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光阴里有树红石榴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 https://m.39.net/disease/a_9408131.html

老家的庭院边,曾经有一棵大大的石榴花树,它是一棵真正的石榴花,因为它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它开出的花朵足有小孩拳头大小,花色艳红,花瓣层层叠叠。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它叫牡丹石榴。它最早是我和堂姐去她外婆家玩时带回的一根树枝。

大娘的娘家很近,就在隔壁生产队的王家湾,走路大约五分钟。姐姐时常带着我去找那院里的小孩玩。那时候,我们管外婆叫“家家”,外公叫“家公”,不知道小孩子口齿不清还是方言的原因,我们都叫“嘎嘎”“嘎公”,听起来像一群聒噪的小鸭子。虽然常来常往,但到底也是客人,小伙伴们都争着给我们介绍新鲜的事物,不一样的玩法。王家小二姐说,谁家屋后的山壁上,有一棵漂亮的树,开满了大朵大朵的红花,可以带我们去摘花。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钻出庭院,穿过小道,七拐八弯的绕过好几户人家,终于到了她说的那个屋后山壁。然而,并没有花,只有一棵叶片小小的树站在风中。或许是花期已经过了。那时的我们还不懂得欣赏绿叶的美,也还没有学会隐藏情绪和心事,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失望。没有让我们看到花,小二姐姐多少是有点内疚的,她马上给我们介绍起了不会错过花期的方法:掰一根树枝带回去插在土里,它就会长成一棵新的开花的树。现在想来,插扦可能是她在那个年纪唯一能想到的树木繁殖方法了。于是我和姐姐兴致勃勃地拖着一根树枝回了家,满怀期待地把它插在了庭院边的泥土里。在插下去的那一刻,我们已经想象过它满树繁花的样子,虽然我们并没有见过它的花。如果我们让一根树枝长成了一棵开花的树,那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第二天去看,叶片有点焉了,该不是没浇水的原因吧?赶紧浇了满满一盆水。再过两天去看,叶片焉得更厉害了,又浇水。结果越浇越焉,最后叶片直接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我和姐姐默认插扦失败了,小孩子忘性大,渐渐就把它丢在脑后了。

第二年春天,不知道谁先发现被我们遗忘的树枝,竟然长出了嫩红的新叶。于是奔走相告,它真正成活了,正在从一根树枝长成一棵树苗。以后的日子,它抽出了更多的枝条,嫩红的叶片逐渐变得狭长碧绿,泛着蜡一样的光泽。我们都知道,它正在努力长成一棵开花的树。

第三年五六月份,这棵树苗已经长得比我们高好多了,虽然枝干还并不粗壮,却在它碧绿的叶片之间,绽开了几朵火红的花朵。有人形容它,像一团纸包不住的火,“嘭”地一声从绿叶之间绽放开来。

从此每年的五六月份,一朵又一朵艳红的花朵接二连三从翠绿的枝叶间冒出来,渐渐盖过了绿枝,远远望去,像一朵红云停在庭院边。我们年年盼着石榴花开,石榴花开了,父亲的生日就快到了。

父亲的生日是端午节。因为既是过节又是过生日,端午节在我们家是除新年外最重要的节日了,每年都会邀请父母的兄弟姐妹们来家里团聚。端午节也成了我们家固定团圆的日子。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早早起床,趁着露水未干,去采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老家附近艾草很多,却难见菖蒲。大娘会走很远的路去溪边采了回来分给附近几户人家。我曾经问过母亲,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和菖蒲呢?母亲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年战乱,人们纷纷逃往他乡。有一个将军在行军途中发现一个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大的孩子,手里牵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慌慌张张地赶路。于是拦下她,问道:“大嫂,你为什么把大的孩子背着,却把小的孩子牵着走路呢?”妇人回答,大的孩子是邻居家的,小的是自己家的,她怕逃难途中弄丢了邻居家的孩子,就背在了背上。自己家的孩子就只好牵着了。将军被妇人的义举感动了,告诉她,他的军队不杀忠义之人,她也不用逃跑,回家在门市挂上艾草和菖蒲,士兵一定过门不入,保证全家平平安安。妇人回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村里的人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挂上艾草和菖蒲,这座村庄也在那一场兵灾中毫发无伤。那一天刚好是端午节,从此人们都在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挂艾草和菖蒲,祈祷平安顺遂,也纪念那个善良的妇人。母亲说完故事,顺手折下一截艾草要给我别在发夹上,我才不愿意呢,我更愿意戴石榴花。

有一年,大娘在石榴花树下种了一棵魔芋。她告诉我们,在端午节的早上,用秤杆敲魔芋的枝干,掉落的每一滴露水都会变成一棵小魔芋。那一年的端午节,我们所有的小孩都起了个大早,怕太阳收回了晨露,怕谁不守约定早早抢走了秤杆。到底是谁最先摇落露珠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过后的好多天,我们天天都去看,有没有小魔芋长出来。

端午节,很多地方的人家会包粽子,而在我的老家,人们炸油条。母亲做面食的手艺实在拿不出手,炸出的油条硬邦邦的,形状也不好看。我常常嘲笑她炸出的油条狗都不吃。然而那些年里,母亲依然每个端午节都炸油条,我抗议这些难看又难吃的油条,母亲却说,这叫炸秦桧儿,坏人有什么好看的?

父亲会提前买一小包雄黄,在端午节这天兑到酒里,浅尝一口,然后用筷子蘸了画在我们这些小孩脸上,据说这样就不怕蛇了。是啊,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了嘛。雄黄酒不能多喝,有毒,剩下的酒父亲把它细细地洒在屋子各个角落,防止蛇虫进屋。现在雄黄作为有毒药品管理,不能轻易销售了。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老人家来问有没有雄黄卖,可能这一习俗会慢慢消失了。今年端午节前一天,碰到一个阿姨,她说为了买到端午节吃的红苋菜,跑了四个菜市场。我突然想起我们老家也有端午节吃红苋菜的习俗。我连忙请教阿姨,端午节吃红苋菜是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阿姨说,她也说不上来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只是这是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只要她认真的去做,年轻人就会跟着学,不管能学到多少,总会一辈一辈往下传。

成年以后,我们一家人分在了三个地方,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赶回老家,趁着露水采艾草。大娘依然会在午饭后去采各种草药熬一大锅水给我们洗澡,她坚信端午节这一天用草药水洗了澡,全年不生疮。只是父母的兄弟姐妹能来参加聚会的一年比一年少了,有的是腿脚不便了,有的是再也不能来了。父亲一年比一年伤感。

今年端午节聚会的时候,不知谁又提起了那棵石榴花树。多年以前大爹扩建院子,把它从庭院边挪到院墙外的地里,却没有躲过“树挪死”的命运。我们为此深深惋惜,我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那么美丽的石榴花了。大娘说我们当年折枝那棵母树还在,她改天再去折一枝让我带回城里养。我犹豫了,我念念不忘的究竟是有石榴花绽放的那些光阴还是它灼灼如火的花朵?在我的三尺阳台,我还能养出过去岁月里火一般绽放的石榴花树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