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味辛,温。主风寒痹;欬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
菖蒲,味辛,性温。主治风寒湿痹之症;咳嗽逆气,能够让心窍通畅,补益五脏,能够通利九窍,让人耳聪目明,能让声音发出来。长期服用能够让身体变得轻捷,增强记忆力,而且让人不迷糊,延年益寿。菖蒲由叫做“昌阳”。主要产于沟渠、水塘等水草丛生处。
01
菖蒲功效
能除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窍,补五脏,通九窍;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
02
民间习俗
中国的端午节有门前“插青”的习俗。这青是指艾萵和菖蒲,因其颜色青绿,故称为“插青”。
菖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它有防疫驱邪的作用。人们对邪魔,病疫本身就很害怕,而菖蒲花能带来安全感,让人信任它能带来庇佑,也因此自古以来就很受人们喜爱。
凡是童年在乡村生活的人们,应该都记得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挂上菖蒲。
菖蒲花在古代文人眼中也属于高雅的花,还被誉为是花草的四雅之一。看上去飘逸俊秀,亭亭玉立。端午的时候捆扎菖蒲花还会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从而会使节日气氛更浓郁。
人们多将它种植在干燥的砂石中,腊月移栽更易成活,黔蜀蛮人常随身带着它,用来治突然心痛。
菖蒲以生长在蛮谷中的尤其好。人们移栽的也能用,但干后辛香坚实比不上蛮谷中的。
03
菖蒲性味
辛、苦,温。归心、胃经。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洗疥疮、大风疥。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能除风寒湿痹,咳逆上气,补五脏。
04
生长特性
因其生于水石之间,为蒲类之昌盛者,故名。生长于山涧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间。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多为野生品种。
05
奇闻轶事
《神仙传》记载:“汉武上嵩山,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嶷山神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故来采耳。”忽然失神。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经二年,帝觉闷不快遂止。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惟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道得长生。
06
采集方法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干品用时洗净,润透,切片。以条粗坚实、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07
注意事项
忌羊肉、血、饴糖、桃、梅等果物。只有“石菖蒲”可药用,其余的菖蒲不可乱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