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今年6月6日0:25:37进入芒种节气。今天海口最高温34℃,9:58湿度68%,31.8℃,西南风微风,日出5:59,日落19:17,昼长13小时16分钟,比上一节气长7分钟,从清明节气以来每两个节气的昼长变化在变短。
芒种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仲夏的开始,气温显著升高、高温天气频发,雨量充沛,湿度大且多闷热。芒种后,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今年的夏天好像来得比较晚。往年清明节后,南方就像被架上蒸笼,一日比一日闷,一日比一日热。今年却不同,偶尔晴几日,感到夏天似乎就要来了,却又立刻下起雨来,将日焰扑灭。
?
上图是前30年芒种期间各省会海口的平均高温日数最多,其次是华北暖温带这一带地区,再到长江流域。今年直到芒种时节将至的前几天,骤然感受到夏天的气焰,海南岛最近一片火红了(下图6月6日)。正如范成大写的“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
北方阳光充足、天气干燥,华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北京5月20日发布高温蓝色预警,21-22日市内大部分地区达35℃;华北黄淮多地气温超30℃,高温仍持续。今年入夏以来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暑气,让许多人措手不及,还来不及适应。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又闷又热。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下图可以看出芒种期间迎来降水最多地区)。
?
今天雨区范围缩小,南移到南岭以南。
?
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北方地区还尚未进入雨季。
?
海口在端午节期间海口也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水”时期(气象上指公历5月21日至6月20日)。冷暖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暴雨、狂风、雷电等。这半个月以来海南的降水主要在是下午的强对流雨,总降水量不如上半个月多。海口市气象台年06月01日16时38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受对流云团影响海口市区近3小时降雨量已达.3毫米,截至17时20分(17时潮位:2.06米),市区内涝多条道路积水气。
?
对流雨雨后的积云和彩虹也是非常美啊,下面图为米爸拍摄。
???
七彩祥云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作“日华”。所谓的“华”,就是光的衍射现象。光是有波长的,而当光通过一个比自己波长还小的缝隙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而白色光通过的时候,就会衍射出彩色光。这种现象除了在小孔,当光波穿过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时也会发生。
七彩祥云往往是因由天空中积雨云形成的,在积雨云诞生过程中,云像“烧开水”一样沸腾,顶端会不断向高空抬升,积雨云抬升过程中,顶端的湿气层也会跟着攀升而形成丝绸状的薄云,被称为“幞状云”,这样被抬升到高空的湿空气会凝结成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日光穿过它们的时候发生了衍射现象,散成了七色光,而各种光又互相交融,一种色光的明亮区会出现在另一种色光的阴暗区,在云上形成了界限不明晰的色彩。一般太阳光的衍射叫作“日华”,而月光形成的叫“月华”。日光因为比较明亮,所以比较不容易被看见,倒是月华更容易被人发现。
形成七彩云有三个条件:①位在距离太阳10至40度的云;②云为带有均匀小水滴的薄云,如高积云、卷积云,尤其是荚状云,罕见如珠母云则会形成非常明亮的彩云;③天气晴朗的白天。
一般来说,在芒种后期,从我国的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长时间雾重雨多,房内霉湿难散,地上终日泥泞,东西容易发霉,也有“霉雨”之说。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冬季结束后,冷空气强度削弱北退,南方暖空气相应北进,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这时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势力,于是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相峙,形成准静止锋,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一段时期后,暖空气最后战胜冷空气,占领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结束,雨带中心转移到黄淮流域。
气象部门根据今年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对梅雨气象要素和大气环流系统的综合分析研判表明,从5月29日开始,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降雨日指标达到入梅标准:两区域日平均降水量均达到2毫米,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8°以北,日平均气温超过22℃。国内外动力数值模式预测显示,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梅雨监测指标在6月初稳定维持,因此可确定入梅。分别较常年偏早11天和16天。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由于5月以来江淮流域降水量持续偏少,只出现4个雨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还出现特旱,因此江淮区梅雨尚未开始。预计6月上旬至中旬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逐渐南落,江南区梅雨仍将持续,长江中下游区梅雨逐渐减弱;6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副高再次北抬,梅雨带也将逐渐北移,长江中下游区梅雨再次增多,江淮区降水也将逐渐增多。预计江淮区在6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可能达到入梅标准。
?
专家提示,进入梅雨期后,上述地区降水强度增强,强对流天气活跃,持续的强降水易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需加强防范。
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气候影响下,它们转变着的生活。
一侯螳螂生。芒种时节,是闷热的继续,也是阴雨的放肆,梅雨季节已至。湿润的草丛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感受到阴气,蠢蠢欲动,破壳生出小螳螂。刚好在海南的六月,正是广斧螳开始大量孵化的时期。
二候鵙(jú)始鸣。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在小区看到的小鸟在闲庭散步,一一说要找他们玩。
??
丝光椋鸟(英文名:Red-billedStarling,学名:Spodiopsarsericeus),是雀形目椋鸟科丝光椋鸟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红嘴椋鸟。是中国特有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雄鸟白头红嘴(头部羽毛呈披散的矛状)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识,雌鸟和亚成鸟的头部灰色。翅膀黑色。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
?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植物又有哪些表现呢,逢此时节,栀子花开,前几天看到师弟写到重庆街边有卖栀子花,而我种的栀子花应该是4月样子开花过了。
下图是4日在米爸群里看到的割舌果,还没有熟,酸酸甜甜的美味,据说吃多了舌头会轻微刺痛,就像被刀割了一样,摘片叶子含在嘴里就能缓解。
?
煮梅: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也就“梅雨季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生吃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海口的超市能看到青梅卖,coco大概4月中旬陆续上新青梅系列,这也算是煮梅吧。小时候经常吃到大舅妈自制梅干,她喜欢放甘草、冰糖和青梅一起熬制,然后晾晒,真正无添加,可孩子们偏爱甜食,总觉得太酸,现在回忆起来那个酸还能让你吞口水。?挂艾草:天气越来越热,蚊虫滋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芒种节气也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艾草,绿意点缀,清香袅袅,涤去躁意,藉以避邪驱毒。所以,古时又称五月为“蒲月”。我们家常用的是艾草,端午那天给兄妹俩用艾叶水洗澡,可妹妹看到深棕色的水哇哇大哭,不愿意下水,嘿嘿,女孩子爱干净么??送花神: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红楼梦》中也记载了大观园在芒种节时送花神的情节。这个季节花确实少了好多,冯工朋友圈让我又认识了几种可爱的红树花,没有花瓣的海桑,花蕊中确顶着小蘑菇。???
校园东北角的鸡蛋花花量有所增加,比之前一个簇头上七八个,从上面看确看不出来,隐藏在更大的叶片里了。
?
跟上个节气两个手掌长度比又长了一个手掌长度,真没想到它的叶片如此之大。
??经过这个空调外机,无意间发现低处长期被空调排气吹的花确是粉色,不知道是品种还是热量导致,这颗龙船花其它地方并未开花,后面继续追踪。?木棉花树没有太大变化,似乎叶量少了,远处看不在是青绿,呈现墨绿色。正要走差点崴到脚,突然有个洞,这里原来并没有种植物,掏了一下有个蜗牛壳,并没有通道,是没有挖开,还是最近雨水多差异侵蚀呢?下次再来看看。???
西南角这颗凤凰树的花在减少,叶量增大好多,冠幅更大了。西北东北角的也开了少量花。东南角的还没有开花,刚种一年多吧,之前那颗有虫害倒了。
?
院里的花花也开得盛好,由于最近暴雨,矮牛挂了好多,叶片打没了,地里西红柿也挂了两颗。青桔、金桔和柠檬继续长大。原本金桔满枝上都是小果,现在只剩顶部两个果大一点。
??很多冰淡紫的,这个淡淡绿白色的伊丽莎白也挺好看。
开犁节:浙江一些地区有“开犁节”,在芒种当天举办。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贵州海拔高没有双季稻,一季稻在三叶返青时期。
安苗: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下图看到皖南少量双季稻已经在返青拔节期间了,一季稻还在三叶移栽。
??
俗话说:“芒种芒种,有收有种。”这是一个既有收获又得播种的节气。《二十四节气志》解释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也就是说此时节小麦接近成熟,麦粒接近饱满,麦秆上长出了长长的麦芒。这是一个临近麦收、颗粒归仓的节气。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华北区:一般麦田开始收割。夏收夏种同时抓紧。无锡一边麦芒金黄,忙着收割,一边水稻能播种了,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水份调节好的地区,不好的地方第二季可能就种其他谷物粟米什么了。
??
五月末江淮南部的麦子成熟,到六月初成熟的范围向北扩大。
黄土高原区:浓子说晋南临汾运城地区的冬小麦在端午前后开始收了。梅在晋北朔州地区,那边现在不种麦子了,平地大面积的玉米,还有少量高粱,山区种粟,荞麦,莜麦,现在粟米需求量不大,很少有大面积种的,一般山看开天吃饭的地方还种。晋北地区种冬小麦太冷越不了冬,种春小麦不如东北水源足,春旱播不下去,再加上农民觉得产量不如玉米高,管理也不如玉米省事儿吧,现在面积大的地块从种到收全是机械化,种类越来越单一了,原来平地五谷杂粮都有种的,这也是实情哈。
?晋北的春玉米正直七叶拔节时期,看到梅发了一段视频,猜猜孩子正在玉米地里掰什么呢??他手上拿着底部掰下来的小芽,把侧枝摘了,让主枝茁壮成长。土壤呈沙质,玉米重在覆膜的陇上,保土保水保肥。?
冬瓜回矿里,让他给我拍了几张景观图,玉米和晋北的状态相似,这里是南岭北侧,北纬26度,海拔大约多米,同纬度地区的春玉米接近乳熟。土壤并不是南方的红壤,这里夏天最热的时候偶尔开下风扇,小时候几乎风扇都很少用。
海南的玉米成熟好久了,感觉年后到现在一直有吃,年后贵一点,估计刚上市,前段时间多一些,不到2元一个。
?
华南区: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种。矿里的水稻田里还未插秧,已有农人在地里管理。
?
看着这久违的雾气缭绕和梯田,想起小时候爬白云仙,跳梯田。远处山腰有些小松树,再往高处走几乎都是草类。
西南区:抢种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抢晴收获夏熟作物。
北部地区:麦茬稻、江淮之间单季晚稻开始栽插。双季晚稻育秧。
华中区:抢晴收麦,选留麦种。抢种夏作物,中稻追肥。
东北区:冬、春小麦灌水追肥。稻秧插完。
农谚说的好,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一样不种秋后囤空,芒种无雨空种田,一场大雨一场空,都是说芒种时候这种自然现象与农作物的相互关联关系。
其他作物发育情况如下:新疆的棉花、春小麦开花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油菜已经成熟,青海湖附近的才播种。
????中国国家地理中有篇文章介绍:中国菠萝看广东,广东菠萝看徐闻。?最近永兴黄皮、石山莲雾、百香果、菠萝蜜、东方秋葵上市了,不过今年的有点酸估计是雨水多有影响。??上图来自网络,最近海口行道树的芒果熟了,落果好多,这些街头的芒果可不能吃,绿化芒长期吸尘和尾气农业工人还定期喷农药,洗不干净的农药+有害物质=不能吃的哟。时不我待,尽展锋芒,今日高考第一天,高三孩子们加油,愿忙有所得,耕有所获,金版提名。
忙闲有时,行止有度,芒而不茫,心有所向;芒而不盲,目中含光,芒而不忙,欣然生长。——摘自网络
天气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天气网》、《新华网》、《百度百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