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599857.html上栗梁柄魁光绪六年(年)秋所撰《游杨岐山记》,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杨岐山游记。
令人惊喜的是,梁柄魁在游记中还记载了杨岐山普通寺隋炀帝祭坛所在地,为笔者所主张的杨岐山地名来历——“杨岐隐居说”,又提供了一证据。
梁柄魁在年冬所作《杨岐山火依韩退之陆浑山火韵》一诗中,也曾记载了杨岐山隋炀帝祭坛:“隋炀帝坛炕王墩,轮囷老柏香炽熏。”
杨岐山因唐初隋炀帝杨广曾孙杨岐隐居萍实里而得名,即“杨岐隐居说”,必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方志所载之“杨朱泣歧说”,也必将改写!
该文献的发现,或将揭开杨岐山隋炀帝祭坛的千古之谜!
梁柄魁《游杨岐山记》全文如下:
九月二十一日,偕平甫叔至南源,珊盘叔邀游杨岐山。行抵中塅,杨岐麓也。石山峰翠,奇木从石罅生,下有龙洞吐泉。村人云,时或数日断流,忽而浑浊并鱼涌出,必蛟窟也。又有山岩祠,祠前小溪曲折,声铜笼然。杨柳栟榈及石菖蒲各卉,互相掩映。沿山侧而上,数里至藤神庙。古藤蟠虬,干大如斗,结子下垂,累累若贯珠。
又数里至茅店,俯瞰万峰,飞鸟皆在足下。平甫叔谓此处宜建亭。小憩半晌,乞茶解渴。度岭升降,至杨岐山村。日既落,投宿戴氏家。主人杀鸡饷客,酌秫酒劝饮。是夕天气未寒,饭后围炉坐,商陆炎炽,所谓山人足木者,观于此益信。夜半开户仰望,大星炯炯,光照屋角可摘。既就寝,怪禽之声彻枕畔。
次日,戴君瑞三引游普通寺。行二三里,谓之千丈路,石五六尺长,宽厚亦三四尺,人以为神仙所造。至寺前,瑞三指对面山腰乃白猿洞,又有罗汉洞在山脚,今为流沙拥塞。由石径层累而登,入寺中,观刘梦得及至闲禅师碑字,瘢胝跟肘,犹堪认识,为之摩挲不已。楹间锁一猿,见客至,啾啾而啼,投之以栗,将前足爪握纳口中,剥壳便捷,然两目瑩然,形状狰狞,甚可畏。
坐少顷,僧导观子午泉,言此水时有或无有,将出未出,洞中汩汩有声,则人谓应子午候,与海潮相通者,未可以为信也。身燠解带,遗失佩玉一颗,珊盘叔云,此必骊龙误认为珠,故索取去。付之一笑。
旋至寺后看倒栽柏,盖前唐时某上人初到此始栽也,千余年物,轮囷数十围,苍翠荟蔚,似有香气扑鼻。因为盘桓于其下,其上则高峰千仞,乃杨岐正顶,关牛石和棋枰石在焉。同伴有欲登者,予足力疲惫,不肯从,且念凡事须留有余,以故止步。
回方丈午餐,数人复出寺门,行半里,僧指隋炀帝坛所在,然丛莽塞径,不及寻觅。遂游观音崖,峭石壁立,下多罅隙,水至此尽消纳于其中也。盖杨岐山上有村,村四面皆山,状若仰盂,无一缺处,倘非此崖,则泉多难洩,潴蓄将成为湖矣。但不知此水伏行,竟从何处流出,天造地设,窃为嗟叹久之。奇观既毕,乃与戴君寺僧别,循旧径而归南源,又与珊盘平甫叔别,至家则灯光在壁矣。
越明日,平甫叔以诗来,予乃历历记之。若县府志载玉女殿九石房,相映如屏风者,问诸戴君寺僧,均未闻知,遂不复详。时光绪六年庚辰岁也。
次第写来,令读者如身历其境。受业刘詠霓谨注。
附录:
梁柄魁(-),字晴川,上栗县杨岐乡卯田人,咸丰三年(年)中式江西乡试第十五名副举人,候选教谕。著有《野趣轩稿》《梦花纪》《读史论略》。其父梁桂山,官名凤辉,道光二十三年(年)举人,咸丰四年(年)任广东海丰知县,梁柄魁曾随父宦游广东多年。
梁平甫(-),谱名载山,名公衡,上栗县杨岐乡南源人,清光绪二年(年)庠生,光绪三十年(年)加捐贡生,候选训导。有《南源八景诗》传世。
梁珊盘(-),谱名酉山,名凤书,字春元,上栗县杨岐乡南源人,业儒。
刘詠霓(-),又名刘洪闢,字舜门,号筱和,晚号廉园老人,上栗县彭高镇泉溪人。梁柄魁学生,南源庠生梁罗山长女婿。光绪二十一年(年)举人,拣选考取知县,分发山西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署理和顺。民国初年任江西彭泽知县。辞官故里,民国五年(年)任萍乡中学校长,十三年(年)聘为萍乡县教育局局长。篡修《昭萍志略》,著有《学馀轩诗钞》《学馀轩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