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花期比较早,一般石菖蒲在阴历二三月份就开始抽穗开花,菖蒲花有圆柱状肉穗花序及线形佛焰苞。大概是因为浅绿色的菖蒲花不易辨识,所以古人固执的认为菖蒲花开非常罕见,这一想象中的特征,在此后的历史中被赋予了各种人格化的意向。在唐代,菖蒲花开因其罕见、难得,而与相思、苦恋联系在一起。大堤曲李贺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菖蒲花开难得,枫树英姿易老,大堤江畔的缱绻绸缪显得分外短暂,面对离别,那怕是逢场作戏的爱情也显得分外真诚。“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鲤鱼尾,猩猩唇与龙肝、凤髓一起并列美食八珍,对偶用来却显得鬼气森森又哀婉香艳,惹人遐想,这就是李贺的功力了。李贺,字长吉,有诗鬼之称,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聊聊数语,一个高逼格文艺青年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身材瘦弱,手指修长(这种人通常内心敏感,有艺术天分,惜多不长命),骑瘦马带书童,一边轻咳,一边将写好的诗句塞入旧锦囊……有诗有远方,不苟且!寄赠薛涛元稹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是一个姐弟恋的故事,年轻的元稹慕名而来,并对诗名远播的薛涛一见倾心,离别之后写下“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样炽烈的诗句,这一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吧!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薛涛身份是官妓,而元稹是出了名多情种子,不提《莺莺传》那档子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都是他的相思,每一句都深情款款,才情并茂,并不比“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稍弱。显然,这是一个相思泛滥的人,也许薛涛对元稹的行状心知肚明,她有一首《柳絮》是这样写的:“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仿玉台体罗隐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从《诗经》时代开始,芍药就因情人之间的赠予而被看作多情的“解语花”,地位与现在的玫瑰仿佛。《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说的是在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上巳节(农历三月三),青年男女在河边说说笑笑搂搂抱抱,并互赠芍药。芍药因为自带撩妹功能,而备受爱怜,而我们的菖蒲君就没这么幸运了,没招谁没惹谁,就因为被认为花开罕见,平白遭人怨恨,这事真是,找谁说理去啊!三位诗人碰上了三位妓女,不同的故事产生了不同的情愫,但却共同想到菖蒲,这说明什么?额……说明诗人都好色?显然不是!说明菖蒲这个意向还很年青,它还不是文人的自喻,它象征着一千多年前那些失落的爱情。菖蒲花开,难见所以所以相思,难得所以苦恋。菖蒲莳养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抱蒲堂抱蒲堂主人
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