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身边的朋友有不少加入莳花弄草行列。我看这个势头方兴未艾,会有越来越多人爱上“拈花惹草”。
养花种草就像养猫养狗,一旦养上了,心也就牵挂上了。你看,天冷下来了,那些新手们就担心自己的花花草草怎么过冬了。
莫说别人,我自己也是如此。已经戒断侍养活物好多年的我,没忍住旧病重犯,养了几盆菖蒲。
虽然我有从小学就开始养花的“童子功”,但养菖蒲还是新手。天一冷,我也马上打电话问蒲友要不要把草挪到室内。对方潇洒地答道:“没事儿,放外面,下点雪冻一冻,长得更精神。”
高手对待自己专业内的问题就是有股子满不在乎的劲儿,就像有的名画家回答别人怎么画画时说:“大胆瞎画!”
你个新手可别真的那么潇洒,人家武林高手说无招胜有招,那是对招式烂熟之后,找到了内在规律。
你连个王八拳都不会,那是真“无招”——没招。
爱花一族,要在冬季当好护花使者,首先要弄明白自己养的花的脾气性格。
一般来说,本地生长的花草可以省心很多。你想,它在野外爹不亲娘不爱,也能安然过冬,你何必瞎担心。
不过,话也不能说死。同样的本地花草,移为家养后,条件还是可能有所变化。
如果是盆栽,而且盆还比较小的话,我们人看着觉得美,但对花草来说,生存条件就比大自然差多了。在大自然活得好好的,家养后可能就会抵不住严寒。所以,盆栽,且盆比较小的,也要注意防寒。
至于外来植物,来自比本地寒冷地区的,那也可以少操心些。大兴安岭的松树难道还怕上海的冰雪?天山上的雪莲,不是怕冷,而是怕不冷(就像四川人怕不辣)。它如果受得了江南的温湿和肥沃,早就被爱花族移植过来了。
我们主要要对付好那些来自南方的、怕冷的植物。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大多数花草都是没问题的。但苏浙沪一带冬季是会低于冰点的。
有不少人会把畏寒的花草搬到室内去。那没错,不过要当心的是,室内如果通风条件不好,而花草土壤刚好有害虫或病菌,室温一高,又不通风,很有可能弥漫开来,殃及所有植株。
我过去养过的几盆草就是这么死的。
当护花使者要勤快,有些花草,日出时要搬到户外去晒太阳,日落时要搬回室内来避风霜。你就当每天锻炼身体吧。
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有空调,有的还安装了地暖,是不怕冻着花草了,但又带来了新问题,空气太干,有些绿叶植物需要喷洒点水才行。
说到水,那真是伺候花草中最大的学问了。多了少了都是问题。
简单点来讲,冬季要大幅度减少浇水,基本是土壤不干不浇。
还有一定要搞明白哪些植物是会“冬眠”的,譬如冬天落叶的植物,那就没有必要浇水、升温去唤醒它。别看它现在死样怪气,到了春天,暖风一吹,它又会神气活现。
最要当心的是多肉类植物,它不落叶,看上去和平时没啥两样,你以为它“醒着”,照常给它“喂水”,完蛋!
那都是我过去养花时的惨痛经验。我就是在冬天忍不住要去给我养的仙人球浇水,唯恐它“渴死”,结果水一浇,过些时候就烂根而死。我后来采用的办法是,寒冬不给肉肉浇水,死不了。
爱,有时候是不去管它。
帮助盆栽植物过冬,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们造个“房子”——暖房。
过去这事儿还真有点烦,现在可容易了,网上都有卖,大小尺码可以定制,材质贵贱可以任选。
如果家里有院子,不妨造个大一点的玻璃暖房,非但可以供花草过冬,如果在暖房里安置些桌椅,更可以在寒冬里,躲在暖洋洋的玻璃房里,在心爱的花花草草簇拥下,泡壶茶,喝杯咖啡,一个人发呆,约朋友聊天,多美好。
没有足够大的院子,也可以买临时性搭建的塑料暖棚,过了冬天就收起来。
即使没有院子,只有阳台,甚至没有阳台,只要有扇太阳晒得到的窗户,你也可以给你的小宝贝们买个金鱼缸大小的暖房,网上有各种款可以选。有些设计得还挺洋气,挺童话色彩。
如果你不想花钱买暖房,也没问题(别弄得我好像给卖暖房的做广告似的),山人另有妙招,这办法我小时候常用,那就是拿个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给怕冷的盆栽套上,袋口压在盆下,或用绳子扎在花盆上,别让冷空气进去。
若一个袋子不够保暖,就套两个。
只要你不嫌难看,反正你心爱的花草们是不会嫌弃的,它们又不贪图穿名牌、住豪宅,它们只要有温暖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就行了。
(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