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林舍草木月令新叶集
TUhjnbcbe - 2021/12/2 21:17:00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42.html

烟火气加上孩子气,就是赤子之心。

法国大作家雨果写道:

在某个阶段,女孩子转眼似鲜花怒放,突然变成了玫瑰花。昨天还被当作孩子,今天就令人不安了。

正如四月里,有些树只需三天便会繁花满枝。她只要六个月,就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她的四月已来到。

这是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美丽的女主角珂赛特的一段话。

这部完成于年的小说,如今读来,仍然会在我的心灵深处引起一阵又一阵共鸣。

在年的四月,我为雨果年前的句子喝彩。看来,他对于四月的感受,便是突变的美丽、突如其来的美好。于人而言,便是芳龄二八、豆蔻年华的短暂时光。

人间四月天。人们这样形容四月的美。今年的四月,已近尾声。

谷雨已经过去快一周了。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很快就要立夏了。现在,正是春夏之交,每过几天,就是一轮植物长叶、开花的快速迭代。

是的,苦楝树已经开花。始梅花,终楝花,中华二十四蕃花信,真的很准。你只要一见楝树上开了花,那就知道春天要向你告别了,而楝花便是这暮春最后的注脚。

然而,今年的四月太特别。今天路上还有行人穿羽绒服呢。春的脚步仿佛很迟疑,忽进忽退,一步两步三回头,仿佛走的是探戈舞步。今年春天来得早、时间长,它仿佛笑着在验证一句老话,小时候妈妈用南通话和我说过的: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所以,不急不急。

四月的朋友圈,天天是朋友们的花卉摄影大赛。为什么人们如此爱花朵呢?可以找到很多条理由。其中有一条,你不得不信:开花和结果相关。从人类进化的历史看,便是和食物相关。

众生爱果。没错。还有一句,菩萨爱因。

是呀,没有叶,何来花,何来果?四月,正是从新绿、嫩绿、黃绿一步步走向深绿、浓绿,一直走到夏季的绿荫处。

如何能忘了一步步走向各种绿的叶子们呢?我收集了四月的新叶,且一一道来。

清人金廷标《移桃图》。春节,谷雨时节,栽啥活啥。插个棍子可以长成一棵树。

芭蕉叶

今年第一次为芭蕉叶拍照,是在3月17日。那天,突然发现,芭蕉醒来了。而我呢,悬了一个冬天的心,终于放下了。每年冬天,林舍小院里的芭蕉都会被砍至四、五十公分高,再用塑料布包起来过冬的。三米多高、绿叶扶疏的芭蕉,每年总是在冬天隐身遁形。

我总是担心它长睡不醒。每年早春,拆去塑料纸,就开始眼巴巴盼着。幸亏,它至今未让我失望过。春天来了,它不仅自己发芽,而且还总是会在身边带来自己的芭蕉宝宝。所以,如果你任其生长,几年后,你会收获一片芭蕉林。芭蕉,原来有“生生不息”的意思呢,怪不得中式庭院都爱种芭蕉。屋角补芭蕉,阶前列梧桐,阶下书带草,是陈从周在《说园》里反复提及的植物安排。

这是芭蕉周记。3月以来,每个周末,我给芭蕉留影。长得真快呀!

新生的芭蕉卷儿,让我想起李商隐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芭蕉不展,因为“怯春寒”。是呀,还真是春寒料峭呢。《红楼梦》是读过好多遍的,记得其中宝钗提醒宝玉写芭蕉用“绿蜡”这个典故。这个时候的芭蕉未展,笔直地竖着,仿佛蜡烛,原来真是“绿蜡”呢。

春天是迅猛的。很快,芭蕉叶子一片接一片舒展开来。再过一个月,便该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时的芭蕉,是阔大的,开朗大方。《红楼梦》里聪明的探春,给自己起的别号就叫“蕉下客”,有股子淡定从容的大气。

我喜欢画蕉石。蕉,说到底,还是阴柔之美;石,阳刚之气。阴阳相生,便得“中和之美”。拿过毛笔、画过中国画的人,谁不爱画蕉石呢?谁最中国,蕉石便是。

当下,正是芭蕉新绿,初长成的模样十分让人期待。我在等,等我最爱的季节,是“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的时节。那时候,栀子花香、枇杷甜蜜、梅子黄熟、杨梅鲜美、鸭蛋流油。

昙花叶

很多花草都比人们想像的要坚强。比如我家的昙花,五年前,到家时只是长着两、三片子的一年苗。放在院子里树下,没几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才被发现,昙花的叶子已经埋在雪下了。

不用担心,啥事没有。昙花从此开启了疯长模式。又过两年,它不负众望,开花了。现在,它的花期年年长达一个夏天,花开一批接一批,大有前赴后继之势。近几年夏天,昙花蛋汤已成林舍一款仙气袅袅的日常菜品。

昙花其实就是一颗年年花多多的仙人掌呀!然而,它最重要的生命活动,是长叶!

看见红点点没?新叶就这么长成的。

将昙花的一片叶子插在土里,它就会活了,一片叶子长成一株昙花,俨然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在昙花叶子的边缘,会长出一个红色的仿佛肉球一样的小点儿,小点儿越来越大,由红变绿,慢慢地,在一片老叶上接着生成了一片新叶。在一片叶子的边缘生出多个红点,就是以后的多个叶片,昙花植株就是这么长成的。

这个时节,昙花的植株上很多叶片边缘都长着红点点,有的已经长成了嫩叶片。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新生的小红点,就是希望呢。

昙花,美得很神秘。因为在晚上开放,更兼花期只有几个小时,所以才有“昙花一现”这个成语。昙花第一次开放的时候,林竟然到凌晨两点才睡,真正是得了东坡先生真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天天操练的宝典《学习强国》上有这么一道题:昙花只在夜间开放,原因是什么?正确答案是:为了避免日晒、阳光灼伤。这道题让我很不能理解,世间那么多白天开放的花儿,怎么都不怕阳光灼伤呢?不过,昙花的花朵的确非常娇嫩,在舌尖是丝绸一般的质感,也确实适合“锦衣夜行”。

话说回头,昙花的花朵,和初生的叶子一样,也是从叶子边缘萌发出来的。所以,叶子多,花朵自然也多。昙花开放的时候,白色的大大的透明花朵缀在绿叶边缘,香气扑鼻,美得让人心疼。

菖蒲叶

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菖蒲,又有那么多人总是说菖蒲不好养。

第一次见到菖蒲,是在大约七、八年前,日本东京的一个园艺大师的花园里。他说,中国人特别爱买菖蒲,已经把日本菖蒲的价格抬得很高了。当时,我很吃惊,为什么国人会如此爱这么一种其貌不扬的小草呢?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见过菖蒲。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对园艺的热爱与日俱增。后来,在一家经常光顾的花市小店,店主老张指着一盆菖蒲告诉我,就这小小的一盆草,当年的价格几乎是现在的十倍。我又被震撼了。

所谓的历史上曾有过的“郁金香”被爆炒的事情,大概也是如此。好在,在时间的长河里,所有事物最终都会回归价值本位,以本来面目示人。

后来,后来,我也爱上了这种草。金钱、虎须、台蒲、有栖川、贵船台等等各种品名,经常挂在嘴边。它们都被置于室外树下,天天浇水。但凡哪种草长得不好,我便将它剃头,此举包治菖蒲百病。

菖蒲,新绿。

最爱这个时节的菖蒲,叶子又嫩又黄又绿,摸摸它细长的叶子再捻捻它,手上便是一股素香。以手抚过一盆生出新叶的菖蒲,总让我想起儿子小时候新剃的头。毛茸茸的、又有点儿硬茬儿,样子极呆萌极可爱。

我喜欢把菖蒲长在吸水石上,再将吸水石放入浅浅的水盆里。这个时节,吸水石上长满了嫩绿的苔藓,而菖蒲的长叶在风中摇曳,仿佛一棵树长在了一座山里。

最爱菖蒲的,应该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他的画为证。他一会儿为菖蒲画画,一会儿为菖蒲娶亲,一会儿为菖满过生日。真是一个怪老头儿,得有多寂寞、又得有多少有趣的怪心思,才能如此与清冷的菖蒲为友。

紫薇树、紫藤、石榴树、羽毛枫等等,好多的植物新生的叶片,都是红色的,并且还都卷曲着身子。总是让我想起新生的小婴儿,皮肤红红的,他们也总是蜷着身体。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慈悲莫过于此。

清代徐扬画的《姑苏繁华图》。春天,上屋顶干啥?是去扫落了满屋顶的桃花吗?哈哈??

林舍偶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舍草木月令新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