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人文教育
昆山高新区美陆小学徐佳丽
西方: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其内涵是指对人类生存的关怀。
中国:以价值伦理道德为核心,其内涵是指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法则与秩序。
两者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关怀的对象。
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此刻一个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上。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境界,它主要是经过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和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活得高尚,活得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要合乎社会提高价值的标准;这就要求受教育者构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代人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社会提高的现代人,注重培养人性的理智、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
在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即便他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的任务是提高人、发展人、引导人。所以,让每一道火花都闪亮,让每一个孩子都提高,让每一位学生对人生都充满热情,这是教育者的职责。
跑、跳、投
昆山高新区美陆小学闻庆林
各种方式的走、跑
因为走和跑都是十分枯燥的教学资料,为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经过多种变化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整堂课中学生表现都比较活跃,进取性较高,大部分学生能较正确的掌握走跑动作,能完成教学任务,
立定跳远
我所任教的二年级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有必须难度的。所以,在教学时,我采取新颖、趣味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进取性,如经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主角,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
各种方式的投掷
在二年级的单元投掷教学中,让我受益非浅。由于上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学生,他们自控本事和认知本事都比较差,所以,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单元投掷教学目标,三节课的主要资料上都做了适当的安排,即:各种方式的投的动作:投准、投远等。在课的结构设计上,做了精心的规划,即:激发兴趣、身心准备——培养兴趣、自创投掷——进取实践、提炼真知——活跃情趣、渗透教学——验收评价、创导合作——均衡发展、身心放松六个阶段,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创新和改革精神。
小解苏轼《少年游》
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陆家栋
苏轼黄州词体现了他的入世思想,而最能看出苏轼入世思想的词是于元丰四年所作的《少年游》: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到黄州之后第二个端午节作的,为赠予徐君猷。此时苏轼的心情已趋于平静,他所见到的黄州端午景象是祥和的。上片中“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是苏轼在端午节时所见之景,银色的池塘、红色的栏杆和淡黄色的湖面相互映趣,青翠欲滴的圆叶包卷着刚刚绽放的荷花,好一幅美丽动人的湖景图,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正是作者走出被贬谪的阴霾,心情舒爽的写照。“兰条荐浴,菖花酿酒”,这句词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转入对人民生活的描写,人们把玉兰枝浸入沐浴的水中,用菖蒲花来酿酒饮用,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即使被贬黄州,有职无权,但苏轼依然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于是乎,苏轼发出了“天气尚清和”的感慨,真是一派清平安乐之景啊!下片中“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三句,写出了苏轼与徐君猷欢度端午佳节的欢乐情景,“十分酒、一分歌”,二人喝酒时伴之以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位官员诙谐欢乐的饮酒之景。宴饮之后,苏轼已然有了醉意,在结尾处发出感叹:“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意思是称赞在知己徐君猷的监管下没人犯罪,百姓生活幸福安乐,可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体现了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