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828/4687765.html很快就是端午节了,在古时,
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文人墨客也喜爱端午节,
在他们笔下,端午节是怎样的呢?
我们通过诗词来了解下吧!
怀念屈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人们同情屈原的遭遇,感念他对于国家的忠贞,千百年了,多少人吟咏不绝。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三首·其三》
宋代·赵蕃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必备内容。唐代,赛龙舟十分盛行,万人竞渡的场景,着实壮观。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午日观竞渡》
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吃粽子、宴饮游乐也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端午活动。在诗词中,我们似乎能闻到千百年前的粽味飘香。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同州端午》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端午习俗
说到“端午节”习俗,人们往往会想到吃粽子、饮雄黄酒、避五毒、赛龙舟等习俗。其实,端午习俗还有很多。下面就介绍几种鲜为人知的“端午习俗”。
端
午
射
柳
端午射柳,是北方人民的端午节的一项竞技运动,相传在辽时就已出现。辽、金、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将士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驰马射柳,在端午节清晨举行。《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直至清末。
端
午
赠
扇
端午赠扇,古已有之。据《唐会要》有载,贞观十八年()端午,唐太宗李世民曾亲书扇面赠于重臣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并言:“五月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此处唐太宗称赠扇为旧俗,可见端午赠扇习俗由来已久。
入夏消暑,扇子是人们最常用的纳凉用品,端午,夏意渐生,赠扇正当时。而唐太宗所言的“庶动清风”中“清风”二字,又蕴含“清慧的风化”之意。可见唐太宗的“端午赠扇”高雅且富有内涵。然而,赠送扇子的习俗,并不是从唐太宗开始,只是他进行了“普及”,后来才就形成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民间风俗中“端午赠扇”渐渐衍生出“辟邪、凉快”等含义,从高雅、文艺转而为通俗、实用。
端
午
斗
草
在古代,“斗草”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种娱乐风俗。每逢春夏,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男女老少特别是孩童和妇女们纷纷相约到郊外游玩斗草,是一项赏心悦目且文化味浓重的休闲活动。
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初五,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北宋词人晏殊《破阵子》的“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还有清代画家陈洪绶的《斗草图》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斗草”的情景。
斗草有“武斗”和“文斗”两种:
“武斗”玩法大致是: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车前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有点儿像民间俗称的“拔根儿”游戏。
“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因此玩这种游戏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植物学知识。
时至今日,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让这些古老的文化习俗回归民间,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资源参考自网络)
end
端午佳节将至,
吃粽子,看龙舟,预祝您端午安康!
西元国学堂
学堂教务联系人:
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