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人闲事第十一辑泉音销夏炎炎 [复制链接]

1#
倘若你是个闲人,会做什么闲事呢?是宅家休息一天,还是出门聚会?亦或是打卡新上映的电影、新开的店铺?这些闲暇时的消遣固然很好,但不免缺少些“意思”。所谓“闲趣”,还得是心性之为,不用费心费力附庸风雅,而是寻生活中处处不在、却处处需要慢慢品味的清闲。如此,闲趣自来。琴棋书画诗酒花,唯有发自内心的闲逸之情,才足够自然真实。今天为大家带了《闲人闲事》第十一辑(泉音销夏),便是有闲心之人的共鸣,将闲情变作了日常中处处可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平常日子中“寻味”《闲人闲事》第十一辑(泉音销夏)中,有许多平凡日子中的有味事,细细盘点都很有趣。有热爱菖蒲的“闲人”,把普通人看来寻常的“农历四月十四”挂在心上。“农历四月十四,是给菖蒲剃头的日子。早饭毕,稍息,给菖蒲洗根,剃头(剪叶),剔黄叶,换水,然后给它置一通风处,静养。愿它快长新叶,再吐清芬。”有喜听蝈蝈鸣唱的“闲人”,夏夜纳凉读书,便与蝈蝈互为陪伴,幸甚至哉。“夏夜清甘,神志爽然,披衣独坐,一灯相对,案上唯放书一卷,随意漫读;稍有倦困,置书束手端坐。正当夏雨新霁,月色淡映窗户,四周清寂,唯独蝈蝈陪伴鸣唱,此时心宁,渐次听出蝈蝈鸣唱世事因缘的戏文。”还有卧云听琴的“闲人”,就着琴声阵阵,挥洒笔墨。“翩翩青衫抚琴,青春和琴都一样难得。师弟今番请我听《醉渔唱晚》。渔隐的主题,音在弦上,意在音中,用在言外。琴者,贵在操守,贵在美,仗剑携琴的古人不用出手就是一部文化史。”看《闲人闲事》第十一辑(泉音销夏),观闲人们做闲事,品茶、赏花、书法、绘画、聆听琴音、给菖蒲剃头、在蝈蝈鸣唱的陪伴下挑灯夜读,虽是无用之美但可遣有涯之生。若有心去看,去寻,去体味,日子里处处皆美。于细节处发现“惊喜”说实在的,《闲人闲事》每一辑的封面都是许多读者们第一眼的期待。这次,闲十一的封面又有了改变,是毕立伟先生的画作,配上姚建杭老师的题字,古朴中有雅趣,玩味中更加讨喜。书的内容决定了书的价值,《闲人闲事》的好处是从来不商业,你不会看到商业彩蛋,也看不到生硬的宣传,只有文学和艺术,还有那许多人向往的生活.书里的照片、字画每一幅都是百看不厌的经典。同时,诗书画印,散文杂文也是《闲人闲事》的主要内容,自由自在的创作表达既是作者之幸,也是读者之幸,一本书就是许多人的多维世界了。可谓一书在手,任由性情体味百态。▼闲情逸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