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花一世界成博上新感受中药之美爱看头条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9076280.html

红星新闻网(记者李慧颖)9月15日报道淡淡氤氲的药香,或郁郁或纤纤的植株,中草药的世界里,美,无处不在。成都博物馆“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即将于年9月17日正式开幕。我们提前通过一组中草药手绘,与大家一起走进中草药的世界,领略药材之美。

药材之美美在至真至善

《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

世人常称行医为“悬壶”。悬壶济世,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代名词,也是历代医家的至高追求。

“八仙”之一铁拐李,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葫芦不仅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盛药的优良容器。小巧的紫金锭佩,兼具药具和饰品的功能。各种葫芦药具,除了用于盛装丹药以外,还因其谐音“福禄”,被视作吉祥的象征。

杏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不仅种子杏仁能入药,与其相关的典故——“杏林春暖”用于称颂医家道德高尚;“杏林”也成为中医界的代称。

自古以来,灵芝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仙草”、“瑞草”,它能滋补强身,扶正固本,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

因此,人们常会在日常使用的器具上雕刻灵芝图案,这件青釉绞胎伏兽瓷脉枕,椭圆形的表面嵌以褐色灵芝纹,晶莹滋润,是唐代越窑的珍品,更饱含着古人期待健康平安的心愿。

药材之美美在守护健康

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东晋时,葛洪所著的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利用青蒿治疗疟疾。现代青蒿素的提取即受此启发。

青蒿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地域不同,品种、产量、质量也有差异。天府之国自古产良药,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美誉。川乌、川贝、川麻、川大黄等作为川药的代表盛名长享。

川乌

不同的草本不仅味有区别,其形其用亦各有千秋,如甘草味甜补益、艾草可驱寒避毒、菖蒲能提神通窍、佛手则气香纯净……千姿百态的草药针对不同的病症发挥着不同的效用,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宁。

古人把自己对这些助益健康的药用植物的喜爱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以植物为主题入诗入画,制为器皿,更根据其形态和特性,赋予其不同的品性——在展出的清金农《菖蒲图》中,画家将菖蒲描画得狭长如剑、寓意其能驱邪却鬼;而《浮生六记》则赞叹“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佛手式铜熏炉即是取其意而成。

《花卉图》册之“菖蒲”清湖北省博物馆藏(摄影:张羽腾)

药材之美美在兼容并蓄

文字被发明后,在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相继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医学,并对外传播和相互交流。中医学、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中,从未停止过对外交流的脚步,也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方法以及药材。

西亚和北非的海枣、马来群岛的丁香、苏门答腊岛的冰片、地中海沿岸的苏合香、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乳香……丰富多样的药材通过发达的海陆交通进入中国,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艺品的制作中,被人们欣赏和认识。(配椰枣、丁香、安息香)

椰枣

丁香

安息香

在本次展出的众多文物上,我们可以发现“舶来”药材们的身影。这些来自远方的药材,为国人的健康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青釉褐斑贴花海枣纹瓷壶唐湖南省博物馆藏(摄影:动脉影)

丁香油清故宫博物院藏

冰片油清故宫博物院藏(摄影:动脉影)

西洋香饼清故宫博物院藏

药材之美,能赋草木花卉以生机,寄丹丸膏汤以活力。正是这些自然的馈赠与先人们的生活拾遗,赋予人们以美的享受、对美的追寻。9月17日,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展“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亮相成都博物馆。华光璀璨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以及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将引领着大家,去探索关于“至真至善至美”的故事。

参考资料:

《清宫中的西洋医生》关雪玲故宫研究院宫廷部研究馆员《紫禁城》年11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