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眼里的草,在他手中变成诗青年艺术家陈 [复制链接]

1#
郑华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
今天文章一开始小微先给大家变个魔术这是一把青翠欲滴的菖蒲——是在玉林乡间的溪水边随处可见的野草

这是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

石头、沙土和砖块

当野草、砖石和沙土凑在一起小伙伴们觉得会变成什么?一堆杂物?甚至,一堆垃圾?谜底揭晓!当这几种平淡无奇甚至有些碍眼的物品经过“魔术师”的妙思巧手顿时脱胎换骨变成妙夺天工、雅致脱俗的艺术品——附石菖蒲盆景!室有山林趣,心无尘俗虑这位创造奇迹的妙手“魔术师”就是北流籍新锐青年艺术家陈星州是不是充满了好奇?想知道陈星州是怎么化腐朽为神奇的吗?那么,不要眨眼跟着小微来看看陈星州开启“魔术”之旅的奇妙旅程!

岩前泉水涓涓流,菖蒲九节当春肥。一位温润如玉的公子,赤足涉溪,细觅灵根奇卉。未几,眼眸一亮,手把菖蒲草,长啸拂衣起。溪边老农笑:寻常野草,有甚稀罕?大费周章,所为何来?

公子但笑不语,摘蒲饮涧,与奇石、苔藓巧搭,石本嶙峋,蒲根虬蟠,翠叶蒙茸,清泉一掬,夏日生凉,堪入画图。瞬时神光横翠微,恍惚似听山灵语。

——这不是在拍摄古装片,也不是穿越而来的神仙小哥哥,而是北流籍青年艺术家陈星州从采蒲到制作菖蒲盆景成品的全过程。

在玉林,菖蒲广泛生长于溪流和水田边。它植株浓翠油绿,叶片修长挺秀,生长起来蓬蓬勃勃,漫山遍野地盛放一种野蛮的生命力。端午节时,玉林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在端午过后,再用来烧水给孩子洗澡,寓意洗去身上的邪气毒素,保护孩子的健康。

端午,家家户户悬挂菖蒲叶和艾,寓意祛虫辟邪。(网络图片)

但是在艺术家眼里,菖蒲不仅是有益健康的野草,它还是诗,是画,是艺术,是远方。

初夏至菖蒲肥自古就是文人书桌卧室的清供

“蓬莱一谪今几秋,世人视我寻常耳。”陈星州说:“我喜欢菖蒲。它有着爆发力极强的外表,但偏偏气质淡然自在,栖于山林涧溪,超然脱俗。这种反差非常有趣。采摘下来,与树石搭配,置于案间,大有遁隐于野,得自在山人的气质。”

陈星州制作的菖蒲盆景。

事实上,菖蒲成为文人清供的历史很悠久。六朝时,《三辅黄图》就有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树,有菖蒲百本"。从这几句话可以推断,汉武帝也许就是最早将菖蒲移于盆盎之中制成盆景的人。因此,从唐宋开始,菖蒲这种植物,就走出溪头涧畔,成为文人书桌卧房的专属青睐之物。苏东坡云︰“凡草生石上,必须微土以附其根。惟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更可喜。”

繁琐而考究的制作过程陈星州制作菖蒲盆景,从菖蒲的寻找、采摘;到器具的挑选、定制;再到配物(奇石、沙土)的甄别、遴选……样样事必躬亲。菖蒲有着最佳生长期,就是在端午之前。此时到郊野踏青,泉清水足,是山间植被长得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菖蒲,新老交替,多发萌芽。陈星州最喜欢此时到郊外采几丛菖蒲回家搭配奇石。陈星州在溪边采摘菖蒲、苔藓等,准备制作盆景。制作一个菖蒲的盆景,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繁琐而考究。陈星州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的经验:“选菖蒲不要选太大株的,要结合自己手里现有的蒲盆大小和奇石来考虑,植株比石头高出三分之一到一半最好。花盆尽量选方器,可搭配出最佳效果。若要制作出有意境和气质的蒲石盆景,一定要把握好菖蒲、石头、花盆之间在视觉上的比例搭配和主次关系。”菖蒲生,燕归来花盆的选择材质也很重要,以砖质、不上釉的陶质为佳。砖、陶质地有空隙,利于储水不容易干燥,泥土又可呼吸,是种菖蒲的最佳选择。配土以沙土混合土质为佳,沙土比例最好是3:2。选择合适的石头,放进花盆里尝试不同的位置。根据石头的高度和大小,选二三株大中小的菖蒲搭配,宜少不宜多。最后把沙土覆盖在石头根部,呈梯形围绕石头堆起,稳定石头。如果有其他小一些的蕨类或苔藓,可以作为辅助和美化,覆盖在菖蒲根须周围。岁月静好最后用喷壶冲洗制作过程中遗留在叶片和花盆上的泥土,把盆景放在加有水的托盘上,让它周围形成一个有湿度的小环境,这样才利于菖蒲生长。这样,一个文雅的附石菖蒲才最终制作完成。陈星州制作的菖蒲盆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象征看陈星州制作的菖蒲盆景,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世界。清雅不堆砌,简劲不浮冗。具象载体中有着抽象意境。小小一株菖蒲,几方奇石,让人不自觉沉浸于对自然的悟道,对哲学的遐思。

陈星州制作的菖蒲盆景。

陈星州笑着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菖蒲》中写到:‘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或置星露之下至旦取叶尖露水洗目,大能明视,久则白昼见星’。现代医学也证实,菖蒲叶片中的确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挥发油,置之案头确有明目之效,这也是它成为古人书房伴读的原因之一。所以古时江南士大夫的一日清雅就是伴随着菖蒲而开始的。放一盆菖蒲盆景在我工作室的案头,对于经常伏案作画、写作的我来说,可以说是身心的双重治愈。”

绘画、书法、摄影、设计……陈星州对艺术的涉猎甚广。在他眼里,艺术的世界是触类旁通的。而家学渊源的中国古典文化功底和多年的国画学院教育,让他对极具中国文化符号象征的附石菖蒲盆景,有着格外不同的见解与情感。石上生菖蒲

陈星州制作的菖蒲盆景。

“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节。仙人劝我餐,令我颜色好。”千百年来被古人视为仙草灵药看待的菖蒲,在陈星州的妙手点拨下,拨开缭绕仙雾,婷婷落于凡间。

陈星州简介陈星州,年生于广西,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青年新锐艺术家,中国第一个艺术慈善志愿者团体“行星团”发起人。年入选国家文化部CYAP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年当选世界实业家艺术家联合会青年艺术家委员会理事、年跻身80后青年艺术家春季拍卖排行榜前10名、年入选国家文化部CYAP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年入选“保利-艺术新势力”青年艺术家计划、年获得爱尔兰文化部CillRialaig奖学金,并受国家文化部派遣赴爱尔兰进行访问驻留创作。

采写:潘静新晏海珊责编:冯榆

主编:宋建州

你还想知道的这些事

★准备好了吗?玉林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复业时间定了!★玉林影院,何时恢复营业?★爱心捐书倡议书丨捐一份书香,共建农家书屋★原来,这就是天使的模样!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玉林日报社全媒体矩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