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叫端午安康,而不叫端午快乐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一词最早出自于西晋《风土记》,端字,在古代有开头的意思,所以,端午也就是初五。端午是夏季的开始,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农历五月,天气湿热,许多湿毒疾病开始出现,古人认为,农历的五月为‘赌月’“恶月”。

东汉王充《论衡》中就有关于恶月的理解“太阳火气,常为毒螯”,所以我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喝雄黄酒、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等等,来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故叫做端午安康,而非端午快乐。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故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与龙有关。

另端午也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众所周知都知道屈原,实际上他不姓屈、姓芈,没错就是《芈月传》的芈。屈原因怀才不遇,遭到他人陷害,被驱逐流放,后来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秦军吞并,非常伤心,在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投江自尽,以表忠心。后人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

而今,端午节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名录,是我国第一个列入非遗的节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