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老传统讲究挂3样吃3食,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端午节,老传统讲究“挂3样”“吃3食”,驱灾避邪祈安康,日子顺。

时光荏苒,又将到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如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说,还有讲纪念伍子胥说,以及吴越民族图腾祭的说法等。但无论信奉哪一种,在端午节这一天,有着很多老传统和习俗却是被很好地沿袭了下来。

每年临近端午,就似乎能闻见粽叶飘香和龙舟的鼓声与呐喊,其实除了这两种端午常见的活动和食物外,我国还有很丰富的端午活动,赋予了这个节日浓浓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寄托,而端午节“挂三样”和“吃三食”就是遵循和发扬着老传统文化,不仅有驱灾避邪的寓意,还有祈求安康,日子越过越顺的美好祝福。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端午节我们挂哪三样?吃哪三食吧!

挂三样

挂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节挂艾叶”。在端午节,人们挂艾和菖蒲是重要风俗之一,这天家家都洒扫庭除,把菖蒲,艾草条挂于门楣,悬于堂中。通常,人们将艾草带叶带条或菖蒲用红绳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挂悬于门上。菖蒲因其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而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这些民俗都反映了老百姓祈求平安,健康的美好希望。

挂佩长命缕

端午要挂佩长命缕,长命缕亦称续命缕,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虽名称各异,但大致上的形制和功用相同,在端午节时,大家以五色线丝结成佩绳,有的悬挂于门首,也有的戴小儿项颈,还有的系小儿手臂处,挂于床帐处的也有,不少成年人习惯把五彩绳带于手腕处,好看的的同时,有着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的寓意。

挂戴香包

挂香包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香包又称为香囊,香袋,荷包等,它是用五色丝线缠而成的,还有用碎布缝成的,里面装着从原来的铜钱,灵符,避虫的雄黄粉等,几经岁月变化,发展到如今可以装各种中草药和香料,佩在胸前,亦可挂于腰间,一股香气扑鼻,称为端午节民间挂佩的手工艺品,寓意防病健身,万事如意。

吃三食

吃粽子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总要跟吃挂边,而吃粽子在我国盛行不衰,其由来已久,花样也比较繁多,南北方也有差异,粽子除了外表的不同外,里面的粽馅也呈现出多种口味,可谓是风味十足,但总结下来还是甜咸两种,每逢端午节无论是礼尚往来还是自己家人都会吃各式各样美味的粽子,粽子可谓是既承载了我国的传统食文化,又承载了浓郁深厚的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历史内涵。

吃五黄

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民间还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瓜,黄鳝,黄鱼,黄酒和咸蛋,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可食用“五黄”这几种吃食,助于健脾健身,提升精力,黄瓜是当令“头牌”蔬果,清爽解暑,黄鳝在端午时节,圆肥丰满,肉质鲜嫩,味道好的同时还滋补,端午时节的黄鱼也个头肥大,清炖,红烧,油炸,做羹,是样样味道鲜美无比,而饮雄黄酒以祈望能够避邪,身体健康不生病,吃咸蛋也是期望以后能够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因此除了粽子,“五黄”记得吃。

吃煎堆,打糕

端午节这天,有的地方家家户户也要吃“煎堆”和打糕,煎堆是一种用面粉,米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炸的食品,而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入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吃这些颇具民族特色,又提高热闹氛围,这些食物有“补天”祈求安康之意,重要的是这些食物也颇有风味。

结尾的话

端午节文化源远流长,且是形形色色,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还有各种风俗和习俗,让端午这天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而这“挂三样”和“吃三食”,让我们了解端午节的同时,也能更好发扬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美,小编在这里祝福各位身体安康,无病无灾,日子能够好上加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