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4336.html前面两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薛涛写的《牡丹》、《寄旧诗与元微之》这两首诗,每一首都表达了对元稹的思念之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想你想得不要不要的。可是元稹只是用一首《寄赠薛涛》来敷衍了事,夸了夸薛涛后,表达了一个我也想你,就草草了事。就在我们以为事情就这样了结了的时候,半路又杀出一个白居易。
话说,写下《寄赠薛涛》后没多久,元稹就因为朝廷吃不开被贬官了,当然这二者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只是时间上的先后。元稹先是到了长安周边的同州任刺史,后来又到了浙东任越州刺史。他的好友白居易此时正在杭州任杭州刺史,在元稹上任时路过杭州,二人曾经聚会数日,此后互有唱和,在浙江共同生活有将近一年时间。
元稹和白居易的情意可以追溯到二人初入仕途同授秘书省校书郎之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二人互相唱和成为知己,后来元稹丁忧在家赋闲没有收入来源,白居易还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接济,用现在的话说二人真是好基友。
好基友在一起除了谈论诗歌与远方,自然也会谈到一些世俗闲事,这其中肯定又包括一些风流艳史。白居易的诗歌虽然以反映民间疾苦知名,但此时他的生活一点都不疾苦,还养着好多歌妓,与元稹聚会还会让这些歌妓唱元稹的诗,以至于元稹写诗道:“莫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而元稹的诸多花边新闻,也成为二人的谈资。蒲松龄老先生在《聊斋·胭脂》中借吴南岱之口说出“凡戏人者,皆笑人之愚,以炫己之慧”,确实是千年不变的至理名言。
元稹与薛涛的恋情,薛涛可能当真了,而在元稹看来终归是一场游戏,便不以为意的同白居易聊起。其中有无炫耀之意不可得知,元稹给白居易讲了薛涛给自己写诗,如何如何地想自己,还讲到自己给薛涛回赠的诗,就在他吟道《寄赠薛涛》中的最后两句:“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时,白居易大叫:“不好,恐怕薛校书仍会缠着你呀!”
元稹道:“不过就是简单地表示一下思念而已,何至于此?”
白居易说道:“我虽不识薛涛,但校书才女名满天下,又兼你们的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她静居浣花溪,种菖蒲满门,自制薛涛笺,我还是知道的。你的‘菖蒲花发五云高’是想回去看她吗?”
看着愣住的元稹,白居易接着说道“罢手吧,罢手吧!”
这才有了白居易写给薛涛的诗《赠薛涛》,替好兄弟摆平这件事,也让薛涛不再迷离。
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第一句中的蛾眉常用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借指美女,此处指薛涛。同时蛾眉与峨眉同音,用峨眉山高与彩云霓虹相连接,暗喻薛涛与元稹结好,同时也点出二人身份如天上地下,高攀不易。
接下来的从“欲逐刘郎北路迷”开始,三句在用刘、阮天台山遇仙女同一个典故。
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在剡溪遇到两位仙女,便结为连理,半年后二人要求回乡探望,谁知人间已经过了七代,几百年之久。二人没了人间的家,只得返回采药处寻仙妻,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仙女,走到武陵溪迷失路径,只得作罢。
“欲逐刘郎北路迷”,反用典故说薛涛主动要追寻刘郎即是元稹,却迷失路途。要追寻元稹必须先北上出川,故曰北路迷。
后面两句仍然用刘、阮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所以这后面的两句看似是说在剡中的刘、阮那样轻而易举地遇见仙女,第二次虽然隔着一条武陵溪却难以春风再度了。实则指薛涛第一次与元稹交好很容易,但要再次缔结前缘却很难了。
因为薛涛的《牡丹》诗里有:“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之句,所以此处白居易一句“春风犹隔武陵溪”,提醒你“因何重有武陵期”啊?你纵是峨眉山秀,倒追元稹也是难上加难,如上九重云霄。不要再想了,都过去了。
至此,相信薛涛真的该醒悟了,元稹的好基友都出面说没戏了,还等什么?
纵然能“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元稹《寄赠薛涛》中诗句)又有何用,终究唤不回那个在功名利禄中钻营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