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不会喝茶的中国人。过去,城里的人用泥壶泡茶;乡下的人用圆柱体、两个铜环提手的瓷壶泡茶。各得其境,各有千秋。
茶壶泡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社会变,茶道变,如今,客来客往,发展到用一次性纸杯泡茶待客的风气。“一次性”,潜台词莫非是:“你是我‘一次性’的朋友。”“纸杯”,莫非人情如纸?这是礼节的不周,是主对客的不敬,让客人感到主人的轻慢。语曰:“人一走,茶就凉。”用一次性纸杯泡茶待客,更有“人没走,茶就凉”的感觉,我到朋友家做客,从不饮用一次性纸杯泡的茶,因为,出于对主人的尊敬,我没把主人看作是“一次性的朋友”。
杯子泡茶,是摆阔的大少爷作风,会造成浪费。常常是一杯茶客人只抿了一小口,客人走后只好倒掉。像这样每天全国要倒掉多少?要浪费多少?浪费与贪污是一对孪生兄弟,人们常说:“便宜来便宜去。”下岗职工、村夫野老们的茶叶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他们一般不会大手大脚地铺张浪费。一滴水,见阳光;一杯茶,见腐败。不过,现在大城市大肆张扬奢侈,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说明我没见识。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壶泡茶,大家喝的一样茶,心无猜忌,话投真情,构成平和淡雅的氛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茶壶泡茶,有助于婚姻稳定、有助于人际和谐、有助于社会清明。
既然如此,何不崇尚茶壶泡茶?
人生似一杯茶
遇见,是缘!
喜欢简约的日子,用思想记录欢笑与平淡。
享受一盏茶的时光,守候平淡的日子。喜欢来一杯安化黑茶,收藏着岁月的记忆,温润着时光点点,醇厚绵长。
感知岁月的美好,感悟时光的价值。在纷繁的世界,给自己留一个空间,抛开烦恼与忧伤,恋眷于笔墨清香,远离喧嚣与追逐,享受惬意与安然;聆听一段音乐,品读优美的文字,心存一份感动,在茶香中漫出韵味,让岁月悠长。
我们用眼泪冲刷生活的酸楚,用时光沉淀情感的碎片。
夏花绚美,秋叶静羌,生命在运动中延伸,灵魂在喧嚣中安宁。人生如喝过的茶,少了苦涩,多了平和,淡了青春的气息,浓了成熟的味道。
世界不会因我们而改变,我们要善于接纳和包容,学会品味和欣赏,让心胸豁达,让心情愉悦,让心灵纯净,让心境高远。
低调的人,举千钧若扛一羽,拥万物若携微毫,怀天下若捧一芥。
思无邪,意无狂,行无燥;眉波不涌,吐纳恒常。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茶是醇厚的。
一几、一壶、一幽居,浅斟慢品,视尘世浮华如水雾,缭绕飘散。低调生活,是一种无限的优雅。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种淡淡的陪伴与共鸣。犹如一杯安化黑茶,淡然中沁入心田。
有时候只要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便一切尽在不言中;有时候只要一段文字,一次疼惜,便留下永久的感动……
一杯茶,一件事,一辈子,一起走。
把握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无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里是充当什么角色,他们都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一笔,新的色彩。
以茶见和,非和不能得茶理;以茶见虚,非虚不能得茶意;以茶见宽,非宽不能得茶识;以茶见真,非真不能得茶律。
人生似一杯黑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
学会:浅喜欢,静静爱,深深思索,淡淡释怀。在第一次选择坚强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是否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
因为一旦你选择了坚强,即使只是假装的,你也必须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你曾经的坚强会让人以为即使再大的苦,你也撑得住。
人生,其实就像一片茶叶的旅行,满载而归时,择一处清幽,斟一盏芳茗,细看一撮茶叶在滚烫的热水中历练、翻滚、渐渐舒展,最后沉落杯底,在一遍遍地冲泡之后,逐渐回复到平静真实的过程。
人的生命曲折往复,犹如这杯中茶叶,无声舒展,淡然收尾,沉静,清苦,那味蕾上的醇厚是生命的滋味。
茶桌上的故事
茶桌上的故事
我是老史,一个爱品茶、爱文玩、爱养生的中年男人。
喝茶多年,见过很多茶友。茶友相会,聊文玩雅趣,看古董臻品,本是一件相互学习、交流的愉悦事情,却常见有人附庸风雅,结果出糗。
前段时间,赴一个文化圈茶席,有一位茶友一直在把玩手中的一串手串。刚看了一眼,我就忍不住的想躲开,怕他找我评鉴,偏偏这位茶友知道我从事这行,一定要让我给看看。
我一直认为,抛开宗教信仰,把玩文玩的意义在于:有这么一样东西可以承载岁月,陪我们去记录下岁月流淌的痕迹,所以文玩是无论层次、不分贵贱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玩,都不该被打击。
但这位茶友手中的蜜蜡手串我却不得不说破,因为这是一串塑料制成的假蜜蜡手串!一个文化圈的人,整天把这样一串塑料戴在手上,不仅有碍身份,更会被圈内人所不齿!
这位茶友一开始并不相信这是假货,毕竟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我建议他去正规检测机构做个专业的检测鉴定,再见他时,那串手串已经不见了。
毕竟,喝茶也好、把玩文玩也好,大都为了修身、静心,没有人愿意跟不识货、戴假货的人附庸风雅。
更没有人会愿意成为朋友口中“虚荣”“不识货”的代名词!
这位茶友的事情其实并不稀奇,我从10几年前开始接触琥珀蜜蜡,这种花了大价钱却被坑骗的故事见了太多,就连我自己也不例外。我曾经为了收藏,一次就被骗了15万!“交学费”是每个玩文玩的人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一定要玩蜜蜡呢?
戴一件蜜蜡是成功的象征,代表着大气脱俗的超凡品味。
一件好蜜蜡会成为朋友圈中的焦点,它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话题。
蜜蜡是最新时尚的代表,除了有镇痛消炎的药用功效,还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
不论是香道茶道、还是蜜蜡松石、亦或是文房四宝,都是文玩的一种。把玩文玩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互相交流、学习、观赏的过程。我一直坚信,帮助玩友结缘到真正的好琥珀,就是修身修心、积福积德。
茶味的真相
茶的香气和滋味是决定一个茶品质好坏的关键性因素,一款优质的茶叶要在香气和滋味都达到很好的平衡,不能偏废其一。关于茶叶香气和滋味的真相,好多人都不能够理解和掌握,要准确形容茶的香气和滋味不仅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同时还要对各种香气和滋味的来源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茶香气
茶叶香气是由一群比较复杂的芳香类物质所构成,不同芳香物质的种类及数量的综合,形成各种茶类的香气特征。除了品种、季节因素等特殊原因外,鲜叶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就能形成不同的香气,所以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类物质综合而成,而绝不是一种单独芳香物质的反映。例如,链状的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化合物在低分子范围内,挥发性强,气味明显。随着碳链的增长,香气由果实型——清香型——脂肪型变化,而且香气的持续性增加。
茶园附近的樟树
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种,但其主要成分仅为数十种。总的来说,茶鲜叶中含有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少,大约80种;绿茶中有多种;红茶则有多种。芳香类物质种类的组成与量的不同,形成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茶叶香味特色,此乃茶叶香味的由来。
晒青
茶叶中的香气是茶叶本身内部处于优势状态的香气物质决定的。这与我们所栽培的茶树周边生长着什么样的香气植物没有直接的关系。经常有不少人把品饮普洱茶中所感受到的带有樟香气味的普洱茶说成是因为茶树在樟树树林中吸附樟树发出的气味所致。那么,带有枣香、桂圆香、藕香和其他香的普洱茶其生长的环境就得理离开云南了,这样的话普洱茶也就没有地界了。因此,以上对普洱茶的香气原理的介绍,我们得出结论,普洱茶的香气是普洱茶的原料品牌、加工工艺和云南的独特生态气候所致。
拍自《普洱茶鉴赏与冲泡》
西南大学刘勤晋老师的一位博士生做博士论文,研究了普洱茶挥发性香气成分达3年之久,用多种方法试图确定普洱茶中的所谓樟香的成分,并用美国学者Amoore从有机化合物中挑出的20多种与樟脑香气相类似的化合物,包括一些脂肪族化合物进行比较查询,但遗憾的是无任何结果。樟香主要成分来自樟科[Cinnamommcamphora(L.)]樟树木材及山姜种子、红豆蔻根茎、菖蒲根茎、枇杷果实,以及菊科植物艾菊、芸香叶蒿的挥发油等植物之中,与山茶科植物无任何联系。
茶的滋味
茶汤滋味是茶叶中所含的各种呈味物质的综合反映,而且与物质的化学结构有关。
茶的涩味是指茶汤中所含物质对口腔产生的带有收敛性的刺激感受。茶叶中表现为涩味的主要是多酚类物质,一般在冲泡出的茶汤中占所有茶叶水浸出物质的10%至40%,这其中又以各种儿茶素类物质构成了涩味的主体。
滇红
茶叶中表现为苦味的物质主要是咖啡碱、花青素和茶皂素等。咖啡碱在茶叶的水浸出物中一般占4%左右的含量。茶味中的苦和涩是相伴的,二者共同作用确定了茶叶的滋味刺激特性。
茶叶中表现鲜味的物质主要是各种游离的氨基酸,以及儿茶素、氨基酸与咖啡碱形成的符合化合物。一般在茶汤中,氨基酸占水浸出物的3%左右,但有些特殊品种的茶叶氨基酸含量可以达到7%以上。
绿茶
甜味主要有茶叶中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和某些氨基酸形成。甜味不是茶味的主要滋味,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茶叶的苦涩味,使茶叶更协调,此外茶叶中所含的可溶性果酸(糖类的一种),还具有黏稠性,可增加茶汤的浓度,使茶味产生厚实感。
酸味,通常由茶汤中的有机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茶黄素和部分氨基酸等物质的产生,正常的酸味也是茶汤滋味的调节因素之一。
而在日常的品饮和品鉴中是不会只形容单一的味道,而会将滋味进行具体化的评述,例如下图《普洱茶香味鉴赏常用参考术语》中所列举的评价术语中,就不是只是表现单一的涩、甜、鲜、苦、酸等滋味。
普洱茶鉴常用术语,《普洱茶鉴赏与冲泡》
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是人们对茶的认知深入的一个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仪器进入到茶叶行业,茶的香气和滋味的真相,会越来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