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西行”是一种花菖蒲的名字,取自日本著名旅人松尾芭蕉的俳句。我第一次见它时,是个雨天,绵绵细雨洒落在浅蓝色花瓣上,最终汇成水滴沿着下垂的花瓣滑落,灵动,美好。时雨西行的花色为极浅的蓝色,恰如泉水般清澈,日本将这种色系称之为水色,真是最恰当不过。
初夏的上海多雨,花菖蒲总在这样季节开放。漫长的雨季不仅给浮躁的人带来了静谧,也给淡雅的花菖蒲带来了柔美。雨中的花菖蒲,开在挺立的花茎上,像一把油伞隐匿于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中。
东京一带,每到梅雨季节,阴雨绵绵,清新、柔美但花期短暂的花菖蒲,正好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初夏赏花菖蒲也逐渐成为了日本赏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日本传统器物或艺术作品之中,你也能时常发现花菖蒲的身影。其实,花菖蒲文化与中国的端午节文化息息相关。隋唐时代,菖蒲随着端午节文化传入日本。但由于中日文化差异,在日本端午节的节气植物由菖蒲转变为花菖蒲。菖蒲、花菖蒲在日本混用至今,直到今日仍有人分不清两者的本质区别。
江户系-小笹川
肥厚系-红樱
伊势系-伊势路之春
长井系-出羽娘
从江户时代起,根据不同的观赏需求和审美,选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花菖蒲品系,包括江户系、肥后系、伊势系和长井系。江户系花菖蒲的花被片通常水平展开或上托,从而满足人们俯视欣赏的习惯,其花姿简约,适合花园和庭院栽培。肥后系则是适合进行室内盆栽欣赏的。在室内欣赏花菖蒲时所有人席地而坐,头微微低垂,全程保持安静,以此来表示对花菖蒲的尊重,所以肥后系的花菖蒲华丽、雍容。伊势系的花菖蒲则植株矮小,花型则以三英花居多,花瓣质地单薄、先端下垂,花姿优美。长井系的花菖蒲花瓣狭窄、花型简洁,但花色样式变化较大。
初夏时节,欣赏花菖蒲的方式有很多种,可相约三五好友同去花菖蒲园赏,也可在自家庭院种个三五株或将花菖蒲盆栽置于室内赏。
我却喜欢在绵绵细雨中,独自漫步于花菖蒲园里的栈道或田埂上,看微雨中摇曳的“时雨西行”,风夹带着些雨打湿了面颊,又落在了花菖蒲轻柔的花瓣上,最终在向内翻卷的翼瓣边缘汇成了水珠。
图:于小审核:爱丽丝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