋说,想要吃饭。朱元璋让人端来饭菜给他吃。
周颠吃完后,把浑身上下整理了一遍,就像要出远门似的。他来到朱元璋跟前,弯着腰,伸着脑袋,对朱元璋说:“现在你杀吧!”
朱元璋连忙说:“确实被你烦扰得多了,不过,杀你还不敢,把你放走吧。”于是,给周颠准备了食粮,让他带上走了,不知他去哪里了。
但朱元璋心里一直没有忘记他。他在和陈友谅水上大战后,闲下来的时候,派人顺着周颠走的庐山方向,去找周颠。但那里人烟稀少,只看到一间草房,找到主人打听周颠是否来过。那老百姓也不知道谁是周颠,只说:“前些日子,有一个瘦高个的人来到我这里,说了句‘好了,我告太平来了。你为民者用心种田。’然后,就在我这里住了半月,不吃不喝。后来走了。”再往深山走了好久,再没遇到人,也不知道周颠究竟去哪里了。
这是年的事。后来,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登基做了皇帝。
洪武十六年(年)八月,也就是距和周颠分手二十年后,朱元璋又得到了周颠的消息。
有一个名叫觉显的赤脚僧人,来到南京,要求见朱元璋,自称在庐山深山里见到一个老人,说让我来对大明天子说句话。朱元璋先不见他,让人问他是什么话,那人说是:“国祚。”只两字。
朱元璋听完报告,心想道,现在搞这些虚荒诞的人多。我作为大明天子,正在一心治理国家之际,不能再听这些荒诞不经的话了。否则,还不得让大臣们见笑。
所以,他不召见那觉显和尚,也不作回答。觉显和尚一直等了四年,也没有见到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只是给他写了二首诗,让他带回去。
二年后,派人去找到那赤脚和尚觉显,问他是否又见到了周颠,觉显说,再没有见到。
又过了四年,朱元璋得了重病,身上发烧,他自觉也没希望了。忽然一天,那赤脚和尚觉显又来了,他说:天眼尊者及周颠仙人派他送药来了。
朱元璋开始还是不想见他。后来想,既然病重,人家派人送了药来,即使假的,也应该见一见。于是,朱元璋召见了觉显,觉显把药给了他。
觉显说,这两片叫温良药,那一块叫温良石。把这两片温良药放到金盒子里,用温良石磨开,倒到金盏子里,吃一盏就能好。
朱元璋按觉显教的方法吃了药。上午未时(约9点)吃的药,开始时没有什么感觉,到了晚上点灯时候,忽然觉得全身筋肉抽扯了,药效发作。
当天晚上,病就好了,精神也越来越好。当夜病愈,精神日强一日。吃过两次后,觉显告诉他,这药里有菖蒲香盏,底部有砂丹沉坠,是世间难得的药物。
他还给朱元璋说:“我住在天池寺,有徐道人来请我去竹林寺。我和他一起到了竹林寺,年到了竹林中打坐的天眼尊者。不一会儿,一个披着草衣的人进来了。
我问天眼尊者说:‘这是谁啊?’天眼尊者说:‘这就是周颠。现在的皇上所找的正是此人。现在皇上生病了,你去送药给他吃吧。’
天眼尊者还说:‘我和颠仙作了几首和皇上的诗。’觉显说:‘这诗能不能让我看看?’
尊者说:‘都已刻在石头上了。’觉显往石头上一看,果然刻着两首诗。”
朱元璋问觉显:“还能记吗?”觉显说:“能。”于是觉显把那两首诗默写下来,给朱元璋看。
朱元璋看后,觉得这诗虽然是歌功颂德之意,但写得并不算好,词语粗俗,无联无韵,算不上诗。
朱元璋又派人去庐山去召两人,可是又没找到。朱元璋感激之余,欲报无门,无奈之下,特写了这篇传记以为纪念!
能让朱元璋亲自提笔作传的人,恐怕只有这一个周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