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孩子一起读ldquo端午rdqu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诗人节、粽子节等。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不能忘记的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公元前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年是屈原逝世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天问》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九章》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逶迤。……仆夫悲余心怀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远游》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涉江》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渔父》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久些。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招魂》

端午节诗词名篇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却没朋友能共赏,略凄凉哀伤,怀念起为国尽忠的屈原,又增添了许多悲哀。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欢度端午佳节,免不了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节赛龙舟,热闹非凡。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端午节诗词好句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2、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4、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5、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1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11、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1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1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17、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1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19、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2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2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2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2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2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2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2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2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2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2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3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3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3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3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3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35、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3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3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