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到今,凡是女子,爱花是自然的,然而你知道吗?其实爱花并不是女子的专利,在一千多年前,男子更是把花爱到了极致,他们喜欢簪花在头上,无论老少。而且你看到他们簪花,竟然真的很喜爱,翩翩少年,白发老翁,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与花为伍,与花为友,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脱俗,想到温文尔雅,想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想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一切想要形容男子的词语,都会在这个时候想到。
这就是宋朝男子的真实生活。
在作家、编剧云葭的新书《挑战古人天》里,我们了解到,簪花在宋朝,是风靡一时的习俗,在这个千年前的时代,人们不分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喜欢簪花在头上。而且男子簪花,在宋朝尤为常见,就连皇宫的人,也是喜爱极了簪花,每当皇帝办完寿宴之后,就会给文武百官按品级簪花,如果在见不到鲜花的季节,他们也会用仿真绢花来代替簪在头上。这一习俗,已经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这种时尚和风雅,也成为了宋朝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和美学标准,也由此,他们衍生出来了一种特殊的行业:鲜花种植和买卖。
据说在那时,货郎都是挑着各种鲜花,在街头叫卖,卖杏花的,卖芍药的,整个街市呈现出一派繁荣的花业景象。
宋人不仅喜欢簪花,更喜欢插花,在宋朝之前,插花艺术只流行于上层社会,到了宋朝,繁荣的鲜花文化,让插花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里。牡丹、芍药、棣棠、木香,各种类的鲜花竞相绽放,然后宋人依据喜好把它们带回家,极为讲究的插在自家的鲜花器具里。花器有花篮、瓷瓶、玉瓶、铜瓶各种,也有等级之分的讲究,寻常百姓插花,多用瓷瓶,大家族插花,会更讲究的用玉瓶或者铜瓶。
在所有的鲜花中,牡丹是大家最为追捧的,因为它是花中之王,自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受青睐。那时候洛阳城盛产牡丹花,无论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在家里都有牡丹花可以插,至于花器,富贵人家会用花瓶,寻常百姓多用花筒。无论以何种器具插花,都表现了人们对花的极致喜爱。
在如今,我们还会在每年的四月里,专门去洛阳走一趟,寻访洛阳的牡丹花,但是插牡丹花和簪花在头上,却早已不流行了。
其实我们在各种古代电视剧里,都多多少少的了解过宋朝人的生活,他们不仅仅是对簪花喜爱,他们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生活,比如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男子在一起饮酒挂画,女子在一起烧香点茶,还有明兰在马球场上打马球的场景,这都反映了宋朝的文化生活。
但是这也只是我们了解的宋朝文化生活的一小部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惬意。
在作家、编剧云葭的新书《挑战古人天》里,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一个全面的宋朝人的生活点滴,看完之后,你会惊叹,原来宋朝人会享受生活,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有闲有甜的生活,真的是让我们这些现代人羡慕!
宋人的下午茶:拉花并不是咖啡的独宠,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有了
宋朝人的下午茶,他们叫点茶,也叫斗茶,在多部宋朝电视剧的场景里,我们都能看到这个极具特色的茶文化,比如在《清平乐》里,就多次出现了点茶的场景。
宋朝人的点茶文化极具特色,它分很多步骤,首先,就是把提前晒制烘干的茶饼碾成粉末状,然后放入茶盏(我们现在叫茶杯);然后,把煮沸的水(如果是山泉水最佳)冲进茶盏,让茶分成糊状;之后,用特制的茶筛子一直搅拌,直到出茶沫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细致,也需要费一些时间,比如碾茶饼,就是一个细致的活儿。而在搅拌的时候,又会有斗茶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谁的茶汤色更白,茶沫沾着茶盏的时间更长,就斗茶赢了。之后,就到了分茶的步骤,宋人把这个叫做茶百戏,为啥叫茶百戏,最主要的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在茶汤上作画的绝活,就跟我们现在喝咖啡的时候经常看到的拉花一样,不过,据说宋人的这个“拉花”技艺更加的复杂和精湛,在图案上也更讲究,他们经常会画一些文字、山水、花鸟虫鱼之类的图案。
合香,是宋朝男子修身养性的精神世界
在宋朝,焚香也是宋朝人极其普遍的生活写照,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视,大概男人们在一起也只能寻找一些精神世界的寄托了,于是他们就把焚香、品香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大多时候,女子喜欢焚香夜聊,坐在香炉旁,渡过漫漫长夜。男子则以品香和合香为乐趣,尤其是合香,把多种香料合在一起做成一种喜欢的香,并给起个好听的名字,然后和几个好友一起细细的聊天品鉴,这个过程也被他们叫做斗香。
合香工艺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发展起来的,后来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古人喜欢用合香的场景,比如我们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就多次看到。
宋人的踏春活动,是一场美景与美食的邂逅
如果你能穿越到宋朝生活一阵子,你一定会喜欢上那里的生活,他们的生活闲适讲究,就连踏春,也很讲究。
比如,女子会在踏春的时候,穿上专门准备好的绣花鞋,在踏春的时候,会在湖边摆上一块绣花布,在上面放上各种零食、青团和杏花酒。还会在那里放风筝。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上这些一起去田野踏青,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呀!
宋人的夜生活,可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了
宋朝不像唐朝有宵禁制度,所以宋朝的夜市生活就及其繁荣,每当夜幕降临,无论男女,都可以去夜市逛逛,吃自己喜欢吃的美食,然后去娱乐场所逛逛。
一般从晚上7点开始,到夜里的三更(23点-凌晨1点),整个夜市都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更有甚者,还有特殊的夜市场所,从五更(凌晨3点-5点)开市,到天亮散去。这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开眼界的诱惑。
原来,宋朝人是这样解暑的!
你以为古人是怎么避暑的?其实他们也会吃冷饮,还不比我们现代人逊色。他们把冷饮统一起了个名字,叫“凉水”。当然,并不是我们喝的那个凉水,而是各种各样的冷饮饮品。
他们的冷饮品种很丰富,比如:荔枝膏、椰子水、绿豆水、木瓜汁、甘蔗汁、冰雪冷元子。
那这些冷饮都怎么保存呢?他们也有自己特殊的“冰箱”,一个双层木桶,在中间夹层里放冰块。此外,他们还会建一些冰窖,在冬天的时候把河中的冰凿下来,然后放到冰窖里。
宋朝人的酒文化独树一帜
宋朝人不仅男子喜欢饮酒,女子多数也喜欢饮酒,尤其是文青。
宋朝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女文青,喜欢写词,更喜欢饮酒,据说,她的45首作品里,就有23首诗写关于饮酒的,尤其是《醉花阴》里的这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她饮酒诗词里的代表。
宋朝酒类繁多,据史料记载,名酒品种就有种类之多,而且他们在喝酒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酒令游戏,“猜枚”是其中比较简单的一种。
宋朝酒文化的繁荣,很大原因是它的榷酒制度,这个制度规定只有“正店”才有酿酒权,“脚店”是没有酿酒权的。正店一般就是指取得官方酿酒许可证的店,而脚店就是没有许可证的,只能从正店批发酒的店。
端午节不止过初五,从初一就开始了
宋朝人很重视节日,尤其是端午、中秋、重阳三大节日。
端午节在宋朝是非常盛大的节日,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沉浸在过节的氛围里了,一直到五月初五。官员们也会在这个节日里放假,和家人们一起过节。
在这五天里,宋人会有很多的活动,最主要的是这些:去寺庙烧香祈福、求护身符、在街市采买、兰汤沐浴、包粽子、吊屈原、挂艾草、张天师像、喝菖蒲酒。
可以想象,他们的端午节是一个多么热闹的节日。
在作家、编剧云葭的新书《挑战古人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丰富多彩世界的宋朝人的生活,云葭通过一个宋朝女子的故事,把他们那些好玩的咸鱼般的生活,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本古人生活的实景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千多年前古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也让我们对宋朝人的生活爱不释手,还感觉到了十足的有趣,比如他们把买猫叫做“聘猫”,买的时候还要给猫主人一袋盐,意思是有缘的意思。她们对美妆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又很素雅天然,让人很是喜欢。
假如可以穿越,你最愿意到哪个朝代,我觉得,宋朝一定是我喜欢的!
挑战古人天京东¥73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