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南北22春拍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复制链接]

1#

嘉、道年间,随着大量金石古物的出土,许多士人,学者及书画家从大量出土的金文中,极其自然地体会到了充满神奇力量的原始朴拙的美感,并深深被其打动。文人学者将视野投向了遥远的时代,三代吉金、汉魏断碑残碣,如一股清新的风,令他们耳目一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推动他们突破了四王以来书画界因循保守之气,为数百年来已经甚少变化的书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辑甄选乾、嘉以来金石圈大咖书画、拓片数十件,陈鸿寿、邓石如、吴让之、吴大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沈曾植、沙孟海等均有佳作呈现,以窥”金石学”潮流下书画之面貌,若夫金石之古拙、遒劲、雄浑,引入书法,绘画中,则化为点画峻厚、魄力雄强、意态奇逸、气象浑穆,观诸佳作自有意会。

钱大昕(-)隶书八言对联

水墨纸本屏轴年作

×20cm.(2)

释文:功加于民畴咨四岳,亲至其山崇冠二州。

款识:汉隶凡三种,曰流丽、曰方整、曰奇古,惟延熹西岳华山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为汉隶第一品……庚戌中冬月,嘉定钱大昕并识。

钤印:大昕私印(白)、竹汀(朱)

邓石如(-)篆书八言对联

水墨纸本屏轴年作

.5×32.5cm.(2)

释文:静坐读书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壹钱。嘉庆乙丑毂雨后二日。

款识:完白山民邓石如书。

钤印:邓石如字顽伯(白)、完白山人(朱)

鉴藏印:应野平宝藏印、溧阳狄学耕、来苏楼、吴碧城鉴定印、广陵贾仲明收藏印、一方漫漶。

出版:《邓石如楹联名品》中华书局年。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春季拍卖会NO.

说明:

1.狄学耕,字曼农,江苏溧阳人。葆贤父。仕江西知县。善画山水,富收藏,王蒙青弁隐居图即为所藏。

2.民国时上海著名收藏家吴璧城的旧藏。吴壁城室名来苏楼,与吴湖帆交谊深厚,收藏极为丰富。他曾经营古董文物店,三十年代与其兄吴宾臣频繁出入吴湖帆“梅景书屋”,吴湖帆日记中多见其名。

3.应野平,擅书法,以隶书见长。间作诗词,亦清新隽雅。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鸿寿(-)、郭麐(-)、朱为霖等为朱为燮题洮湖望月图跋卷

水墨纸本横批

款识:

1.陈鸿寿(-):诗瓢茗椀语缠绵,长荡湖中好放船。不似芜城杨柳岸,岸分明月已年年。戏题为理堂五表弟博笑,陈鸿寿。钤印:曼龚父(朱)、溧阳长(白)

2.朱为霖(清道光间,19世纪):明月丽长天,万里不异境。安得一寸心,幻出山河影。但照连理枝,不照浮萍梗。此愿不可期,此心长耿耿。予季客瀬阳,骨月殊乡井。棹月长荡河,乡思压舴艋。徐陵妙丹青,烟云驱毛颖。陡然尺幅间,恍接苍茫景。绘景兼绘情,月孤波益静。水月渺天涯,五处相思并。五弟归自平陵,出示洮湖看月图,盖取白太傅一夜乡心五处同句意,湖海飘零,弟兄遥隔率题百字,以作后日对床之券云尔。兄霖。钤印:雨父(白)、朱为霖印(白)

3.王应绶(-):一片湖光雨后佳,照人明月满天涯。扁舟永夜成孤另,遥忆同怀动别怀。与君同客洮湖畔,客里扶持若弟兄。他日风烟分絮影,也应相系别离情。癸酉(年)夏六月十有九日,题为理堂五兄属。子若弟应绶。钤印:子若(白)、臣应绶(朱白)

4.郭麐(-):天涯明月在,世上旅人多。无意此相见,有情还奈何。弟兄良贱隔,湖海浪游过。我亦违离久,因之发浩歌。癸酉夏中,洮湖寓馆题应理堂仁弟之属,并寄茮堂,京师老频郭麐。钤印:郭氏祥伯(白)

5.赵钺:万古此明月,天涯感独深。遥知千里共,偏照几人心。雁影江南隔,鱼书塞北沈。扁舟拟相访,乡梦苦侵寻。理堂仁兄属题,星甫弟赵钺。钤印:臣钺(朱白)

6.张镠(清嘉庆间):扁舟载酒出菰蒲,万顷苍茫片月孤。忽忆天涯几兄弟,乡心一夜满洮湖。知君振触怀人处,只在波光月色间。愿似相逢不相背,大坏山对小坏山。理堂仁弟属题,老姜张镠手稿。钤印:张子贞印(白)

7.孙若霖(-后):月影依微,波光荡漾,扁舟撑出湖边。忽忆同怀,乡思一夜缠绵。年来雁影分飞处,不如他桂魄长圆。问婵娟,会合何期,碧海青天。长安我亦睽违久,记敲诗煮茗,十二年前(谓茮堂世叔)。此曰披图,客怀一倍凄然。来朝况是君将去,正丝丝杨柳河干。盼行鞭,后夜相思,待倩谁传。右调高阳台,题奉理堂世叔大人,愿误即以志别。雨村侄孙若霖。钤印:孙若霖印(白)

说明:1.文物商店旧藏。

2.上款人“理堂”应为朱为燮,浙江平湖人,朱为弼(-)、弟。字子调,号理堂,附生。与嘉善郭麔,钱塘陈鸿寿倡和,善飞白竹。无子,以朱为霖子善珪为嗣子。著有《传石斋诗集》。

3.文中提到的“茮堂”应为朱为弼,字右甫,号茮堂,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官漕运总督。工山水,兼善写意花卉,涉笔辄得古趣,在青藤、白阳之间,而多书卷之气。又精金石之学,佐阮元纂《钟鼎彝器款识》。

陈鸿寿、郭麐、朱为霖等为朱为燮题洮湖望月图跋卷(局部)

六舟(-)手拓西汉竟宁铜雁足灯全图

水墨纸本立轴年作

68×24cm.

款识:西汉竟宁铜雁足灯全图。道光癸卯正月人日,海

昌方外六舟并题。

钤印:达受之印(兼)、六舟(白)

鉴藏印:玉庐主人(朱)

注:文物商店旧藏。

六舟(-)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正处于乾嘉朴学的,也是金石学空前兴盛的时期。阮元曾以“金石僧”、“九能僧”称之,六舟和尚兼擅诗文、绘画、书法、治印、刻竹、装裱、鉴别古物、修整古器并识读铭文、尤擅传拓古铜器全形,堪称一绝。

西汉竟宁元年雁足燈,旧为扬州马曰璐收藏,后归徽州巴慰祖,嘉道间又归新安程洪溥。雁足灯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前期最流行的镫具器物,其镫柱以雁足为造型,取“鸿雁传书”之意。此拓本前面拓倒置雁足灯、右边为正立形状,其位置安排妥帖,以全形的形式展现器物的整体面目,无疑是“创从来未有之事,开金石家一奇格”的创新之作。

吴让之(-)四季佳卉屏

设色纸本屏轴年作

×29.5cm.(4)

款识:1.拟十三峰草堂笔,让之吴熙载写。

2.醉后偶摹徐崇嗣先生笔意,让之画。

3.莫嫌老圃秋容澹,犹爱黄花晚节香。录坡仙题画旧句于海陵客舍,让之。

4.新染娇黄色未干,时壬子春仲,让之。

钤印:让之(朱)、吴熙载印(白)

鉴藏印:莫厘山樵珍藏(四钤)

说明:席锡藩(-)旧藏。席锡藩,本名裕康,字慰根,号莫厘山樵,江苏无锡人,出身于沪上著名买办家族,先后担任英商麦加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中法工商银行等买办,其交游广泛,亦博识多能,曾以“莫厘山樵”之名为《游戏报》撰文,庋藏辑为《颐性室藏唐宋元明清五代名人书画真迹大全》。

《清稗类钞》载:“让之多艺,刻印第一,次画花卉,次画山水,次篆书,次分书,次行楷。史载吴让之知命之年后始涉丹青绘事,故号晚学居士。乾嘉时期考据学盛行,碑学大兴,使得书法在审美观念的风格特征上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取得划时代的进展,并对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印象。即黄宾虹所谓的“金石画派”。而吴让之则为这一画派的典型代表,对后世如赵之谦、吴昌硕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次南北拍卖呈现沪上著名银行家席锡藩旧藏《四季佳卉屏》纵观四轴,从右至左,让人感觉吴让之在构图上却一反常规,在他的花卉作品中,画面丰富,布满全纸,但丝毫不显拥挤,密而不杂,繁而不乱。艳而不俗是他的配色宗旨,他反对用色轻浮艳俗和雕琢之气,在他的作品中,有时虽然也能见到红、绿等重色的表现,但并不艳俗。相反,因色彩对比强烈,越发显得精神饱满,生机勃勃。吴让之善大写意花卉,用笔老辣,融合其书法篆刻技法,没骨设色,不勾勒出所画花卉的形状,然用色一一分染,花的神态已跃然纸上,花瓣色彩通透,尽显吴让之的功力深厚。配以墨色晕染的叶子、枝干,劲强用笔勾描的叶脉,使画面贯穿着一股金石强健的气韵,生趣盎然。

杨岘(-)隶书临古碑四屏

水墨纸本屏轴

×39.5cm.(4)

释文:

1.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

2.周礼职方氏河南山镇曰华,谓之西岳。春秋传曰:山岳则配天乾隆定位山泽通气。

3.仰瞻榱桷,俯视几筵,灵所冯依,肃肃犹存,而无公出酒脯之祠,臣即自以奉钱,修上案。

4.君处正好礼,尊神敬祀。以淮出平氏,始于大复,潜行地中,见于阳口,立庙桐柏,春秋宗奉。

款识:1.迟鸿残叟。2.藐叟杨岘。3.藐弟杨岘。4.藐弟岘。

备注:文物公司旧藏。

俞樾(-)隶书春桂问答四屏

水墨纸本镜片年作

×34cm.(4)

释文:王无功问春桂,桃李正芳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花讵能久,风霜摇落时。此以五言三句成文者,卢玉川问答诸什祖此极妙矣。

款识:光绪丙申中秋,曲园俞樾。

钤印:俞樾长寿(白)、曲园居士(朱)、先皇天语写作俱到佳(朱)

中期,阮元、包世臣等提倡”碑学“,打破”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为”金石“入画打下了基础。其后经过金农、吴让之、赵之谦的发展,”金石画派“轮廓初现。吴让之曾为包世臣弟子,精于书法与篆刻,而赵之谦的篆刻、书法受吴让之影响颇大,加之赵之谦在绘画上苦下功夫,金石艺术运用到绘画之中,终获成功,自此”金石画派“逐渐形成。金石画派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画法如书法,书画同源,将金石碑文之书法应用于绘画形质,推崇笔墨的老辣古朴,雄健奇伟。

赵之谦(1-)行书七言对联

.5×30.5cm.(2)

释文:尘缘欲问三生石,智慧能通九曲珠。

款识:集怀仁圣教序。叔赵之谦。

钤印:赵之谦印(白)

题签:尘缘欲问三生石,智慧能通九曲珠。赵叔集怀仁圣教序。赵楼藏,湖帆题。

姚正镛(清)篆书横额·延秋吟馆

水墨纸本镜片

27.5×.5cm.

释文:延秋吟馆。

款识:仲海姚正镛。

钤印:盖平姚氏(朱)、仲声书画(白)、盖平姚氏穜松堂印章(白)

作者简介:姚正镛(清)字仲海,盖平人。治金石,嗜收藏,书法六朝,画山水、花鸟、梅花等。

吴大澂(-)为薛时雨作行书画梅诗

水墨绢本立轴

×52.5cm.

释文:静无人处户常扃,扫地焚香见性灵。花下闲吟声不断,隔窓应有鹤来听。荒邨僻静岁将阑,万木萧萧落叶干。可是山人肠最熟,满天风雪不知寒。

款识:自题画梅诗。时雨大兄大人属书,愙斋吴大澂。

钤印:吴大澂印(白)、愙斋(白)

展览:《中国明清书画展》北九州市立门司文化中心,日期:年7月20日-7月24日。

说明:上款人“时雨大兄”即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清代咸丰三年()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与著名词家并画家周闲、书法家秦光第、画家应宝时、《寒松阁谈艺琐录》作者张鸣珂、道光进士与诗人张保衡(张任庵)及沈濂、著名篆刻家吴传经等广有交游。去官后,主讲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惜芳书院等,门生甚众。

出版:

1.《中国明清书画展图錄》P82页,光安芳堂年

2.《中国明清书画展》p40页,门司书作家协会年

3.《书道》第十一卷第三号,泰东书道院出版部年。

“金石画派”后期的领军人物当属吴昌硕。吴昌硕可谓集金石书画之大成者,他以“石鼓”入画,自称“苦铁画气不画形”,他从大篆、金文中悟得笔法,画风苍劲浑厚,具有雄强浓烈的个人风格,一改当时软甜静净的柔靡画风,笔墨的格调很高,为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开启了新纪元。

吴昌硕(-)凌波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26.5cm.

款识:溪流溅溅石岈,菖蒲叶枯兰未芽。中有不老神仙花,花开六出玉无瑕。苧萝澣女归未晚,笑插一支云鬓斜。乙卯年秋之月,雨窗拟李复堂小品于禅甓轩七十二叟吴昌硕。

钤印:吴昌石(朱)、吴俊之印(白)、缶无咎(白)

题盒:

1.昭和十一年()、冬十二月吉日。碧潭鉴并题匣。钤印:碧潭收藏。

2.吴昌硕笔迹中希世珍品,而绝妙作矣。戊寅十一月碧潭并识。

说明:日本著名书画家,汉学家江川碧潭旧藏。

出版:《书道·第五卷第十号》内文图,东京泰东书道院出版部,昭和十一年()。

吴昌硕(-)节临散鬲

水墨纸本立轴

×60.5cm.

释文:用夨践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于边柳、复涉瀗,陟。以西,奉于敝城。楮木,奉于刍仇,奉于刍道,内陟刍,登于厂湶,奉诸陵。

款识:节临散鬲,昌硕。

钤印:安吉吴俊章(白)

出版:1.《吴昌硕书画集》p23,谦慎书道会,年

2.《艺璨扶桑:日本藏吴昌硕作品精粹》p,上海书店出版社,年

3.《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上》p78,江西美术出版社,年

《散氏盘》字数乃金文之冠,彼此间既分离又团成一气,字里行间有万千气象,整体章法可谓“形散而神不散”。吴昌硕借鉴绘画笔法写散盘,行笔上不完全拘于藏头护尾,多直接落笔,以求自然天趣,遵厚而不板滞,笔意甜畅淋漓;结体多圆转,字形多取扁势,也时而突破“常规”。此作相同的字随意而出,无一相似雷同,奔腾恣肆、跌岩磊落,意境超拔高迈。高明之处在于“小中见大”,看原器形上的字很小,放大来写,愈大愈雄壮,气吞八荒、与天无极。吴昌硕篆书行笔的提按和字势的错位等处理,无疑吸收了金文尤其是《散氏盘》的诸多精华,临作用笔不拘绳墨,有天纵之力,结体落拓不羁,字字飞动。

吴昌硕节临《散氏盘》不拘于原作的结体和章法,甚至有脱漏字的现象,说明侧重会其意、通其神在笔法、结体等方面充分把握了原器的精髓,并化为自家血肉,具有示范的价值和意义。吴昌硕作为一代宗师,注重写“我”之意,此幅作品尺寸之巨,气势雄壮朴茂,用笔生辣,为所见传世金文作品罕见,更显珍贵。

吴昌硕书体中的金石笔意除了多得力于《石鼓文》外,《散氏盘》亦是功不可没。钱君匋对此如此评价道:“工此体者甚伙,何猿叟写得夭矫;吴熙载写的刚劲;清道人写的峻谲;独缶翁体兼众美,力可扛鼎,朴不掩腴,拙不掩秀......满纸蜿蜒,化为云锦,不愧绝艺。”

沈曾植(-)行书八言对联

×28.5cm.(2)

释文:白云初晴幽鸟逐荫,太华夜碧独鹤凌霄。

款识:寐叟。

钤印:乙盦(朱)、海日楼(白)

黄宾虹(-)集古籀文

水墨纸本立轴年作

74.5×35cm.

释文:繁花院画有参错,散木匠门无弃遗。

款识:丁亥黄宾虹集古籀文并书。

钤印:黄宾虹印(白)

齐白石(-)无量寿佛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5×39cm.

款识:无量寿佛。绍珊仁兄清供。丙寅春二月,同在京华。齐璜恭绘。

钤印:阿芝(朱)、木居士(白)、三百石印富翁(朱)、

鉴藏印:邓实审定(朱)

来源:香港苏富比年春季拍卖会,NO.

说明:邓实旧藏。邓实(-)字秋枚,一字禀生,别号枚子、野残,别署枚君、鸡鸣,室名风雨楼(藏书楼,有《风雨楼丛书》),影射名邓枚叔(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广东顺德人,寓居上海。藏书家、出版家、学者。光绪三十一年(),与同门黄节等组织国学保存会。创办《国粹学报》,宣传国粹主义。后创设神州国光社,出版国学书籍。又与黄宾虹编印《美术丛书》。

出版:1.《齐白石诗书画印四绝》图25,保利艺术馆年

2.《中国画钤印答问》P13,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3.《藏画真好》P35,吉林出版社,年

《无量寿佛》为梵语阿弥陀佛音译之名,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寄寓了画家祈愿佛陀加持众生健康长寿的美意。齐白石画佛像受金农影响深远,他曾在画上题款:“一日画无量寿佛,竟与冬心翁所画羊脂笺佛像相似,幸能笔墨不相同也”。然他的佛又少了些“仙”气,多了些“人”气,此件拍品画面中一侧坐的无量寿佛形象,造型幽默诙谐、生动传神。袍服以青墨勾画衣折,以淡墨大笔涂抹,笔墨凝练简约,线条自由率意;形象憨厚而神气十足,头部刻画粗简尚意,面部晕染处理更是别出心裁,显示出白石老人别具一格的造型能力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最妙的是佛脸上一抹浓须,干厚重拙朴中见天真机趣。“无量寿佛”款识以“篆书”为之,取《三公山碑》笔意,增强了画面庄重的气势,与画像相得益彰。上款“绍珊”或为南闽学者、教育家许绍珊,另见齐白石曾为其治印,并创作《铁拐李》相赠,显示出二人一度有密切的往来。因此齐白石在为其创作供养的佛像时,下笔也格外用心,方能成就如此佳作。

齐白石(-)立高声远

.5×49cm.

款识:立高声远。八十七岁白石老人作于京华城西铁栅屋。

钤印:齐璜老手(白)、星塘白屋不出公卿(朱)

备注:原藏家于年2月13日以人民币六千元购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外宾服务部。

“—视气吞万古雄”齐白石的创作以雄,秀,清,浑为其所长,在他的中晚期作品中,我们已经见到了许多件以松鹰为创作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取纵式构图,松鹰高立岩、松之上,并置于画幅的顶端,具有强烈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力量感。《立高声远》作于老人八十七岁,即年,为画家晚年的一件佳作。画幅上松干自上而下贯穿画中,有坚挺之气;老鹰昂首立于树干之上,清风傲骨之像顿生;旁添松针数缕,了增情趣。树干刻画粗率、洒逸,与表现松针的细腻形成对比;墨色浓淡干湿运用自如,富于变化。此作以劲健之墨线勾出鹰喙及爪、眼睛,喙尖锐而弯曲,带有利钩的趾爪苍劲有力,身体和羽翼则用没骨法写之,再配以用尖毫画出的细劲挺秀的松针,整幅于孤寂中透出一种霸气。作品中,一只立于松枝上的苍鹰,傲然独立,主羽和尾羽以浓墨焦墨阔笔点出,层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拢,有力的鹰爪紧抓树干。以焦墨勾勒鹰喙和点睛,苍鹰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鹰身侧立,头微微扭转,精神饱满,雄视远方,寓动于静,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齐白石画松鹰,多有所寄怀,或是寄托思乡之情,或是表达对军阀混战期间“英雄们”的不满与期望。当然也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美学追求:作为猛禽,鹰体现着一种刚健有力之美,而松体现一种不畏严寒的挺拔气魄。

王震(-)画、吴昌硕(-)题古佛图

设色纸本立轴

×37.5cm.

款识:苦行头陀沐手敬绘。

钤印:苦行头陀(白)、佛弟(朱)

吴昌硕题跋:一亭乘兴画古佛,古佛不类类古仙。眉长二尺爪尺半,奉经持偈心虔虔。专气致柔能婴儿,神游出没崆峒巅。有时骑羊入西蜀,啖以绥山桃实犹垂涎。方瞳灼灼露真相,疑自上天谪偓佺。颜可驻衰骨成玉,享寿已历唐宋难纪年。长生之诀非辟谷,留侯比术玄又玄。仙兮佛兮两无碍,仙能御风佛亦登青莲。老缶今年七十一,跛足耳聋筋力绵。意欲从之游,欢喜生因缘。诵经不熟且面壁,求脱俗骨参真诠。添毫颊上呼欲出,恍对太白胡僧篇。甲寅孟春同客春申浦,吴昌硕题句。钤印:俊卿大利(白)、昌硕(白)

说明:附木盒。

姚华(-)颖拓造像篆书佛句

设色纸本扇片年作

19×54cm.

款识:1.埃及石造像。此乃磊厂张祖翼所得珍藏,曾拓其影分与同道友好,兹睹拓片,因临于此耳。

2.靳江铜造像。此文刻于背后,是魏武定元年四月八日,靳江为己身父母敬造佛象一区供养。

3.大梁石造像。此文刻于后背,是大梁大同三年十二月朔八日造。叔未收得之品,文字恂未残也。

4.唐贞观造像。此象是匋斋收集之精品,文刻于佛光后,是贞观二年五月五日造弥勒佛相一区。

5.今春游厂市得拓片数十品,兹因连雨,处斋无聊,觅精者三区,摹于此箑。乙丑夏月,芒父姚华。

6.佛无成相,写佛亦无成相。有象是佛,无象非佛。非佛之佛乃真佛耶。右录冬心老人写佛句,因摹造像而书,茫父。

钤印:芒父(朱)、乙斋(朱)、姚华(白)

丁辅之(-)夏日佳果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66.5×33cm.

款识:集商卜文咏夏日果品诗为明之吾弟大雅之属,甲申六月鹤庐丁辅之写峕年六十六。

钤印:丁辅之印(兼)、老夫四庆岁朝春(朱)、簠盦(白)

董作宾(-)甲骨文十四言对联

×15.5cm.(2)

释文:世事多艰安问饮食衣服宫室车马,游观自乐乃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款识:万里棣台雅正,世事多艰安问饮食衣服宫室车马。草木虫鱼,游观自乐,乃有山川鸟兽。董作宾。

钤印:董作宾(白)、彦堂(朱)

钱瘦铁(-)梅花书屋

.5×30.5cm.

款识:我爱山中梅,根干日以苍。犹余古颜色,不作时世妆。天寒空谷中,淡焉守幽香。寄语声春风,此非桃李场。阏逢困敦之岁蒲月,钱瘦铁。

钤印:钱厓(白)

备注:附日本原盒。

民国成静生题吴越王钱俶造佛经卷

水墨纸本手卷

佛经:8×cm.

成静生题跋:13×25cm.

成静生题跋:右经为宋开宝八年吴越王钱俶妃王所椠,原印八万四千卷,拾庋西湖雷峰塔中,即经首所谓西关塔也。民国十三年塔圯经遂流散,都残阙漫漶,独此一帧首尾完好,弥足珍已。佩宣先生得自绍兴坊间,因以得观,千载之遗,聚于所好,非偶然也!其善宝之。戊寅秋,成静生识。钤印:成静生(朱)樨漱(朱)

说明:1.成静生(-)字翊青,江苏宝应人。曾任江苏建设厅厅长、江苏水灾义赈会委员长等,年与英美等国从事慈善人士联系,创办国际救济会,被推为会长。

2.北宋吴越王钱俶造佛经卷:全长厘米,版心高约8厘米,分卷首题记、《礼佛图》、经文三部分,共计字。根据卷首题记,此卷是北宋吴越国乙亥岁(公元年)由“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所造,入藏建造中的西关砖塔(即雷峰塔),“永充供养”,距今年。虽经千年沧桑,经卷纸表细腻坚滑,字体古拙典雅,清晰可辨。经卷刻印佛教重要经典《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书写诵读此经,或纳入塔中礼拜,被认为能消灭罪障,得无量功德。此经卷造于帝王之手,藏于江南名塔,见证千年信仰传承,是一件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中国佛教文化瑰宝。雷峰塔藏经历千年风雨灾害侵蚀,年倒塌时又遭哄抢毁坏,以致“完整者极稀”,流传至今者屈指可数,且均有残损。此卷刻工之精美、品相之完整,又有民国成静生先生题跋,道其入藏经过,更显难得。

沙孟海(-)章草·笔歌墨舞

33×cm.

释文:笔歌墨舞。

款识:日本女陈书道友好访华团莅临西泠印社纪盛,沙孟海年八十。

钤印:孟海(白)

沙孟海(-)行书蔡襄西湖诗

水墨纸本镜片年作

52.5×39.5cm.

释文:湖上山光一抹青佛宫高下裹嵓扃烟收水曲开尘匣春送人家入画屏竹气更清初霁雨梅英犹细欲残星吴船越棹知何处柳拂长堤月满汀。

款识:蔡忠惠西湖诗。沙孟海写年八十七。

钤印:孟海(朱)

说明: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沙孟海(-)行书八言对联

水墨纸本屏轴年作

×27cm.(2)

释文:家在海隅与天相望,酒为欢伯使君延年。

款识:冠英仁兄先生两政,癸卯春日沙孟海集易林句。

钤印:沙押(朱)、若(朱)

诸乐三(-)屋角添新绿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40cm.

款识:屋角近添新绿色,丝瓜生过瓦墙来。一九六一年七月,诸乐三写。

钤印:乐三(白)

来楚生(-1)行书七言对联

×21cm.(2)

释文: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

款识:拟吉罗居士。旃象作鄂仲吕月,楚凫。

钤印:来楚生印(白)、负翁(朱)、然犀(朱)

说明:朵云轩旧藏。

饶宗颐(-)金文·天保九如

水墨纸本镜片年作

32×.5cm.

释文:天保九如。

款识:丁亥,选堂作契。

钤印:饶宗颐(白)、选堂(朱)

“金石气”改变了中国写意画传统的审美模式,突破了当时传统文人绘画平淡、中和、文雅、逸情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方式,强化了笔墨的表现力度,使中国画风格更为多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