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端午寻艾线上直播活动举行 [复制链接]

1#

6月2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的端午寻“艾”网络直播活动上线。

本次活动的一大特色即是结合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汉服文化。6月以来,中国家庭报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建立“着汉家裳,兴礼仪邦”话题,向网友征集汉服舞蹈视频等,并借助端午佳节的时间点,让更多的年轻人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古典服饰之美,增强文化认知与民族认同。

脱口秀演员、北京大学理学博士、青年科学家张宇识带来新作《寻根溯源话端午》,以通俗幽默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传承和相关风俗。

提起端午节,除了“粽香”,还有“艾香”。据了解,端午节又被称为“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杀菌防病,避瘟驱毒。而艾草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赵百孝分享了中医“艾灸”的起源和发展。“灸疗与针刺、药物疗法是中国古代的三大主流疗法。”赵百孝指出,“‘灸’字上面是久,下面是火,也就是指长时间的烧灼熏烤。说起灸疗,就不得不提到人类对火的使用。大约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懂得了用火取暖,获得熟食。灸的起源有各种解释,但都认为与早期人们用火取暖、驱寒有关,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用火来烘烤可以感到舒适或缓解症状,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认识到火烤可以治疗疾病。灸疗至少有年历史,根据文献记载,早期都是使用艾。古人很早就使用艾蒿,距今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蒿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关于采蒿的记载。燃烧艾叶是古人驱邪避秽、祭祀祈福的方法,将艾叶制作成的艾绒,也是古人制作火绳、保留火种的主要材料,它具有易于燃烧、燃烧缓慢、温度较低、不起明火、气味芳香等特点,能够满足将艾置于人体皮肤上直接烘烤的需要,使用安全而操作便利。”

直播特设“端午中医学堂”,邀请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热敏灸创始人、江医院教授陈日新两位专家,与观众分享关于中医与艾草的知识。

刘保延指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被广泛应用,发挥了改善症状、减少重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作用。其实,中医药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普效药,减轻病毒对人体的伤害,‘以不变应万变’。”

陈日新指出,针灸分为针刺和艾灸,主要是通过对人体穴位、经络的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从中医角度,艾灸对改善寒症、虚症、湿症、淤症等有效;从西医角度,艾灸对关节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前列腺病症、宫寒类病症、皮肤痒症非常,此外还能调理亚健康。

艾炙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让其走入更多家庭,是业内人士共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