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盆菖蒲 [复制链接]

1#

现在流行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而无用的事情上。听上去很新颖,但其实千百年前的古人们早已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为了一盆菖蒲,为它定生日,为它吟诗,每日打理。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从古至今,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有人为它着迷,为它写诗,对它百般呵护。

野外的菖蒲,或在山谷幽林中,或是临水而居。片片长叶尖细如宝剑出鞘,似一位绿林剑客。但若养在厅堂书房,它就像是小家碧玉呢。菖蒲品种繁多,野外的多是水菖蒲,家中的多是石菖蒲、金钱菖蒲、虎须菖蒲等。菖蒲还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日,即农历四月十四。这一天,它要享受“理发”待遇,被修根剪叶。据说,只有这一天被修剪,它才能长出更好的新叶。端午节时,它就和艾叶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门上。

菖蒲昌阳

菖蒲一名菖斀zhú,一名尧韭。生于池泽者泥菖也,生于溪涧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间者石菖也。叶青长如蒲兰,有高至二三尺者。叶中有脊,其状如剑,又名水剑。其根盘曲多结,亦有一寸十二节至二十四节者。仙家所珍。惟石菖蒲入药。品之佳者有六: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凡盆种作清供者,多用金钱、虎须、香苗三种。性喜阴湿,总之用沙石植者叶细,泥土植者叶粗。

其法:在夏初以竹剪修净,取细沙或瓦屑密种,深水蓄之,勿令见日。秋初再剪,不染尘垢,及犯油腻,并猫吃水,则叶青翠,细软如丝。尤畏热手抚摩,宜作一线卷小杖,时挹其叶。霜降后须藏于密室,或以缸盖之,至春后始出,不见风雪。岁久不分,便细密可爱。若石上种者,尤宜洗净,当浇雨水,勿见风烟。夜移就露,日出即收。如患叶黄壅以鼠粪,或蝙蝠屎,用水洒之。如欲苗直,以棉裹箸头,每朝捋之。

又一种生下湿,而叶无脊,根粗大如指者,名昌阳,肥则开花结子,候子老收之。至梅雨时用米饭同子嚼碎,喷于火炭上,则子自然生。苗必细极不用烦剪。

汉武帝:吃菖蒲,却被李太白笑痴菖蒲真正“登堂入室”要拜汉武帝所赐。因为古人认为菖蒲是仙草,吃了能延年益寿。为此,汉武帝引进菖蒲,种到皇家园林中。他自己每天都吃菖蒲。可是,据说因为菖蒲很难吃,汉武帝吃了两年多就放弃了。没想到几百年后,李白把这事写进诗里。那时李白在嵩山遇见一些采菖蒲的人,挥毫写下《嵩山采菖蒲者》: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他说汉武帝没有了悟,或许在李白看来,没什么灵丹仙药。这些在嵩山采菖蒲的人就是神仙。成不了仙的人,不如四处游山玩水,把一辈子过成几辈子来得有意思,何必执着?

“蒲痴”苏东坡:为它捡石头写文章到了宋朝,在书房里雅设菖蒲成了潮流。那时,诸多文人士大夫都是它的粉丝。苏东坡是出了名的“蒲痴”。他写文章告诉大家,用清水养菖蒲时,要丢进几颗石头。这样菖蒲就会扎根在石上,叶子变得坚瘦,整株也更有青翠苍然之意。这叫“附石法”。苏东坡去蓬莱阁玩,特地捡了数百颗弹子涡石回家。因为那里的石头经海水常年冲刷后,圆润可爱。每天对着来自山间的菖蒲,大海的弹子涡石,苏东坡说好像“日与山海对”。

陆游:喝醉回家不忘它,写诗叹闲趣

陆游有一次喝醉了酒回来,却念念不忘,“入门犹记露菖蒲”。因为菖蒲白天要“见天不见日”,晚上要放在户外。这样第二天清晨,接它的露水来洗眼睛,可以明目静心。这也是文人爱摆在书房的原因之一。很喜欢陆游这首《夏初湖村杂题》,“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夏初时节,诗人闲来无事煮一杯茶,看着刚换好水的菖蒲,叶绿如玉,青葱可爱,心想真的是闲人闲趣多。

·END·

延伸阅读

本文来源:本上创意(bensuc)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归原作者,

只用于学习交流,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银铁铜壶功效的鸡精版

壶铁记——铁壶的外部保养

日本铁壶-为水而存

银壶到底有啥用?

云龙铁壶的魅力

安之介的世界

日本铁釜的知识

36「东京银器」

点击右上分享到Q空间朋友圈

点击查看资料,免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