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这首童谣所唱的
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
当然
光吃粽子还是不够滴
在吃粽子之前
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吧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我们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
不妨更加深入了解
端午节的习俗吧
吃粽子
01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
赛龙舟
02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插菖蒲
03
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已用艾绒作为灸灼疗法的发热材料。艾叶又是内服、外敷、熏、洗的药物。到了南北朝时,已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记载。菖蒲根茎可作香料,具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而且其叶似剑,故菖蒲与艾草并提。至此,端午日挂菖蒲、艾草已成为各地节日的重要习俗之一。
沐兰汤
04
沐兰汤是端午节时期的一种沐浴方式,起源很早。《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沐浴。”即每逢五月初五日,人们将兰花入水熬煮成洗澡水,据说浴后可以避邪祛病。屈原《九歌·云中君》中就有“蕙肴蒸兮兰藉,浴兰汤兮沐芳”的句子,可见沐兰汤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端午节要“蓄兰为沐”,故所以人们又将“沐兰节”作为端午节的别称,沐兰节亦作“沐兰令节”。
挂香包
05
流行于全国各地。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小孩以五色线系香包挂于胸前,以示驱邪恶,保平安。所谓香包,其外形或为一长方形纸包,外印钟馗、关公等彩色神像;或以各种色布缝成桃子、金锁、小猴、青蛙等形状的小袋;或以硬纸折成粽子形状,外编以各色丝线。包内装香料或裹独瓣圆大蒜。民间以为有辟瘟除病之效。
总而言之
端午节最重要的就是
吃粽子!!!
最后祝大家
“粽”是快乐,“粽”是喜悦
“粽”是好运,“粽”是成功
祝端午安康
好事接“粽”而来
来源: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减
点分享
点点赞
原标题:《端午安康好事接“粽”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