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会稽金石博物馆藏名家锦灰堆古砖砚菖蒲
TUhjnbcbe - 2025/5/2 14:32:00
名家合影

一丛菖蒲、一方雅石、一面锦灰堆,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也是江南文化的一种传承。由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老师题展的“金石同寿——名家题跋锦灰堆、砖砚、菖蒲特展”5月25日(本周六)起亮相朵云轩5楼云上沙龙。这是朵云沙龙携手会稽金石博物馆第四次推出蒲甓锦灰堆特展。将会稽菖蒲、古砖与锦灰堆等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会贯通,以接近日常的展览陈设方式,打通高雅艺术与生活的隔阂,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之间走近中国文化,感知中国趣味,体会江南文脉。

值得一提的是,菖蒲只能生长于南方,使它成为天然的文房雅玩中的江南文化代表,也体现出一种生生不息、郁郁葱葱的江南文化精神。尽管砖拓、菖蒲等非遗都来自绍兴,但我们应该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理解江南文化。上海既有江南文化的传统根脉,又具有国际性的品格,当江南和国际性发生连接时,向内可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向外又可以展现中国文化精髓。“上海是江南文化的重镇,又是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上海独一无二的优势,把江南文化整合提升,介绍给世界,是朵云轩的责任。”朵云轩相关负责人介绍。

菖蒲与兰花、水仙、菊一并被中国文人喻为“花草四雅”,同时,菖蒲因为其地域特征和历代文人的歌咏书画,也是江南化品质象征。古砖亦称瓦甓,被视为中国传统文房的标配。文人玩甓,取意亲近古人、魏晋风流、卧游山水,其在方寸之间浓缩了两千年厚重历史的神韵和精华,极大程度上满足中国人自古而来的好古情结,滋养了中国人的诗意生活。会稽砖拓锦灰堆,源自会稽砖,会稽地区在战国时期就因制砖闻名天下。流传至今的会稽砖因其砖面图案文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而作为文化史、书法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各个艺术门类中,如果说中国画与书法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的主要入口,那么文房雅玩就是从日常生活体会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入口。从接触菖蒲、古砖的日常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品位和中国人血脉深深相连。“我们要好好审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不光是琴棋书画香酒茶,还有紫砂、瓷器、蒲甓等,都是进入中国文化很好的端口和开始。”当你拿起一块石头,或是一小丛菖蒲,你的想和情趣就已经和白居易、苏东坡等中国文化先贤联系在一起了。

在此次展览中,有附石菖蒲30余件、名家题跋锦灰堆书画作品50余件,古砖砚50余件,展陈方式在遵循中国传统的基础上也做了不少创新。种植菖蒲的盆在传统的石、陶、瓷、紫砂、木器之外,又尝试新增了会稽古砖盆,在厚重的历史和盎然的绿意完美结合,别有一番风趣,令人眼前一亮。此次展览开幕雅集特别邀请会稽金石博物馆馆长张笑荣现场与大家交流菖蒲、砖拓锦灰堆艺术,让观众了解菖蒲如何从一丛普通的小草变为有艺术价值的盆景,进一步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参展艺术家(按字母排序)

鲍贤伦陈峰陈振濂陈中华戴家妙丁茂鲁董建民范文才冯海高庆春郭超英胡金来江继甚江吟蒋瑾琦金恩楠邝以明林乾良李涵李俊廖富翔林主恩刘一闻柳晓康倪郡阳曲修诚沈磊鸿施宝霖斯舜威宋涛孙健忠孙文佳孙信德孙家潭田仕明童衍方童世平唐存才唐楷之王苍龙王家连王佩智王映晖吴磬军吴莹杨传环余晖俞伊军姚伟荣袁建初袁术袁大案张宏张建新张勇张斯砚赵国柱赵和平周南海朱恒吉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稽金石博物馆藏名家锦灰堆古砖砚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