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血瘀、脾胃不好、肝气郁结、肝火上亢等均可以造成耳鸣,我们今天讲一下脾胃的原因对耳鸣的影响。
中医上耳朵与脾胃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经络和生理两个角度来考虑。
耳朵与脾胃的经络关系。“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这是《灵枢》中对于耳朵与脾胃之间经络关系的描述,什么意思呢?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和精气运行的一个重要通路,能够起到联络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的作用,起到调节阴阳、贯通上下、沟通表里的功效,进而调节脏腑生理功能及平衡,是耳窍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精、津液,经六经输布于九窍,九窍得以濡养,则九窍各生理功能健旺,而耳为九窍之一,所以耳与脾有着紧密的关系。
耳朵与脾胃的生理关系。:“脾胃乃元气之本,脏腑经络之源,脾胃强健……则精、气、神皆出,九窍通利也”。这是《脾胃论》中的详细记载。脾为机体后天之本,人体元气之根,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充养先天之气,散布营养周身,灌溉滋养五脏六腑、四肢九窍,耳窍得气血精气濡养,气血充足,则耳窍清灵。
来看一个医案。张女士,35岁,就诊时主诉耳鸣已有半年之久,其中有一个多月是加重时期。患者发病的时候,耳鸣如蝉、时轻时重,尤其以早晨起床之后耳鸣的声音会加重。仔细询问之后,该患者之前有加班熬夜的情况。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辩证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所致耳鸣,因此开方思路为补气血,方子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方:黄芪,白术,陈皮,党参,当归,升麻,葛根,蔓荆子,柴胡,石菖蒲,炙甘草
水煎服,每日一剂
7剂喝完之后耳鸣症状有所好转,但是仍有头晕乏力之感,遂在以上诸药中加入川芎继续服用,直至痊愈。
该患者运化功能失常,化生气血津液无源,气血精气不足,不能奉养耳窍,耳窍空虚失于濡养,故发为本病,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党参、白术甘温健脾益气,当归活血行气,陈皮理气化痰醒脾,升麻、葛根、蔓荆子升发阳气、上行头目,柴胡、石菖蒲通窍引经,甘草调和诸药,以期达到健脾益气,升发清阳之药效。脾气健运,气血充盈,耳窍充盈通利则耳鸣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