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龙舟起,积米成粽又端阳 [复制链接]

1#

渔家傲·

DUAN

WU

总叹时光去如烟,转眼端午至眼前。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由于国土面积大,加上百家故事传说,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端午食粽的风俗,自古以来在中国盛行不衰,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划龙舟

划龙舟在我国南方沿江沿海十分流行。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端午当天以及前后数日都会有类似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为节日增添了浓重的气氛。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意在驱邪祛病防蚊。艾蒿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饮蒲酒、雄黄酒

药料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儿时大家都盼望端午,为了燥热的夏天里难得的假期,可以做小扫帚、挂葫芦和艾草,戴上长辈做的五彩线跟小香包,还有口味多样不可枚举的粽子,热火朝天的龙舟赛场。

等到渐渐长大的时候,大家还是盼望着端午,却可能仅仅是为了假期。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变化,在有些时候磨去了曾经端午传统活动的那些兴致,剩下的或许就是跟家人一起包粽子,孩提时代的快乐只能相片般定格在回忆中。

但是任由岁月更替,生活的记忆始终会不断沉淀,最后都裹入香浓可口的粽子里。粽叶沁香,轻轻打开,那种味道能唤起你快要遗忘的记忆。舔一舔手指头上黏黏糊糊的糯米,画面飘飞浮现,那是藏在心底里最温暖的时光。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人生变化多“端”,也不过“午”味杂陈。

别尘封,怀千古,忆端午,江浩风。

长恨绝唱汩罗江,辞尽长歌意未央,

怀满才志浊流尽,鼓隆竞帆追原疡。

千年后,共思楚。花已动,情正浓。

一弯月,又怀古。

无意梦中又署中。

端阳午后雨静丝,

幽池墨荷蛙上迟。

家家轩窗惊蒲艾,

楚江寒月离骚辞。

一首《渔家傲·忆端午》中,你找回了多少曾经的拼图呢?

文字

陈思一网络

图片

岳诗琪

图片音频

网络

执行编辑

王梓

责任编辑

许旻宁张邦航魏彦龙李鑫主编

侯海坤在这里品味NEWSAND∞兰州大学青年传媒集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