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的菖蒲
文/南坡
文震亨《长物志》纪录:
“花有四雅,兰花淡雅,菊花崇高,水仙素雅,菖蒲淡雅。”
四雅之中,唯菖蒲能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故被墨客书生誉为“天下第一雅”
爱上菖蒲,应当是五年前。天天。一壶茶、一缕香、一台砚、尚有一盆菖蒲。是最爱、是糊口、是文明、是享用、是清福。
菖蒲的品种不少:款子、虎须、龙须、石菖蒲、黄金姬、贵船台等等,我且独钟内陆山涧亲身采回的石菖蒲。她阿娜多姿,优美空隙,崭新果然,有山林气味。
又活力盎然,富饶而润泽津润,俊逸而英俊。与奇石搭配,置于案间,大有遁隐于野,得空隙隐士的气质,所谓风来四周卧之中。
金农说:“莫讶菖蒲花罕有,不逢相知不着花”。
人生若素,香自傲怀。
诤友问我:菖蒲花可香?
我说:文香。
菖蒲,就是墨客最爱的盆景之一。苏轼、陆游等文豪更是“蒲痴”。陆游曾做如斯诗抒发对菖蒲之爱:“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意学野僧家。”文豪们把养蒲当做修心养性之“闲趣”。无上情怀。
蒲木本无意,人可附之魂。如斯一株貌不惊人的野草,竟然能讨天下墨客书生的爱好?正如苏东坡所言:“不沐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不记春秋;安恬澹,四序常青,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土壤而者。”一针见血天机。这恰是墨客书生亲睐的“淡雅”情怀。
这是菖蒲性灵化现,幽人韵士托心自喻以菖蒲有此性灵也。在北宋,菖蒲是士医师性灵的化现。因而,每年夏历四月十四日,就成了菖蒲的华诞,附与了她人文的魂魄。
忍寒苦,安恬澹,伍清泉,侣白石。
菖蒲的滋味崭新,有乡野之气。吸入腹中,清气上扬。听说,古代墨客几案必定清供菖蒲盆景。伏案念书做文,眼睛困了,取菖蒲叶上凝露洗濯,可以使眼睛晶莹。身材疲顿了,折一叶蒲用手轻揉,触近鼻端,神清气爽。
往后,撩意思味的人,做意思味的事。莳养菖蒲是一件很意思味的事件。从中寻求一份闲适,一种平静,终生修为。人生就很意思味了。
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于修古阁
墨观念
一个文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