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说到端午,大多数人的认知也许还停留在三个方面:
1、喝雄黄、吃粽子
2、划龙舟
3、纪念屈原
但其实端午节蕴含的文化之广泛远不止于此。
端午节与中医文化
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雄黄粉,在孩子的头上涂上一个“王”字型,另外还会将雄黄粉涂在墙上和门上,等到雄黄粉凝固了之后,有蚊虫叮咬的话,便可以将这些雄黄粉末抠下来,作为药用。比如哪里肿了,便可以将这抠下来的雄黄粉敷在浮肿处消肿。不论是采草药,还是卖草药,或者是对草药的利用,都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并且深入民心。
端午节与尊师重教
在古代,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家长(一般是父亲)都会领着孩子去探望老师,并且给老师奉上粽子或者是咸鸭蛋等礼物,以此表达对老师的尊敬,而老师则往往会以扇子等物件作为回赠。我们都知道,文房有四宝:笔墨纸砚,而扇子对于文人而言,则是第五宝。扇子在文人文化中代表的是君子、好学、儒雅、气节等等。
端午与“恶日”
端午五月(阳历六月),接近夏至(有些年端午就在夏至),中午时太阳在天空位置最高,几近天中(因此端午也称“天中节”),阳光热辣,气温猛升。且南方气候潮湿,因此细菌、蚊蝇孳生,疫病开始流行,用古人说法就是“五毒俱出”(五毒指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戾气”致病、死亡者増多的缘故。
端午与阴阳五行说
大体在汉代,开始盛行“阴阳、五行学说”。五月和端午都靠近夏至,阳气最盛,人们认为不符合阴阳平衡的正常状态,而且阴气开始出现,阳气开始衰微,因此人们心怀恐惧。《礼记月令》中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因此视为恶月恶日。
端午挂香囊
古人端午最普遍的习俗,还是挂艾草、菖蒲等。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挂在门上。此外还有在身上挂香囊的习俗。香囊也是利用佩兰、艾草、白芷等的香气,通过口鼻吸入,达到通经络,去病强身,消毒避疫的作用。这就是《荆楚岁时记》中说的,“悬于户上,可禳毒气”。据《旧唐书》卷五记载,当初马嵬坡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返京后念旧情改葬,但挖开坟墓后发现,尸体、衣物等已经腐烂,只有香囊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