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baidianfeng.39.net/十方建筑
书房是个美妙的地方,无论外界如何喧嚣,进入这个小小空间,宛如到了一片净土。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书馆太大,小小书房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
其实,要论书房的精致有品位,中国人的传统书房绝对是数一数二。
茶香墨韵,书里芳华,书房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
一桌一椅一方几
一窗一屏一天地
书房在古代又叫书斋,是专门用作阅读、写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书斋说》里讲: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
中国人的书房讲究的不是空间大,而是明净,使心舒畅,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很有意思。
对于书房的装饰,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好:“宜简不宜繁”。
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都愿有这样的书房,吟诗作画,弹琴对弈,欢欣会友,不亦乐乎。
对于书房的陈设,中国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有很深的红木情结。
因为木头既有复杂的纹路记录时光的变化、岁月的记忆,又有温和敦厚的品质天性,贴合中国人的心性。
所以只需在书房里添置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几,辟一扇木质镂花的窗,搭上屏风、竹帘、帷幕,就是不张扬的心安处。
乱花迷人眼,唯大道至简。
文房里读万卷书
方寸间行万里路
《说文解字》中说:斋,洁也,即书斋有高洁清雅之意。
古人觉得身入书房,心神俱静、陶冶性灵,如同斋戒一般。
和外国人的张扬相比,中国人的书房则讲究内敛,除了陈设至简,甚至还有诸多文人将其筑于山林水滨,或隐于郊野,独享人间清欢。
古有陆游,将他的“老学庵”筑于镜湖之滨,开门临水,启窗见山,心游神驰,好不自然,“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今有梁实秋,将书房修于半山腰。
即使不在山中,许多文人也会在书房周边植树种花,以衬清幽。
纪晓岚就曾在“阅微草堂”的前院种满藤萝,后院栽满海棠,春天海棠花开,满屋盈香,夏季藤萝委地,一阵阴凉。
林黛玉的“潇湘馆”更是“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房”,如诗如画、清新脱俗、雅致清幽。
静在屋外,也在屋内。
文人们都会在书房栽上一些小花小草,仿佛将山水间的幽静带到眼前。
书房又称“芸窗”、“芸馆”,是因为古人常在书房用芸草帮书防虫,芸草就是七里香,于案头摆上一盆,清新怡人。
古人还喜欢在案头上摆放菖蒲,盆养的菖蒲生于水中石头之上,无需泥土,称为“石菖蒲”,其俊秀卓然的气韵正合文人宁静致远的梦想。
书房因静而远,喧阗神气散,一静百慧生。
文房之清供
墨客之雅玩
谈到书房不得不说“文房清供”,它既是指书房用具,也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
虽说中式书房要求简约雅静,却不意味着简单,大大小小的文房雅件,体现了中国文人独有的生活情趣。
每个雅件,都是通向五官五感的精神享受。
书房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
从书房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个陈设的细节,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
古朴静雅的书架案台、木质镂花的门窗屏风,古朴生香的文玩雅件……
愿你也有个书房,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打动着人心、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
*文章来源木雕
转自室内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三日之内联系客服删除
推荐阅读:
十方新作|茶庭
十方新作|上善
▼
十方建筑
设计咨询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