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尝百草石菖蒲1
TUhjnbcbe - 2021/11/2 8:58:00

最近,我在试一味药,神农本草经上品之石菖蒲

看了好多家,都不对,因为闻起来有腥味、臭味,煮汤饮之,又腥又辣,而书上说她是芳香的,带甜味的。

神农本草经第一味药:菖蒲

?

阅读:

本经所载为正品药用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

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或延年。

一名昌阳(《御览》引云,生石上,一寸九节者,久服轻身云云,《大观本》,无生石上三字,有云一寸九节者良,作黑字),生池泽。

?

《吴普》曰:菖蒲一名尧韭(艺文类聚引云,一名昌阳)。

?

《名医》曰:生上洛,及蜀郡严道,五月十二日采根,阴干。

?

案《说文》云:(上艹下左工右阝),菖蒲也,益州生,□□□也,《广雅》云,邛昌阳,菖蒲也,《周礼》醢人云,菖本,郑云菖本,菖蒲根,切之四寸为菹,春秋左《传》云,食以菖歜;杜预云:菖歜,菖蒲菹;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于是始耕;《淮南子》说山训云:菖羊去蚤虱而来蛉穷;高诱云:菖羊,菖蒲;《列仙传》云:商邱子胥食菖蒲根,务光服蒲韭根,《离骚》草木疏云,沈存中云:所谓兰荪,即今菖蒲是也。】

所谓石菖蒲,就是生于石上,并非生于水中

《名医别录》云:“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本草经集注》云:“上洛郡属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概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只主风湿,不堪服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即可看出南北朝以前所用菖蒲明显地包括大根的水菖蒲和细根的石菖蒲。可见《神农本草经》所载菖蒲,亦指两种而言。

石菖蒲药名的始载本草《本草图经》在菖蒲条下曰:“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旁引三、四根,旁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曝千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黔、蜀蛮人亦常将随行,卒患心痛,嚼一二寸,热汤或酒送亦效。其生蛮谷中者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但干后辛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即医方所用石菖蒲也。”《本草别说》云:“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须略无,少泥土,根、叶极紧细,一寸不啻九节,入药极佳。今两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浊及有泥滓则萎,近方多用石菖蒲,必此类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石菖蒲考证,与现今所用石菖蒲原植物相符。

?

目前市面上有三种菖蒲在药用,石菖蒲,水菖蒲,节菖蒲,后两种与本经记载石菖蒲不可替代,实属赝品。

?

后两种赝品菖蒲,一种尝之有异常腥恶气味,一种有毒。皆非正品菖蒲,不建议做为菖蒲使用

?

然而现今市面药铺石菖蒲大多进货全部是赝品水菖蒲

这三者的区别,水菖蒲根最为肥壮,只有此根能切出直径超一厘米的饮片。并且此根颜色淡灰白,三角形鳞片少,见不到石菖蒲特有油性点

节菖蒲最为细小,掰断之后有白色断面点

真正的石菖蒲呈现特有三角标志,断面有油性点

真正石菖蒲有一圈非常明显的油性内环,并且气味非常芳香清冽,石菖蒲的叶子香且苦不甚带少甜味。

翻遍整个本经,唯一有一个药记载有开心孔的作用,就是它!据说,此之为修仙所用。

历朝历代都有记载道人单服一味菖蒲十几年,行走如飞,通神灵的例子。

师说,试药,首先要看看这个药哪个州出产最多,道地产地在哪里?生长在哪个环境下最优?其次要看看它活着的时候什么个造型?上面这些看上去很无关的东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古人往往根据一个植物的生活地,它的造型就可以了解他的某些特质,天人是合一的。

在古人的时代,石菖蒲生于山间清泉石上,洁净芳香,叶如剑形,传说有神兽名曰风兽,行走如风,可活千岁,死后其脑落地化为石菖蒲,道人得知合药可延寿百年,身具大神通

姑且不考虑传说,考虑其生长的环境与造型

至少我们第一判断可以为,这是一个可以祛湿的药。往往生活在潮湿地方的药都可以祛湿,这可以理解。

再次它个剑形的叶子,但并不刚硬,而是绿油油一团

那我以古人的思维取象比类一下,往往这种造型易具有其象为风,有调畅气机的作用。

再看看他这个用药部位:

一节一节的条根团在一起

很容易让人想起两个器官

一个肠,一个脑

如果只从条节上面来讲,还有点像经络穴位节点

所以至少仅仅从一个简单的非常粗糙的取象上来看,这药很有可能具有祛湿,入肠,入脑,通经络…往往天生一物,其形必体现其所偏之气。

从形象上面大致我们会对它有一个推论和印象

不过石菖蒲一直是做为道的药物代表,因为东方生风,道,无形象,但可以风喻

方同:

俗话说铁石心肠,石菖蒲石头都能扎根进去而且生长繁茂功力强大可想而知。

当取象比类结束了之后,古人往往要尝一尝,在实践当中来实证推理

正品的石菖蒲,芳香辛辣,辣多于苦一点,苦多于麻一点,最后还有点儿微甜

趟过几次水菖蒲的雷,终于得到正品,干品闻起来确实芳香,余味中带甘甜。今晚初尝,取18克,煮汤饮之,满室芳香亦如是,汤汁苦味为主,香气冲鼻窍,余味微甜,喝下去,能立即感受到中脉的上下气动,不刻,浊气从下出之,浑身轻爽之感亦很明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尝百草石菖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