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挂艾草挂菖蒲,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没 [复制链接]

1#

还有几天就是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了,这个节日历来习俗颇多,从吃粽子到赛龙舟,从挂艾草到喝雄黄酒,从沾沐兰汤到挂菖蒲,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

只不过,习俗虽然大家很熟悉了,也都会在节日里“跟着做”,但习俗背后的故事却不太有人知晓。今天,就来聊聊这些习俗背后的古代故事吧。

挂菖蒲居然源于一个爱情故事

话说古时候有一位秀才,虽然屡次科考不中,但命运垂青,居然娶了个貌美能干的姑娘瑞英为妻。虽然二人日子清贫了点,但倒还过得去。然而,某一年天公不作美,居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旱,一下子日子都快无以为继了。

只不过日子虽苦,瑞英却还在努力张罗家庭,想着端午节将近,怎么样也要让家里热闹点。可惜家徒四壁,唯一有的只有公公种的菖蒲郁郁葱葱。她就挖了几棵洗干净后挂在门上,还题了首诗词在门前,感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这位秀才傍晚回到家中,看到门前的诗词,又想到妻子确实命苦,感到心中羞愧异常。秀才心中郁闷,四处溜达,突然发现田间有头无人看守的牛,就准备“顺手牵牛”。只是没想到才刚出手,就被牛主人发现了,把秀才扭送到官府中。

秀才本性老实,就如实禀告知县,知县就派人把瑞英了过来。瑞英到了公堂后,毫不畏怯,要来笔墨纸砚,就以一首七绝描写了自己和秀才的相濡以沫。知县深受感动,非但没有加罪于秀才,还给了秀才几十两银子度日。

小两口千恩万谢,拿着几十两开了个小酒肆,日子渐渐红火了。后来,越来越多人听说了瑞英那天的行为,都认为只要在端午节的门前挂上一把菖蒲,就能够逢凶化吉,驱邪避害。渐渐地,也就有了端午挂菖蒲的习俗。

挂艾草居然还和黄巢之乱有关

话说唐僖宗年间,土地兼并加剧,民不聊生。这时候,历史上著名的落选秀才黄巢发动了黄巢之乱,烽火所到之处当真是尸横遍野、寸草不生。那时候,老百姓听到黄巢大军要来,赶紧拖家带口逃跑。

有一次,黄巢看见逃难的队伍中,有位妇人的行为和常人大不相同,居然是将年纪大的孩子抱在怀间,年纪小牵着走。黄巢不禁感到奇怪,就让人拦下了这个妇人,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抱着大的,牵着小的?

妇人本就害怕,但依然勇敢地回答到:大的孩子是大伯的孩子,手里牵的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受大伯所托,正该忠人之事,打算万一情况紧急只能二选一的时候,只能牺牲自己的孩子,保住大伯唯一的孩子。

黄巢固然心狠手辣,但人心总是肉长的,自然感动不已,动了恻隐之心,他就对妇人说:

你一个妇人逃难本就艰难,又要带着两个孩子,实在是艰难。你别逃难了,回去吧,将艾草插在门口,我的军队看见了艾草,就绝对不会伤害你的。

妇女回到城中,赶紧采了艾草挂在家中。这件事情被不少同行的人知道,也就传的整个城市人尽皆知。等到黄巢军队进攻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挂上了艾草。

黄巢为了保证自己“令行禁止”的威信,只能遵守对妇人的承诺,在攻城时对百姓秋毫未犯,全城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后来,这位妇人逝世后,百姓们为了纪念她,也就选择在端午节的时候在自家门口插上一株艾草,久而久之形成了插艾草的风俗。

其实,这些故事也算是古人们穿越千年来的情感寄托,也算是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种桥梁了。不知道大家会对千年前的古人说点什么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