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除了吃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这些小知识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要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在端午挂艾草菖蒲又是为什么?粽子好吃,但吃粽子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今日(5日),渝中区国际村社区组织社区近位老人包粽子、做香包,请来中医专家为社区老人讲授端午节的养身健康知识。

端午节的习俗不只是吃粽子

“‘端’字是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就演变成了‘端午’。”现场,国际村社区请来了民俗老师为社区居民讲解端午节的名字来源和习俗。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佩戴中草药制成的香囊荷包,有辟邪醒脑驱虫的功效,门前挂艾草菖蒲等也可以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系五色绳,这寓意着吉祥。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点雄黄酒在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也有消毒防虫的作用。

现场,国际村社区为老人们买来了丁香、白芷、石菖蒲、吴茱萸、防风、薰衣草、艾草、薄荷、肉桂、苍术等中草药,现场制作香包。

艾草和菖蒲有“芳香化浊”功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的副主任中医师、九龙坡区名中医王俊介绍,吴茱萸主要作用是散寒止痛,温经通脉,降逆止呕,驱蚊的作用;而石菖蒲有益心智、安心神、醒脾胃之功效。

“端午节我们最常见和最熟知的就是艾草和菖蒲,端午节家门前挂艾草和菖蒲、用艾草和菖蒲洗澡、制作香包等,这不仅是民俗,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王俊说,端午节处在中医上称为“长夏之季”的时候,这个季节尤其对我们南方来说,湿气重。

按照中医的说法,艾草和菖蒲都有“芳香化浊”的药性和功效,这种“浊”就是人体内的湿气。

“这个季节部分人总有种‘睡不醒’的困倦感,这可能就是湿气重了。”王俊介绍,由于艾草和菖蒲有种特殊的芳香,这个季节又是艾草和菖蒲最茂盛的时候,因此挂在门前也有驱蚊虫作用,给孩子洗澡也有清热止痒功效。

粽子不宜多食

建议搭配薏仁红豆汤等

粽子虽然是端午节的标配,但是王俊建议吃粽子不要过量,尤其老人和小孩,还有胃肠病患者等。

王俊说,粽子主要由糯米制作而成,糯米粘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过量食用,易引起腹胀不适。加之粽子“恋湿”,与“祛湿”相悖。

王军建议,在食用粽子时,建议配上熬制的红豆、薏仁汤,有除湿功效。也可以搭配食用一些白萝卜水或麦芽水促进消化。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何浩摄影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