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从抱石明心志,汨水烟波亦郁芬文社2
TUhjnbcbe - 2021/12/26 16:49:00

刊头题字:忘尘别舍

图文编辑:落落

本期收稿:忘尘别舍

本期责编:红妆

文社同题《端午节》

01、楚地游有怀

吴宝金

楚地徘徊作客宾,涉江天问念灵均。

东皇太一离骚作,应是哀郢得意人。

02、端午感怀

程桂彬

何必今人悲屈平,古来贤者可留名。

纵身一跃红尘了,千载惟看汨水清

03、神农架采风逢端午

古月听轩

神农摄景遇端辰,雾雨晴云色更新。

想必此时无不宴,熏风蒲黍漫街滨。

04、端午

青成

庭悬蒲艾沐兰汤,酒饮雄黄鸢纸扬,

今世少承先古例,惟余箬粽解饥肠。

05、端午思

李冠群

千年向天问,银汉逐音波。

北斗衔灵气,星光指汨罗。

端午抒怀

汨罗不忍冤魂去,一水悲歌千载吟。

风里粽香酬万众,佞消贫远地生金。

06、端午有吟

黄士波

门悬虎艾粽飘香。鼓震湘江百棹扬。

别楚灵均千古恨,离骚一曲寄衷肠。

07、端午节

阳子

轻音浮汨水,龙跃荡秋千。

裹粽怀香祭,华人眷厚贤。

08、寄语屈原(通韵)

张桂彬

伟士忠而烈,何须赴汩罗。

当持惊世笔,奔走复家国。

09、端午吟

安易

艾草熏人米粽甜,丝绳五彩小符连。

离骚一曲留千古,江水混浊怎洗冤。

10、端午思

雨载鹰

鼓发寒江粽饲鱼,离骚诵唱向深闾。

怀王昏聩何人醒,独与烟波共水居。

端午安康

11、端午抒怀

高再馨

千载端阳韵离骚,汨罗江上涌波涛。

屈原中孝忧荆楚,今古湘川岀俊豪。

12、端午

我舞江河

又见龙舟催鼓渡,万千思绪似波翻。

离骚有恨呼天问,泪祭雄黄酒一樽。

13、祭屈子

江北山人

时逢端午雨沉沉,泪落江头自不禁。

欲把清名留世上,莫忘天问问天音。

端午

谁家菖酒隔江香,引得榴花格外忙。

捧出丹心浑不解,难埋忠骨恨成伤。

端午有寄

滚滚洪流涛浪惊,汨罗江上百舟行。

劝君莫唱离歌调,怕惹楚天雨不停。

14、端午

藤腾(红叶)

清风时下送微凉,竹叶倾飘粽子香。

汨水英魂今在不,离骚读罢是堪伤。

15、端午杂咏

永忆江湖(上海)

烟雨汨罗何许凉,诗人去后几沧桑。

吟坛今日怀先哲,一咏离骚一断肠。

16、端午悼屈原(新韵)

宁再军

怀王客死念贤良,力阻张仪靳尚诓。

国破沉江摧奋起,汨罗江似泪罗江。

17、端午有寄

禁区

忍看城阙易王旗,屈子投江实可悲。

汨水滔滔无限恨,每逢端午寄哀思。

18、端午祭

徐岸(安徽)

汨罗江上赛龙舟,我把怀沙唱不休。

可叹忠良含恨去,英雄一世美名留。

19、端午有感

云飞扬

依稀屈子三千庚,遍数无穷汨水情。

初昔何曾知大道,身名多见后人评。

20、端午

林路

榴花争艳探西窗,入眼葱茏角粟香。

汨水滔滔啼屈子,怀沙九问永流芳。

端午安康

21、端午龙舟

鸿华

隐隐飞龙发越吟,天中时节对虔心。

传人籍水形神立,竞渡江河古与今。

题艾蒿

艾叶青青润露深,几分香气古来歆。

或怜兰草江流去,重五悬门拟啸吟。

粽子

玲珑白玉少浮夸,竹叶为衣百姓家。

一点丹心红枣嵌,蒸腾云雾起韶华。

22、端午节有怀

骆海华

相逢五月又端阳,屈子忠魂念故乡。

汨水潸然空叹息,盘旋往复恨怀王。

端午安康

23、端午吊屈子

苗凌郡

旌鼓龙舟接碧云,香沉角黍叹声闻。

幽宫稗政昏无度,傲骨霜姿卓不群。

抗俗但违宵小意,开宗岂负世卿文。

一从抱石明心志,汨水烟波亦郁芬。

24、一端午杂思

于柏常(新韵)

浴艾食黄午欲端,寒沙初魄记当年。

邓林珠润情无寄,湘水神通志不还。

楚有三人秦可破,雪囚二帝宋尤怜。

一身结束连国运,北望崇陵马首瞻。

端午情思

篱畔风摇乱紫苏,茅檐久坐一灯枯。

流酥成墨因求厚,淡月宜人亦是孤。

梦拜归鸿清素帕,神稽去雁朵云图。

年年端午槐香雨,可有残花忆老夫。

25、端午感怀

雕月书生

岁岁端阳岁岁新,嘉年应可慰灵均。

离骚本浸心和血,汨水尤醒国重民。

非独情怀天地感,至高风骨古今纯。

雄黄酒里艾香郁,谨祭三杯若祖亲。

26、端午登高

红山青松

端阳踏上望江楼,落日孤烟一眼收。

九曲清溪歌浪漫,满城杨柳弄轻柔。

风前不叹潘郎鬢,客里唯愁季子裘。

品透酸咸人半辈,胸怀今古看东流。

27、端午感怀

雨载鹰

投黍沅湘祭汩罗,千年端午忆云河。

时人少读离骚赋,诗者高吟渔父歌。

悬艾堂前当去病,竞舟水上正扬波。

灵均抬首凭天问,一死酬身又奈何?

28、咏端午节

扶启军

石榴红映碧潭前,鼓乐齐喧汨水颠。

千户门墙悬虎艾,万人江岸闹龙船。

煮茶包粽邀亲友,把酒吟诗慰圣贤。

惟有离骚今古在,忠肝义胆九章全。

29、追怀屈子

马建勋

角粽飘香祭屈公,先贤美德后人崇。

心怀遗恨愁难尽,梦赋雄图志未工。

一跃投江留徇义,九歌颂雅著昭忠。

汨罗含泪东流远,爱国真情传续中。

30、端午有寄

江北山人

每逢端午恨深深,几处搜肠近水吟。

问说千年愁似是,骚歌一曲痛至今。

抛却残身浑不怕,换来忠骨意难侵。

长河落日飞舟外,顺逆人生莫失心。

端午安康

31、端午

卓荣谦

一年一度赛龙舟,两岸旗飘人露头。

击鼓声鸣规阵势,桨摇船进鉴洪流。

依稀无悔离骚唱,追忆有常天问酬。

节日传承千载祭,屈原壮志照春秋。

32、端午感怀

无忧

榴红庭院艾蒿香,包粽龙舟悼屈殇。

朝谏夕除亡国痛,晨馨暮暗楚遭殃

抱沙怀恨怜民泪,投石招魂感上苍。

入册雅章千载颂,文昌节义遍康庄。

33、端午节感怀

王美珍(乐平)

端午节临轮序中,四时花木竞无穷。

香罗叠雪眠红蝶,细葛如茵喜软风。

瓮备佳醪醇味久,门悬紫艾瑞祺融。

皆言此日怀屈子,诵读离骚百倍功。

34、端午节

刘建华

绿隐芳塘云谷川,河湟碧水映蓝天。

三江源上千秋雪,九曲桥头万里船。

竞渡龙舟锣鼓响,飘香米粽线丝连。

离骚一唱豪情壮,艾草雄黄祭圣贤。

35、端午感怀

吴虹珠

湘江一望白云横,雨泪如同我泪倾。

艾草枝擎端午讯,龙舟身负屈原声。

应知新叶包新粽,曾立旧滩堆旧情。

且笑风吹愁尽散,山河万里更晴明。

36、端午怀古

碧海藍天

留得豪情作楚囚,苌弘碧血染红流。

灵均爱国求民乐,天问倾心解庶愁。

抱石投江波浪涌,消魂辞世汨罗游。

精神尚品全球赞,明媚阳光照古丘。

37、端午咏屈原

王爱民

汩罗相伴山河幸,久洗铅华魂怨平。

香草芳菲传世远,碧波浩渺逐云倾。

高飞灵鸟争偷语,浅跃文鱼犹学声。

浪漫诗家孤独魄,当知江水载贤名。

38、吊屈原

胡春江

一去郢都何处行?汨罗江上失涛声。

榴花有意无从绽,气概穿心谏未成。

不作阿谀宁向死,长思安定岂相迎?

千秋跃影如虹亘,谁识斯人这份情?

39、端午即感二首

郑清健

收拾心情躲小楼,更因瘟疫惹新愁。

已无聊赖逢端午,终是颓唐上额头。

粽子香飘堪入味,屈原追忆永难休。

古今恰意人几有?惟看朝朝江水流。

伤痛消磨避小楼,思潮翻滚浪中游。

老来豪气身难歇,少有凌云志未休。

人世何须能罕见,初心不止敢追求。

他年埋骨青山里,岂负风光一辈留。

40、过屈子祠

渝州听雨

汨罗五月风兼雨,玉笥重来更寂寥。

硃粉犹飞祠落落,苔痕欲上木萧萧。

不闻痛郢哀声远,但见怀沙碧水遥。

吊古还须菖歜酒,吟骚亦可鉴今朝。

端午安康

41、端午感怀(孤雁入群格)

廖江

灵均美政利兴昌,奸佞淫心害楚亡。

内举贤才修法度,外联能者抗秦狼。

痛怜国土遭吞噬,忧虑黎民遇祸殃。

香草清风飘万世,龙舟划破汨罗江。

42、欢渡端午节日忙(新韵)

冯文坚

屈原在世捂饥肠,端午神坛吃粽忙。

地府呼雲端午雨,阳间夺锦首龙狂。

围观民众四方满,目睹现场心喜洋。

胜领烧猪及利士,败失常事奖金黄。

43、祭祀屈原爱国魂

晴空(湖北)

端阳击水赛龙舟,奋力齐心争上游。

伟岸中华承壮志,坚贞儿女竞风流。

奸臣贼子弯腰背,磊落丈夫昂额头。

看看如今媚奴相,移民改籍族蒙羞。

44、端午节吊灵均

风扬青衫

评点贤愚当较真,黎民千载吊灵均。

芷兰每有蚊蝇近,诤谏常催白发新。

迁怒终焉能覆国,贪谗久矣不容臣。

伍员屈子今同赞,非为忠君非为仁。

45、端午有寄

张笑艳

祈福驱邪佑国昌,在天龙祖祭端阳。

彩舟竞渡清波碧,艾叶纷呈庶户香。

一曲离骚吟别恨,千年风雨洗愁肠。

时光带走恩和怨,留得真情写韵章。

46、端午感吟

黄士波

端午榴花红似火,踏青垄上稻飘香。

门悬艾草思贤士,杯举菖蒲念隽良。

角粽投江大夫祭,龙舟竞渡九歌扬。

离骚天问今犹在,湘楚晴川万世芳

端午安康

47、屈原(新韵)

青成

往事越千年,汨罗沉子冤。

离骚骚墨客,天问问尘寰。

楚粽为君祀,端阳从此传。

人皆安燕乐,可有忆屈原?

48、写在端午

大浪淘沙(洛阳)

端午歌讴祭,千年悼一人。

龙舟催竞鼓,诗客举鸿醇。

非是承恩重,只因为国真。

潇湘含雨泪,楚泽啸天钧。

端午感怀

汨罗含水恨,千载逝苍茫。

几度吟天问,何堪叹国殇。

悠悠今古远,寂寂岁年长。

兴废春秋事,繁华看楚湘。

49、端午祭屈原

苗凌郡

泽畔一飘蓬,犹然系楚宫。

苦寻良木久,难尽直臣忠。

答问惊渔父,吟哦响汉穹。

怀沙成绝唱,何以达天聪?

50、汨罗感怀

风行书园

远山延近河,枯苇伏斜坡。

风落纷纷叶,诗投滚滚波。

昏君仍不识,殉国又如何。

千古余情在,暮猿啼汨罗。

端午垂纶

曙色映沙洲,轻风拂面柔。

鹭鸥游水远,饵坠入波流。

漂黑尤绷线,杆弯頻点头。

获鱼从不论,乐钓度春秋。

51、端午

刘保林

漫步休闲度,枝繁叶绿迎。

双双翁妪舞,对对鸟蝉鸣。

林里童嬉戏,江中鱼往行。

龙舟风景秀,汨水粽香情。

52、楚地端阳节随笔

吴宝金

措置于身外,兴衰人怎奈。

宫庭渐式微,社稷遭侵害。

辞赋九歌吟,离骚千古酹。

如今物阜丰,盛世逢荣泰。

53、端午(新韵)

行水尽处

家门悬碧剑,扑面艾飘香。

角黍投河祭,明雄兑酒尝。

城中闻鼓乐,水上见龙翔。

玉女荷包绣,节前送俊郎。

端午安康54、风入松端午祭屈原平成斌麦收时节又端阳。团粽飘香。斯人已去英魂在,赛龙舟,寄托哀伤。且看汨江波急,更闻鼓点声扬。一腔幽愤话凄凉。百转回肠。离骚天问惊朝野,竟谁知,放逐他乡。报国恨无门径,鉴心叹有文章。55、风入松端午(晏几道体)庄辉龙舟江上鼓频频,逐浪招魂。洞庭汨水追思远,添怅望、蔽日寒云。遗恨沉沙屈子,含冤泣血忠臣。春秋逢乱志何伸,国政庸昏。修明法度贤良举,遭流放、妄佞加身。浩气千年广播,离骚一曲长存。56、风入松端阳怀屈原伍子胥吴宝金凄风苦雨度端阳,屈子伍员殇。吴宫楚殿如烟灭,式微恨、痛失忠良。帝阙奸臣淫乱,闾阎百姓遭殃。前朝旧事已茫茫,汨水接钱塘。龙舟竞发心悲怆,粽抛掷、酹酒雄黄。且看如今天下,九州赤帜飞扬。57、鹧鸪天端午吟安易苇叶青青粽子香,彩符艾草挂房梁。常怀屈子思天问,更愿公仆守宪章。歌盛世,享安康,家家户户笑声扬。雄心万丈宏图绘,万里神州沐暖阳。58、风入松端午(依韵轩客)庄周梦蝶艾绒蒲草暑天清,知是为谁生。二妃哭竹几多泪,空念那、强楚将倾。兰渚盛传风赋,九墩终放秦声。湘江兮晓月星程,禾黍也英灵。渔夫舟曲沧浪水,载忠臣、千古贤名。翘首今携天问,碧霄同沐新晴。59、画堂春端午抒怀兰天(辽宁)汨罗琼水映朝阳。众家甜粽飘香。欲求神驾恸荆湘。硬骨柔肠。万世美名永驻,千秋楚韵流芳。写诗泼墨祭忠良,爱国情昂!如梦令又到端午节临近牛年端午,甜粽香飘四处。碧水赛龙舟,江岸人流沸堵。飞舞。飞舞。离恨传芳千古!60、定风波.端午(欧阳炯)廖江孟夏骄阳麦浪黄。尧天端午粽粑香。布谷早晨枝上叫。知晓。清晨插艾挂门旁。北寺湖边来度步。何故。龙舟两队竞旗扬。号令一声飞棹耀。长啸。浩然正气祭忠良。端午安康61、情怀家国祭端阳于正东(江淮闲客)惜分飞.逆水催舟逆水浊流催战鼓,骇浪乱云争渡。一曲离骚赋,缅怀忠烈吟千古。家国情深深几许?何惧腥风血雨。矢志开新宇,普天民众皆歌舞。临江仙.祭屈原岸芷汀兰斑竹泪,凭栏烟雨潇湘。劈波挥桨汨罗江。举旗舟竞渡,擂鼓浪飞扬。一曲离骚千古唱,名垂青史流芳。忍悲发愤祭贤良。情怀强国梦,砺剑筑疆防。水调歌头.端午抒怀骋怀云梦泽,放眼岳阳楼。楚山吳水,风光无限一望收。波涌青螺白鹭,渔唱落霞黄鹤,九派贯中州。思贤祭端午,洒泪入江流。悬香草,投糯粽,赛龙舟。摇旗劈浪,奇异民俗越千秋。犹记丧权辱国,常恨恃强凌弱,海晏志难酬。求索望天问,拔剑著兜鍪。62、声声慢端午怀风(仄韵)大浪淘沙(洛阳)千年华夏,端午遗风,几经晨星夕月。楚泽湘天,一派苍苍遥阔。龙舟竞飞劲逐,最声涛、古今挥忽。料谁是、与骚人共问,玉轮圆缺。记得行吟独醒,悟透了、尘间死生凉热。信步听涛,何以世情评说。泱泱家园故楚,已春秋、风云更叠。叹屈子,为国殇,汨罗沉骨。63、卜算子.端午节寄脏官(新韵)梵天竹岁岁赋谀词,未见官风正。高调歌完照样贪,假话当何用?自诩有初心,却不亲民众。寡耻无廉不作为,屈子羞相共。年6月12日64、浣溪沙·端午(次韵苏轼端午)临窗听雨艾叶药香染素纨,驱邪除秽沐芳兰。欢声笑语满流川。战鼓催舟挥铁臂,香包沁肺赠鸦鬟。楚风民俗记年年。65、青门饮思屈原无名氏体拂晓天地浮悲,暗云横水,波纹欲裂,几鸥悬叫。两岸同邀,万山声寂,风拥渚沙蒿草。年复留词句,入清流、章文思老。倚栏惆怅,呼君米粽,离魂知晓?今又汨罗迎棹,笛筝曲妙,冯夷身早。浩气常回,一腔忠赤,离骚烁今光皎。浪迹乘槎影,念江山,抚须威照。故园更有千秋,华夏思怀多少。66、鹧鸪天端午许太平又听江边锣鼓喧,飞舟击水溯渊源。行吟泽畔怀先哲,探古祠前聚后贤。崇旧俗,赋新篇,阳光普照汨罗天。年年角粽飘香日,总把情思一线牵。67、临江仙又逢端午晚秋年年五月情依旧,九歌曲入鸿天。蒲黄酒祭楚忠贤,汨涛狂卷,如诉直臣冤。偏生傲骨无从立,豪情化作诗文。难挥利剑守昆仑。梦随心去,千载叹灵均。69、永遇乐.端午之离骚.天问李树春时至端阳,思深荆楚,当此哀怨,梦断魂归,歌残泪洒,义士思无限。忧怀家国,愁思岁月,面对汨罗江叹。路茫茫,千寻不现,觉来世间无恋。身游宦海,心归皇室,历尽风云望断。梦幻成空,江山何在,心冷秋风雁。九歌常赋,三光永照,天问求真诗炫。史如镜,离骚再咏,大夫浩愿。70、浪淘沙令·端阳假期赏词缅先贤吾波午眺艳阳天,喷白云泉。微风拂绿叶翩跹。网上端阳文韵赏,情乐幽绵。挑楚栋梁肩,谗贬凄寒。山河破碎汨罗冤。千古骚歌词绝唱。龙节渊源。端午安康71、浣溪沙?端午词李冠群汨水涛涛浊浪翻。橹声如泣水如烟。冤魂不去恨绵绵。但捧粽香酬美政,高擎艾酒问苍天。清平盛世许人间。72、鹧鸪天.屈魂钟鸣悠来端午艾悬门,新时还祭楚人魂。良谋一计三更醒,奸策千谗四季昏。诗孝祖,笔贤孙,骚徒世拜屈平尊。汨罗江水怀沙逝,永谒忠碑旷古恩。73、卜算子·端午吃家人寄来的粽子题枕雨听风千里粽香来,百转柔肠起。十指挑开牵念绳,一种深情系。红豆馅儿绵,糯米皮儿细。舌底重温那份甜,尽是思乡味。74、锦帐留春端午祭西风流水落照猿岩,洄流雁沼。生事知难多少。竞兰桡,飏皂纛。汨江清啸。凝恨当年竟虚名,致身误、谁凭吊。槌破灵鼍,情移廊庙。望祭长蛟应早。亦同渠,常共灶。脩门祈祷。直欲冥心蕴真如,释天问、阳离鸟。75、念奴娇?端午节(苏轼体)朱和光弦城旧俗,五谷芳草艾,缅怀忠烈,泪似清流千古韵,梦绕离魂终别。多少仙童,舞丝缠臂,像似英豪杰。彩舟飞渡,鼓鸣声震半歇。谁惹词客遥看,绿园桃柳,碧影风光阅。勾起抒怀添逸致,何不逢时娱悦。醉饮春香,清泉煮酒,还愿悲凄晔。墨挥谁解,为君愁袂钩裂。76、瑞龙吟·端午节有吟(周邦彦体)倚松村中路。端午竞显风光,橘园树树。沉江事巳千秋,今尤纪念,神州处处。激情伫。怡见艾青菖蒲,家家门户。悠悠糯粽飘香,举杯酎酒,频频祷语。吟诵离骚感叹,屈子身影,碧空魂舞。耿耿赤心于今,犹似初故。怀沙桔赋,全是血红句。今吾老,依然慕义,前贤追步。憧憬蓬莱去。敞襟吐气,消除乱绪。舒意理思缕。斜日暮,孰知远山来雨。心中所想,飞扬云絮。江城子端午有吟端阳时节雨茫茫。艾青芳,粽悠香。执酒三盅,祭念表情肠。吟诵离骚增感慨,悲国士,太凄凉。而今华夏遍呈祥。壮山江,美城乡。屹立环球,随处凯歌扬。爱国精神传统继,挥赤帜,慨而康。77、定风波端午忆母陈麟/广州怀旧端阳过节忙,家家煮粽溢飘香。户户门前菖艾挂,同拜,龙舟鼓响手牵娘。记得儿时淘糯米,清洗,抱来芦叶口中尝。母爱殷殷传裹艺,心细,慈颜笑语永难忘。

出品I52诗词文社

文社编委框架

首席顾问:乔领谢德华(澳门)文森(澳洲)林峰(香港)李树喜(以邀请时间先后排序)

顾问:

武立胜向小文杨子怡思尘林群湖边小镇肆酒疏狂潇潇思无邪醉里吴钩绛雪生凉张若云叶进雄兰亭郡主妙清谢文进孙忠凯无门客佳哥汤杰军李下蹊华夏岩野(以邀请时间先后排序)荣誉社长:乔领现任社长:轩客社长总编:红妆分社社长:长江吴宝金执行社长:莫雨涵长天一啸副社长:莲城醉客七星山人泥和碧霄

常务主编:平成斌庄辉

执行主编:醉卧流云戴茂文木人王春安介然大浪淘沙袁亢雕月书生北雁南飞李冠群秘书长:清雪策划部主任:忘尘别舍蔡长宁编委:浩荡之上白衣卿相海洋之星九条命明山才子武庆森三闲堂朱成凤可人儿素心若雪廖江古月听轩兰草骆海华孙勤葛小芬梦回兰若于柏常

图文编辑:

介然兮月严肃落落

策划推广:櫵窗梦影笑然寒涛一帆风顺夼胜利刚子望月兮月邓一凡三闲堂廖江古月听轩刊头题字:忘尘别舍

关于投稿

1)关于同题作品收录:文社6个群(文社总群、文社会员群、消寒诗创作群、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群、长江诗词社(分社)、金华八咏诗社(分社),同题由文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从抱石明心志,汨水烟波亦郁芬文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