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扶贫出实招,菖蒲岩河村华丽蜕变 [复制链接]

1#

“感驻村扶贫工作队给岩河人民送来温暖和幸福!”感恩的话语出自安徽省岳西县菖蒲镇岩河村80岁老人王春迎写给安徽省委办公厅驻岩河村扶贫工作队的感谢信。

岳西县菖蒲镇岩河村蜗居大别山深处,地无三尺平,山高岭大,发展一直滞后。

年4月底,岩河村群众欣喜的迎来了以朱鸣节为队长的安徽省委办公厅驻岩河村扶贫工作队。

家园环境美起来

来到岩河村,朱鸣节决定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入手。

“过去,村民观念落后、环保意识不强,有房前屋后倒垃圾、路面水沟倒污水、空地搭建猪圈的恶习。”岩河村党总支负责人说,导致垃圾随处可见,甚至出现垃圾堵塞河道现象,环境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为改变环境脏乱差现象,岩河村扶贫工作队多次召开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并入户走访村民,动员大家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在全村形成一致推进的共识。

在推进“三大革命”工作中,岩河村以打造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抓手,突出主干道、中心村和村部三个重点区域,狠抓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拆旧拆破、立体美化四项工作,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村干部还不定期到各自卫生包干区督促开展环境整治,使农村卫生环境大为改观。

“往年夏天,家里的苍蝇、蚊子特别多。今年猪圈、厕所改造后,蚊虫少多啦!现在村里的环境美了、靓了,我们心情也更加舒畅。”谈及村里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岩河村江湾组村民彭毛香的幸福感溢于言表。过去,彭毛香家房前有猪圈4座和旱厕1所,气味难闻。自从村里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后,彭毛香家房前猪圈、旱厕被拆除,推平后铺上草坪建成一座小广场,面貌焕然一新。晚饭后,村民们都喜欢来这儿乘凉,非常热闹。

扶贫工作队因户施策,对一户多宅的,落实退宅还耕政策;对一户一宅且房屋破旧的,先安排住处再进行拆建;对有养猪养羊等意愿的,改建废旧圈舍,实行集中圈养;对农户旱厕进行编号登记,先拆除大部分、保留一小部分,待新公厕建成后全部拆除;对门前、村口、河道、路旁乱堆乱放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

现在,条条通组道路干净整洁,蜿蜒过村的潺潺流水清澈见底,昔日废旧圈舍摇身变成绿化带,将岩河村装扮得如水墨画一般。中心村3.8公里环形路全部装上了路灯,夜里不抹黑了,村民也喜欢上了晚饭后散散步。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实施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广泛持久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把岩河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朱鸣节说。

扶贫工厂建起来

笔者来到位于菖蒲镇岩河村的交帮华达制衣工厂,还没走进车间,便听到阵阵嗒嗒声,几十名村民正在缝纫机前忙碌。

今年48岁的叶旺华是本村人,笑起来爽朗大方。年,叶旺华生了一场大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钱,家里还有个孩子上大学。

“去年我就在这厂里上班,每天做衣服,还能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个月能拿块钱呢。”叶旺华高兴的说,“在这里上班不仅可以拿工资,还能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都说我精神好了不少”。

年5月,扶贫工作队来到岩河村,很快就联系到安庆华达制衣有限公司来岩河村投资建设扶贫工厂,安装制衣平车50余台。年6月,岳西交帮华达制衣岩河村扶贫工厂正式挂牌运行,叶旺华成为首批进厂工作的贫困户。现在有49人在该扶贫工厂就业,其中贫困户26人。

为了让更多不能离开家又有一定空闲时间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岩河村扶贫工作队大力支持村内企业海创饰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增设扶贫岗位。

“4月份,我拿到工资元,我丈夫储南飞工资元。另外我们夫妻俩还领到了县里给的元就业补助。”在海创饰品有限公司上班的岳西县菖蒲镇岩河村岩湾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三霞高兴的告诉笔者。

王三霞家6口人,母亲脑梗塞病情较重,二级残疾,父亲年龄大基本干不了活,大孩子在县里店前中学读高一,小孩子在村小学读二年级。王三霞和丈夫原来都在外打工,但现实情况让他俩不得不回来照顾家庭。

回到家的王三霞夫妻俩来到菖蒲镇岩河村的海创饰品公司,顺利实现就业。“我这样没有技术的中年妇女,在家能找一份工作很幸运。”王三霞说,“工厂离家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上班还可以接送小孩上学。”

“在岩河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公司顺利进入省制衣行业协会,并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企业,使得我们的纽扣在安徽直接进入制衣厂家,利润倍增。”海创饰品公司负责人王泽汉说。

海创饰品公司虽然地处深山,但现已经是安徽省最大的树脂饰品纽扣生产企业。如今,这家企业成为岳西县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工厂。

“只要残疾人能够做的,岗位都留给他们,只要我们做得到,就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王泽汉说,8成以上的贫困群众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却因在家需照顾老人、照看孩子上学,不能或不宜外出务工。为了让残疾人能有就业机会,企业为他们设置了特殊岗位,找劳动强度轻、技术含量低的活让他们去完成。

目前,海创饰品拥有员工65人,吸纳周边村镇贫困户27人,其中残疾人15人,人均工资每月元左右,被扶持人户脱贫率达到%。

产业发展强起来

“在桑枝木耳基地上班,我每月能拿到元。”岩河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王民选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63岁的崔世田老人也是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崔老告诉笔者,空闲时在桑枝木耳基地摘木耳,每天能挣60元左右。

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岩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岳西县“三变”改革试点方案,整合各类扶持资金,于年9月在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点旁建成桑枝木耳基地,聘请村里的能人大户郑林法、程贤胜负责生产管理,每年上交村集体8万元作为村集体收益,保障农户土地入股每亩每年股金分红不低于元。同等条件下,用人用工以贫困户和土地入股户优先,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集体每年拿出桑植木耳产业收入不低于20%的资金量化分红给本村贫困户,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带动贫困户增收。

“今年是探索,如果效益不错,就吸收更多贫困户和村民入股,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增收。”朱鸣节说。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年11月,朱鸣节引进岳西县茗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村内尝试种植梨园,既美化岩河环境,又带动群众增收。该公司拟在岩河村投资约万元,建设水果观光采摘园基地余亩,栽种翠冠、翠玉品种梨树约余株,修建观光亭3座、步道,长廊0余米,打造岳西县境内独具特色的集采摘、体验、休闲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基地可带动约48名贫困人口就业。

目前,已栽种梨树近百亩,农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每年分红不低于元。

在驻村工作队的争取下,岩河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安徽省委办公厅出资援建的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仅用15天就建成,年6月29日并网发电,截至年5月,发电9.7万度。

安徽省委办公厅和岳西县交帮协会捐资2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成立凤舞交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保底创收3.5万元,年创收3.8万元。

为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性,省委办公厅用结余办公经费及干部职工捐赠资金,对59户养殖黑毛猪、山羊、养鸡等贫困户每户奖励0元。

……

目前,岩河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44%。“下一步,扶贫工作队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与全村群众一道共同努力,打造幸福、美丽新岩河。”朱鸣节说。

更多精彩内容

周东明到和平来榜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向他们送去节日祝福

江春生到乡镇暗访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岳西法院“五个坚持”贯彻省高院批示精神

县科协到南京合肥考察科普e站建设及招商工作

编辑:刘倩责任编辑:程暑炜王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