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清瓷器上的ldquo端午节rdq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38.html

清乾隆黄地轧道锦纹粉彩开光式「婴戏龙舟」图螭龙耳扁壶(一对)

来源:英国家族私人收藏(始于十九世纪)比较:香港佳士得年4月28日、编号5香港年、香港商务印书局、《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之琺瑯彩.粉彩》、图版24

成交价:HKD 3,,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04-

清嘉庆(五年)作黄锦地洋彩百子龙舟双螭耳抱月瓶

成交价:RMB 7,,

-06-04

北京中汉拍卖公司

说明:拍品属嘉庆御窯厂为端阳节呈贡特製的色地洋彩器,其造型、纹饰及尺寸与香港苏富比年春拍第号拍品清乾隆黄锦地洋彩百子龙舟图双魑耳抱月瓶一对相同,造型、工艺、彩料直接承袭自乾隆洋彩器,纹饰采用传统寓意吉祥的图案,製作及绘画技巧亦十分娴熟,属宫廷重要陈设器,存世极为罕见,能见诸私人收藏者实属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据《嘉庆五年九江关呈贡档》载:闰四月二十三日,奴才阿克当阿跪进:……黄锦地洋彩百子龙舟宝月瓶成对……拍品当属成对中之一件,并可知此件黄锦地洋彩百子龙舟双螭耳抱月瓶於嘉庆朝之具体烧造时间及呈贡记录。拍品造型雍容华贵,线条起伏隽美,颈部饰双魑龙耳,以蓝料彩装饰,端庄秀美;内壁及底满施松石绿釉,釉色匀净;外壁以黄釉为地,施轧道工艺,其上以洋彩绘莲花、蝙蝠、吉磬、寿桃等纹饰,花卉婉转舒展,间夹迭蜷曲柔婉的枝叶,尽显柔美之姿,有“锦上添花”之寓意。器身双面开光内绘百子龙舟图,童子身穿彩衣,领口等处均以玻璃白装饰,面部轻涂矾红彩,有红润之感,姿态各异,泛舟水上,生动活泼,热闹非凡,一派喜庆祥和之象。全器施彩瑰丽浓艳,纹饰繁缛,构图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笔触细腻传神,气晕灵活,形制富贵,尽显嘉庆宫廷华美之风。洋彩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而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清代宫廷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彩瓷的正式名称,清宫《活计档》、《陈设档》多作“磁胎洋彩”或“洋彩”。拍品在造型、纹饰与颜料运用等方面均凸显出典型洋彩之特徵。

清嘉庆胭脂紫地粉彩婴戏龙舟竞渡图瓶

成交价,59,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嘉庆本朝瓶为圈足敞腹,束颈撇口。瓶型简洁流畅,古雅端庄。口沿,肩部以及圈足处以金彩为边饰,颈部以胭脂紫地为地色,粉彩绘蝙蝠,万字锦和缠枝莲纹,寓福连万代之意。瓶肩以黄彩和蓝料彩绘如意云头纹为边饰,下边以胭脂紫地粉彩绘缠枝莲和荷花纹为饰,突破了上下边饰相同对称的传统,较为新颖别致。瓶身以白釉为地色,通景绘婴戏龙舟竞渡图,远处青山叠嶂层峦,近水波浪不惊。间以苍松古柏,殿宇楼阁,小桥栏杆。主题纹饰绘两组童子龙舟竞渡图,龙舟头尾各站立一童子,一指挥,一鸣锣,众多童子于龙舟内奋力划桨。亭台楼阁内及岸边的童子呐喊助威,一派欢快激烈的龙舟竞渡景象。嘉庆粉彩多沿袭乾隆制式,而此瓶不但器形新颖别致,而且图案布局疏密得当,装饰手法因应图案色彩不同而加以变化,增强了主题纹饰的表现性,为嘉庆时期粉彩瓷器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极为难得。

清嘉庆绿地粉彩百子龙舟图折沿大盘

成交价:RMB ,0,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来源.法国尼斯私人收藏,年2.杜尚家族收藏,法国巴黎盘折沿,口沿上一圈粉彩绿地缠枝莲花纹,缀以寿桃纹,边沿以金彩为边饰。盘心白地粉彩绘赛龙舟图,细腻精致,龙舟头尾各站立一童子,一指挥,一鸣锣,众多童子于龙舟内奋力划桨。亭台楼阁内及岸边的童子吶喊助威,一派欢快激烈的龙舟竞渡景象。远方层峦迭嶂,近处堤岸楼阁,水中龙舟竞技,岸上儿童燃放爆竹,间以苍松古柏,殿宇楼阁,小桥栏杆,场面紧张热烈。盘外壁绿彩为地,外沿饰以四组缠枝莲及蝙蝠纹,近圈足一圈饰缠枝莲及格菱纹,相互呼应。此类纹饰常见于乾隆、嘉庆朝的折沿盘,盘心施松石绿釉,中心留白并以巩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类器模仿织锦装裱之画作,始制于乾隆晚期,直至嘉靖年间续制于景德镇御窑。画中童子神态面容栩栩如生,水中波纹微晃,更显情景生动愉悦。纹饰构图揉合数种元素,绿地华美瑰丽,百子龙舟图细绘于盘心,画面极为丰富。

每年端午,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插菖蒲、系彩绳、驱五毒,这些习俗从古流传至今,早已融入我们的记忆。

这个端午,聊聊习俗,赏赏和端午节有关的瓷器——

清嘉庆绿地粉彩百子龙舟瓶

成交价:RMB 4,,

伦敦苏富比有限公司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于9年6月22日购自圣奥尔本斯教堂市集,见图一。相关资料本瓶巧绘百子龙舟图,绘工精美,秀丽可喜。此类器模仿织锦装裱之画作,始制于乾隆晚期,直至嘉靖年间续制于景德镇御窑。画中童子神态面容栩栩如生,水中波纹微晃,更显情景生动愉悦。纹饰构图揉合数种元素,绿地华美瑰丽,百子龙舟图围绕瓶身细绘,环瓶观赏,犹如织锦装裱之滚动条徐徐展开。百子嬉戏,乃明清两朝流行之纹饰,寄托百子千孙之愿。周朝周文王「则百斯男」,收养一子,故成「文王百子」之说。时至明代,富裕人家读书风气渐盛,故此,意寓多子之纹饰亦开始流行于为文士而制之珍贵工艺品。如此纹饰,刻划孩童模仿长辈从事文人雅事、或绘画带吉祥寓意之事物,反映当时身份显赫之文人富户望子成龙、光大门户之殷切期盼。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又称忠孝节)均有龙舟竞渡传统。据说,战国时代,楚国有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年),秦灭楚后,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当天为五月五日,人们划艇寻找其遗体。圆明园每年于端午举行龙舟竞渡赛,吸引群众观赏,参与竞渡之龙舟,船首及船尾均饰龙纹或海鸟,旗帜飞扬,华丽可观。每舟有一鼓手击鼓,四十至八十名健儿手随节奏划船,并设杂技好手、吶喊助兴,热闹非常。比较一例,尺寸较小,瓶身较阔,带方耳,百子龙舟纹饰相近,瓶颈及近足处蓝地彩绘,带「大清嘉庆年制」红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展于《嘉庆君游台湾:清仁宗文物特展》,年,编号III-33;怀海堂藏一对红地例,曾展于《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缾》,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年,编号38,同属并载一道光黄地例,绘童子观看龙舟竞渡,带四字「慎德堂制」款,编号40。道光年一对例售于香港苏富比年4月28日,编号85,后易手于伦敦苏富比年2月8日,编号及香港佳士得年5月30日,编号。再比数件饰童子嬉戏、瓶颈及近足处饰色地之例,嘉庆例可比一浅绿地瓶,售于南肯辛顿佳士得年5月7日,编号;另一例为松绿地例,售于香港邦瀚斯年月27日,编号87;另比一粉彩婴戏图瓶例,亦为松绿地,售于纽约苏富比年9月3日,编号32。乾隆较早期亦有烧制此类瓶,比较一灯笼瓶例,饰绿地八吉祥纹饰,图见《清瓷萃珍: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南京,年,编号87;再比红地一例,售于香港佳士得年0月29/30日,编号;后易手纽约苏富比于年3月7日,编号23。

清道光粉彩赛龙、凤舟图盘

“慎德堂制”款

“慎德堂”系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行宫,署有“慎德堂制”款的瓷器,应是道光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道光皇帝特制的,以供其居住在慎德堂时使用。从盘上所绘的赛龙舟和凤舟图看,此盘应是供道光皇帝在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

清道光青花缠枝花卉开光艾叶祥符图茶壶

成交价:RMB ,,

中国嘉德

档案原名:青花艾叶祥符茶壶清宫茗茶风尚由来已久,肇启于康熙后期,历雍乾二朝而大盛,沿袭至嘉道之世。其茶具之变化亦随时代而不同,彰显每位帝皇的品味和雅好。本品为道光茶壶当中珍稀的一款,因为道光御瓷当中青花品类烧造非常少,而青花的茶壶就仅此一款。其造型典雅端庄,延续前朝一贯风格,全器上下满绘青花缠枝洋莲为地,壶身前后开光内装饰“艾叶祥符图”,画中桃花绽放,桃枝上挂饰一个祥符,迎风飘逸,树下艾草横欹而出。其青花发色妍丽明快,胎釉温润似玉,底款为青花六字篆书年号款,笔道规整清晰。此式青花茶壶为道光朝造办处活计清档所明确记载。道光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端阳节”贡瓷单中“青花艾叶祥符茶壶二对”所指即是本品,由时任九江关监督常兴烧制呈进的,当时一共烧造了四件,其中两件用于赏赐,另外两件交宁寿宫供道光皇帝御用。

此外,荆楚之人最初还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借以祭祀屈原。为防止游鱼吃掉,便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赛龙舟、食粽子的风俗延续至今,影响力之大

清道光胭脂紫地轧道粉彩开光艾叶灵符图碗

成交价:RMB ,

北京诚轩

说明: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八年()始创轧道粉彩开光时令膳碗,内外壁分别以青花和粉彩描绘应景纹饰,其中端午节用艾叶灵符图,即为拍品品种之起源。拍品与上海博物馆藏品品种相同,内壁饰青花折枝花果,碗心绘花篮;外壁以胭脂紫釉轧道卷草为地,上饰粉彩西洋花卉,四个圆形开光内绘寿桃、枇杷、石榴、蜀葵、芙蓉等四季花果,均搭配代表端午节的菖蒲和灵符。构图繁密,设色富贵华丽。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至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年,页,图5-67

清道光内青花艾叶祥符纹外粉彩五谷丰登图碗(一对)

清嘉庆霁蓝釉艾叶形洗

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艾草是中国传统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可见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年(乾隆九年)作官窑青花菖蒲纹节令膳碗

成交价:RMB ,

北京东正

来源:原为日本私人收藏20年于日本东京出售旧囊盒内附有林屋晴三先生的鉴定信函说明:碗为广口微撇,深腹,圈足。通体绘饰青花,口沿内外分别绘以菱格纹、网格纹装饰,腹部为缠枝花卉,碗心双圈绘菖蒲纹。底足内书青花“乾隆九年内发造节令膳碗原样存殿记”记事款。全器青花淡雅清新,构图疏密有致,器形端庄秀美,尤显温婉动人。本品款识较为罕见,根据其内容,本品应属宫廷节令宴用瓷所使用的官样。节令宴系指清宫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并严谨的规定了食俗、菜式及盛放器皿。本品碗心绘饰菖蒲,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时有将菖蒲和艾叶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由此可知此碗应属端午宴定烧的官样,由内府相关人员根据皇帝的意愿制成的器物标准,御窑厂按样烧造。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册)》紫禁城出版社P34Lot.72《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册)》紫禁城出版社PLot.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挂艾叶和菖蒲同样是端午节时的民间活动。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天气渐热,蛇、蝎、蟾蜍、蜈蚣、壁虎(俗称五毒)等毒虫纷纷出动。人们将艾叶挂在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外,希望起到杀菌防病、驱瘴辟邪的作用。

清道光端午用青花祥符牡丹图海棠形茶盘

成交价RMB 28,

中国嘉德

本品海棠形,下承四足,底面均匀分布支钉,显示其档次非同一般。茶盘内外壁以青花满绘缠枝莲纹,藤蔓绵绵,疏朗饱满,盘心海棠形开光内绘牡丹花开,枝蔓舒卷,其上悬挂端午所用祥符。茶盘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意趣。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祥符是端午节所佩之饰,以五色丝线结成,悬于厅室,或佩于小童身上,俗谓可避灾除病、益寿延年。本品以祥符搭配富贵牡丹,带有明显的端午节气息。此式茶盘自乾隆始烧,历嘉庆至道光,其后渐绝。其中干嘉作品见有青花及各色地粉彩之作,但均于开光内书写乾隆帝《三清茶》诗,显示其应与三清茶壶、碗搭配使用。而以本品为例之道光同类器,不落窠臼,于开光内改绘祥符牡丹,是为道光御窑少有之创新之作。本品胎釉精良、青花发色上佳,且状态良好,殊为难得。参阅:《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铁源主编,朝华出版社,年,第53页来源:香港佳士得年5月3日春季拍卖会第2号

明万历青花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大明万历年制”款

张天师名陵,又名道陵,是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教人信奉道教,并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后世道徒尊其为天师。传说中的张天师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能除五毒并,辟瘟消灾。此为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的供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

清道光粉彩张天师斩五毒图盘

该盘敞口弧腹,下承圈足,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莹润。内壁绘张天师斩五毒图,以苍松怪石为背景,图中心张天师头戴金冠,手持宝剑,踏于毒蝎之上,剑斩毒蛇,一小童子手持灵芝,立于地下,蟾蜍立于怪石之上,蜈蚣生出双翅翔于空中。外壁绘缠枝花卉纹,花间还缀以璎珞。整器纹饰构图饱满,笔法细腻,彩料亮丽,张天师的金冠、宝剑和道袍之上的卦文还饰以金彩,更添富丽堂皇之气。盘底心红彩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张天师名陵,又名道陵,是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信奉道教,并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后世道徒尊其为天师。传说中的张天师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能除五毒(蛇、蝎、蟾蜍、蜈蚣、壁虎),辟瘟消灾,因此,民间习俗常在端午节悬挂张天师画像,以祛邪除祟、镇宅佑安。该盘以此为纹饰,可推知该盘或于端午前后使用。

因为菖蒲的叶子像剑,被称作“蒲剑”、“水剑”,因此,人们认为将其插在门上可以斩千邪。艾草有异味,是可以用来治病的药草,人们认为将其悬于户上,可袪毒气。

清光绪粉彩艾叶祥符花卉纹盘

除了艾叶、菖蒲,驱五毒还离不开钟馗和张天师两大捉妖驱魔之神,人们在家里悬挂钟馗和张天师画像,以驱魔镇鬼、祈求家宅平安。

欣赏一下国内外拍卖行关于端午题材的明清瓷器

清道光粉彩百子龙舟图双耳瓶

明万历五彩人物五毒纹盘(一对)

此器源自仇焱之收藏,并著录于年香港出版,仇焱之主编之《抗希斋珍藏有明全代景德有名瓷影谱·下》图版5(见图一)。98年5月9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号;年4月30日再次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号。此器纹饰是描绘张天师持剑斩五毒的故事。五毒指蝎子、蜈蚣、蛇虺、蜂、蜮,被视为害虫的代表,是端午节的应景物品。寓驱毒避邪的意思。

明万历五彩人物五毒纹碟(一对)

明万历青花仙人五毒纹盘

明万历青花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神仙人物纹印盒

明万历五彩云龙仙人五毒纹小盘

本品敞口,弧壁下敛,底承圈足,器型周正,器表以青花五彩为饰,使用回青料,青花发色浓艳,内壁中心以矾红绘正面五爪龙,龙脊以青花绘就,旁饰有绿彩云纹;外壁近口沿处饰六组折枝花卉纹,外腹部绘仙人五毒故事图,人物姿态各有不同,生动有趣。器底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备注瑞士玫茵堂收藏

明万历青花五彩五毒纹盘(一对)

对盘侈口,浅壁,矮圈足,器形较万历同时期作品周正。胎体坚细洁白,釉色白中微闪青。外壁绘朵花纹六组,间以蛇、蝎子、蟾蜍、蜈蚣、壁虎等“五毒”纹,纹样以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黄等彩渲染。内壁绘折枝花卉一周,盘心五彩绘张天师斩五毒图。张天师手持宝剑立于正中,周围有蟾蜍、蝎子、蛇,背景绘松树花草。盘形小巧玲珑,色彩浓重,为万历五彩器佳作,成对保存,殊为不易。明代嘉靖、万历二朝,宫中盛行道教,道教图案亦风靡一时,此对盘纹饰即为此特殊背景下之产物。

清道光“慎德堂制”粉彩百子龙舟图花口盘

清康熙五彩龙舟竞渡图棒槌瓶

清同治粉彩百子赛龙舟图将军罐

清嘉庆粉彩龙舟百子图碗

清嘉庆黄地洋彩开光端午节五毒灵符图膳碗(一对)

温馨提示:藏友网实体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