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漫步潮白情思远 [复制链接]

1#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漫步潮白情思远

天津沙彩虹

碧草盈堤,蒹葭蒲柳撩人眼。径幽芳展,砥柱中流显。

踏玉听潮,四训袁公撰。仓廪满。渠阳思远。德善传承暖。

——汀沙宛露《点绛唇渠阳思远》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出自《论语·雍也》的句子,很多人都知道。山水的吸睛魅力,古来共谈。

我非智者,亦喜欢水。喜欢它的流动,它的澄澈;喜欢奔腾的肆意,潜涌的婉约。更喜欢它无私的滋润两岸的土地,养育了经她流域的生灵,滋生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夏初,在宝坻、蓟州、东丽三地文化馆老师们的精心安排下,一群文学爱好者,乘着清晨的和风,来到了宝坻的潮白河湿地公园采风。

宝坻乃宝地。康熙年间的《宝坻县志》曾记载:“西拱京师,东连大海,南通天津,北抵云蓟,三山拥峙,四水萦回。”可见,宝坻真的是岚岫环抱,碧水相依的一块宝地。想一想“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怡人风景,都会撩拨我的心田。

潮白河流经宝坻区有近53公里长,滩涂湿地风光自成景观。长长的带状公园,沿河铺展,“潮河飞练”形象地再现了宝坻的地理特点。

高高的潮白砥柱耸立在花团锦簇之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向这里,都可以仰视它的巍峨,它是一个地标,更是彰显着一种风骨。

进入公园,沿着砥柱两侧的道路向上,路的两边有塑胶跑道,跑道外围点缀的花草,如多彩的丝带,环绕着潮白河。

晨曦津渡河映彩,亭畔鹭啄水漾花。清风有约,花期不误。叫得上名字的或是叫不上名字的小花,次第展颜,浴风而卧,闲逸得有些慵懒。翠绿匝地,芳菲婆娑,俯仰生姿,仰赖潮白河湿地的滋润,河岸四季应该都很热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晓雾将歇后,赏鹤鸣鸟啭;夕日欲颓时,观沉鳞竞跃,是一种多么怡然自得的生活。

偶尔有彩蝶翩然于馨香之中,薄翅腻烟光,河边唤渡,柳边舞,悬浮在碧草中若花绽放。聆听河水拍岸的亲昵,观赏碧草摇堤的轻柔,“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踏玉听潮,倍添旖旎之景。

浅岸临水处,一丛丛碧绿,如兰草般的植物,已经及腰高。纤细翠绿的叶片间夹杂着的一些黄色小花,袅娜多姿,更觉妩媚。原来是黄菖蒲花。菖蒲与水仙,菊花,兰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自古就有“无菖蒲无文人”的说法。古代的文人大多喜欢养菖蒲,还把菖蒲的根卷在信里赠予他人,想必也是一件雅事。

黄菖蒲花虽生长在湿地泥淖中,却不带尘埃气、不染污秽,有清新脱俗、高洁傲岸的气质和风度。此时,它们迎风摆动,姿态曼妙,婀娜风情,或许也是在迎接三地的文学爱好者吧。

走近宝坻,只是看到潮白河的一角微波,就可以感知风物含情,花草知音。

我们一行人流连在漫水桥,桥体上有带锁的钢制板覆在桥面的一侧,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轻踏桥面,猜测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探寻它古老的秘密,感知宝坻这块宝地的丰厚底蕴。

采风的文友们于自然风光中自成一景,或三俩交流,或组对拍照,也有豪爽的引吭一曲,渔湾寻歌,歌声清越,飘向潮白河,苇荡泛起层层会意的清波。

芦花撷趣是这里的一景。时值初夏,“烟汀一抹蒹葭渚”,未长穗儿的芦苇,枝叶翠绿,水灵灵的已经没过了头顶,把通向漫水桥的小径拥在了怀中。

漫步河堤,岸柳清阴,熏风携带一些日光的温度,撩动裙裾,扯起一抹红云,扬起一层翠纱。我不经意地往绿植边靠了靠,那些道旁斜伸出的生灵,顺手就拽住了我的裙摆。我想挣开它的纠缠,弯下腰,手和植物的触碰,让我感觉它好有韧劲。

听老人们说,芦苇的根状茎是横生的,较长时间在湿地中蔓延,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承重力量很大,岂是我的力气随意可以拽动的。

芦苇,择水而生,潮白河的湿地是它生长的最佳环境,生命力旺盛,俊逸挺拔,它可以抚摸泥土最真实的肌肤,在润湿中释放昂扬向上的力量。

从春日吐绿到青葱遍野,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的霜露变化,到作家赵丽宏笔下摇曳着,沉思冥想着,有思想的诗人。它的坚韧正是这方水土,这片湿地给予了养分。

这让我想起,在车上,宝坻文化馆甄老师和我说的,那些宝坻的起网的人和有着顶上功夫的手艺人。他们朴实无华积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不正是像苇一样的坚韧脚踏实地吗?

宝坻这片沃土滋生了千翠万红,绵延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衍生了一代代执着追求的子民。

以前来宝坻时,去过了凡广场,看到了带有“德”“善”的影壁墙,也看过袁公井。万历年间,袁黄知县引潮白河水灌溉水稻,鱼米丰裕,百姓富足,“京东第一集”当时非宝坻莫属。袁知县勤政爱民,修善水源,有《了凡四训》弘扬德善文化,有《宝坻劝农书》诠释水是兴农之本。借水兴农玉稻润,筹谋禾穗仓廪足,是他躬体力行写下的宏篇巨制。

中午在小辛码头村用餐,我们咀嚼着满含乡野特色的可口饭菜,感受着宝坻朋友的热情和友善。

谈话间,知悉了宝坻政府深入挖掘“千年古渡”“南稻北种”等历史文化资源,建了水稻文化园、了凡广场、漕运遗址公园等旅游景点,潜移默化的渗透德善文化,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水之善、积善成德,让潮白河水造福万民;尚水之仁、明德惟馨,让潮白河岸泽被后人。

我想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后面还有“知者动,仁者静……”朱熹《论语集注》中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智慧的人懂得变通,反应敏捷活跃无阻碍,就如水一样“上善若水”。我喜欢这样的理解。于我今日的思维,小有所悟,还可以有所拓展,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沿河两岸历史文化的人都是乐水的智者,他们依水而动,以水造福黎庶为乐,德善馨香远。

思绪绵延,在长江流域,在黄河两岸,在渤海之滨,在南沙群岛……有多少人为百姓谋稻粮,为后世子孙造福音。他们保留了最朴实的本真,带着有泥土温度的厚重底蕴,沉淀着对故土乡民的亲近与挚爱,兴水利民泽苍生,德泽普惠天下人。他们堪称真正的智者,是我们时代的中流砥柱。

此行,潮白河的二十八景,我们无暇尽览,但潮白河岸的德善文化却浸润我心。

暖阳下,潮白河水静静地流淌,滋养了芳草萋萋,催开了繁花盈眸,沁润了稻香再望。

沙彩虹笔名,汀沙宛露。天津市东丽区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诗词学会会员。教书育人为本。闲暇时,敲几行文字,码一段心情。淡墨浅骚细品尘俗烟火,随意自在慢酌人情冷暖,呼吸之间静观岁月走转。偶有片叶飞花散落于书报网刊一隅,捡拾些许小确幸。

附:‖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陈彩洁

友情提示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