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你就不懂了吧 [复制链接]

1#

今天带大家了解了解真实的端午节,端午节又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因为地域的不同导致叫法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端午节在我们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端午节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便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能享受国家节日放假,还能吃到北方人不知道的甜粽子,以及激情昂扬的赛龙舟、挂菖蒲、插艾叶、喝雄黄酒等等习俗。既饱眼福还饱口福。

端午节所能享受到的一起要归公于屈原么?传说是美好的,现实却没那么美好。

传说中的端午节起源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来做祭祀的。因为啥事呢?

故事发生在楚襄王二十一年里,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破了楚国郢都。而正处于被放逐的屈原难掩心中悲愤,于五月初五这一日带着悲愤一同沉入泪罗江里,以身殉国。楚国的老百姓不忍屈原的尸身被鱼鳖给吃掉,于是呢就向泪罗江中投入饭团、鸡蛋等食物,用以引诱江中鱼鳖来食,从而保护屈原尸身。久而久之就成了楚国的习俗,再到后来就演变成包粽子,或者用楝树叶盖油炸麻叶或糖包等等。这就是现在端午节的由来

不过事实上,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这就足以说明这并非因纪念屈原而形成。端午节在古时候称为重五节,最早是可以追溯至周代。周人认为五月份湿气瘴气增加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给称为毒月。五毒(具体五毒指蜈蚣、蛇、蜥蜴、蟾蜍和蝎子)等虫类活动频繁,必须用些方法避开这些有害的。于是,人们举行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菖蒲或艾叶等活动,用来避毒驱邪。端午节前后也是庄稼生长最旺盛的好时候,古人因为耕作都需要看天气,要么是旱涝不定,所以常常在这个时候举行祭祀,以求风调雨顺,让耕作能正常进行。也有人推测端午节可能起源的原因是古人在祭祀水神或龙神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到底是纪念谁的,历史学家及大众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不过据《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这个是说赛龙舟活动的起源来自于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在操练水兵的事情而来的。所以有人大胆的推测端午节所纪念的人应该有可能是越王勾践。让而又在《会稽曲录》中说,端午节起源是纪念吴国的大臣伍子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国的大夫)。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个节日应该是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之地的习俗,再到后来才逐渐传播到长江上游以及其他周边地区传播开外。正是由于这次的传播,其中所纪念的人物,也从吴越地区的勾践或伍子胥演变为屈原。

可以看出,端午节其实源于周代及以前的先民们为了在五月避毒养生做的举措。而设立的这个节,就是提醒人们五月这个时候要如何避毒养生。至于此节究竟是为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或越王勾践,都改变不了其作为一个时令节日的本质。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有放假就是开心,还能吃到好吃的粽子,作为吃货的我,就已经满足了,还有视觉盛宴,赛龙舟,看看小姐姐也不错哦。你们觉得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