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文秀
端午节的来源
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为避免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人们用糯米做成角状食品投入江中。自此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祭奠屈原的千年习俗。
此外,还有夏至说,龙节说,驱邪避恶防病治病说,伍子胥说,介子推说,曹娥说,陈临说。
端午节的习俗众多,包括:赛龙舟、吃粽子、配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驱五毒、编五彩缕、掛钟馗画像和艾草沐浴、饮雄黄酒等。
(端午习俗)
“韩国申遗端午节”事件
起因:年,国内媒体报道称,韩国向联合国组织申请“端午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得到了联合国组织的认可。
一石掀起千层浪,国人愤愤不平:端午节是韩国遗产?韩国人为“端午”申遗,称端午节是韩国的?屈原是韩国人?
真相: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端午祭”是每年农历4~5月,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并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粽子”端午节。
当年韩国在申遗时,也做过相关说明:“(端午祭)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入韩国后已经经历了多年。”
后续:韩国“江陵端午祭”于年申遗成功,中国“端午节”于年申遗成功。
事实上,这是一条被误读的旧闻,但还是有部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挑拨。特别是在诸如“韩国人说孔子也是他们的”“韩国人申遗螺蛳粉”……此类新闻爆出时,一遍又一遍地翻炒。
请记得,不盲从不偏信,真实体会并重视文化传承。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
甜粽和咸粽,你更“粽”意哪个?
资料来源:新浪网、流言研究中心
编辑:Yuan
排版:二等凡人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