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愧为养殖中的草圣,为一草建一院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专业的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文|农情万家

导语:这“文人草”,一株的价格达万元,历经“断代”失传,今再兴起

世间万物,皆物以稀为贵,被人们称之为“江南草圣”的江南大学退休教师王大萌,却与草结缘,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平添了一抹重彩!

王教授爱草,与之为伴,为一草建一百多平米院落,可能王教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退休生活竟然和执教生活一样引人注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心终于得以安放。

人生永远没有谢幕,只要你的心还在探索……

01究竟是什么草,让老教授如此痴迷?

其实,如果单论“风雅文化”,我国其悠久的历史就能碾压众国,以菊抒缅怀之感,以荷表露情谊,以柳吻合苦短柔肠,以梅诠释高洁人生,以红豆寄托相思,以牡丹期盼富贵民安……

细琢磨,这些不能动的植物仿佛瞬间成了伙伴,成了有鲜活生命的寄托。

老教授喜欢菖蒲,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此有些许素雅,一点精巧,简约中透着高贵,与其相伴能“不老不休”。

依教授的话讲,“中华民族是一个信仰草的民族,这种感情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没有的,菖蒲和我是知音、朋友的关系。”

菖蒲真的很特殊,民间早就流传着它的盆栽研究之道,这是民族的魂,古人赋予了菖蒲喻德、美观、茁壮的含义。

我国的民歌遗风集锦《诗经》中,就有对菖蒲的“描绘”,诗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这里的“蒲”指的便是菖蒲,一种给人“岁月静好”、“随遇而安”的“文人草”。

案头、窗边,菖蒲成为众多文人的清供花草,它的与世无争、谦虚低调得到太多文人的偏爱。

我国古代文人把兰、菊、水仙、菖蒲称之为“花草四雅”,而又赋予了菖蒲四个品格,谓之耐寒苦、伍清泉、安淡泊、侣白石,这就是我国文人的千年情结。

王教授喜欢菖蒲,也懂菖蒲文化,从文化世界看菖蒲,从菖蒲品质品人生,正如教授说的那样:做人此生当如菖蒲。

02菖蒲该怎样欣赏?

菖蒲的家族成员很多,在我国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撰的《遵生八笺》里将菖蒲归为六种,既金钱、牛顶、台蒲、剑脊、虎须、香苗。菖蒲的观赏,需要从其“形”来体会其“意”,菖蒲为剑状线形叶,具有短、细、密的特征,其根茎横生,之下有细如毛发的须根无数,开黄绿色小黄,但这种草主要欣赏的就是叶。

短、细、密的审美标准并不是今人所创,而是清代书画家金农所提,此人为“扬州八怪”之首,对菖蒲的这种观赏角度,至今无人能及。

金农眼中的菖蒲本身就具有文人的特性,朴实无华,拥有一种精神印记,这也符合我国的民族文化精髓积淀的标准,眼睛能看到的东西从来不是老祖宗想追求的,我们的很多精湛艺术诠释的都是“走心”的追求。

就比如“中国画”,讲究的是“意”而非西方的“形”,这是人类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笔者一直认为,我们更胜一筹!

由此,你回头再去欣赏这其貌不扬的菖蒲小草,顿感古人的眼界之深远。

03菖蒲生长的环境

野生的菖蒲多生长在海拔米以下的沼泽、河畔、沟渠石砾间,甚至一些湖泊岛屿上,潮湿而水分充足的地方更容易见到菖蒲的身影。

它相对忌惮干旱,喜阴凉湿润气候,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它也可以通过地下茎来度过漫长的寒冬,来年重新萌发新的芽头。

菖蒲的原产地就是我国,某种原因出现了“断代”,日本引进我国菖蒲后新培育品种兴起,比如姬石菖、群青姬等品种皆出自日本。

结语:菖蒲原为一石上小草,受到文人们的追捧,使之升华,我国人民自古与草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沉稳与淡泊名利与西方的现实主义大相径庭。如今一些罕见菖蒲品种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一株。中国文人曾丢失的东西,是该收回来了,论文雅、高尚,我们不输西方,捡回来也是第一!大家觉着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