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不少人的门前都插上或摆放着艾草菖蒲。端午节即将来临,杭州人已经开始准备起来了。
要问这几天菜市场什么卖得最火?那必然是艾草菖蒲。可以说每个走进菜场的大伯大妈,出来时手里都拿着几把艾草。菜摊C位不再是水灵灵的蔬菜,而是扎成一束一束的艾草菖蒲,给菜市场带来一股独特的青草香味。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老杭州人相信,将艾草插于门楣上,可以趋利避害、招福驱邪。据屏风街农贸市场的许大姐说,每年五月初一到初五这几天,艾草和菖蒲卖得最火,过了这几天就不卖了。许大姐的摊位今天也卖出不少,只剩最后一把,毛估估今天整个市场卖出去有一千来把。
80岁的何奶奶从胭脂新村来到屏风街农贸市场,她是特意过来选购艾草菖蒲。何奶奶说艾草很香,一个礼拜后会干掉,“干了也没关系,还是有香味的,半年后取下来。”她一下子买走了6把,“我们家窗户多,门上也要挂,给邻居带点。”
在杭州一些老小区里,门口经常看见干枯的艾草,很多人都是一年一换。端午节插上艾草,等到第二年端午,再换新的。这几天小编走在路上,时不时能遇见提着艾草菖蒲回家的市民。
除了挂艾草菖蒲,杭州人也讲究端午吃五黄。农历五月,老杭州人称之为“五黄月”。五黄指的是黄鱼、黄瓜、黄鳝、雄黄酒以及咸鸭蛋的蛋黄。这几天黄鳝也开始涨价,不过为了过节,大家也不怎么还价,都是为了吃个好彩头嘛。
关于吃,端午当然少不了粽子。除此之外,杭州人还会在端午吃绿豆糕。因为端午一般处于梅雨季节,杭州气温湿热,绿豆糕性寒味甘,正好可以清热解暑。
老底子的时候,小孩在端午节都会佩挂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往往带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编织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在杭州,每逢端午节到来,城里的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张同泰等老字号国药房以及部分历史文化景区便会提早开门,向市民免费赠送特制的香囊,祝愿市民健康平安。据考证,这个习俗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了,而它的发起者正是杭州张同泰国药馆。
五常龙舟胜会是杭州西溪湿地传统的端午节民俗活动,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年历史。数百年来,每年端午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五常人民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西溪溪流狭窄,观赛人群众多,所以五常赛龙舟更注重划船技巧与闹龙舟的氛围。每逢端午佳节,大量观众在两岸摇旗呐喊,水面浪花飞溅、鼓乐激扬,好不热闹。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杭州人的端午习俗,真是多到数不过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