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科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据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为与贵族派系发生冲突而被贬谪到汨罗江,最终选择不食而死。为了纪念他,当地居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端午的意义
在老百姓心目中,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其意义不仅仅是纪念屈原,而是代表着中华民族团结、勇敢和坚韧的精神。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家中贴上艾叶和菖蒲,以驱邪保平安;同时,也会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等等传统习俗。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粽子是一种由糯米、豆沙、肉类等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者草叶里的食品,其形状为三角形或者长方形,口感软糯,味道鲜美。人们通过吃粽子,寓意着对屈原的纪念,并且也代表着对祖先的怀念与感谢。
除了吃粽子以外,划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龙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船,其形状如同巨龙,可以载人载物。在端午节时,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这种比赛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表演。通过划龙舟比赛,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以上传统习俗之外,民间的重大节日往往和一些禁忌有关联,老话说“五月遇重五,三人要躲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3人又指的什么?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
五月为何叫毒月
在民间,人们认为农历5月是“毒月”,也有一些地区称为“恶月”,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而端午节恰巧是五月初五,因此也是“毒日”。
既然是“毒日”,那么有很多事情就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有忌造屋、忌打水、忌晒席、忌杀生等等。除了以上说法之外,端午前后正是盛夏季节,气候闷热,毒虫病菌容易肆虐,因此也称之为“毒月”。
哪3人需要躲午
“躲午”这一习俗其实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躲午的目的是为了避开毒日,通常躲午的时间是端午节的中午12点-14点,有3种人需要躲午。
一、孩子
小孩子精力旺盛,喜欢玩耍打闹,不管是什么季节,只要有的玩,即便严寒酷暑都无所谓。端午节的中午正是阳气最盛的时日,蚊虫,爬行动物非常活跃,为了防止孩子被晒伤或者被蚊虫咬伤,这天是需要躲午的。
二、孕妇
孕妇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都是属于特殊人群,不仅需要照顾还需要保护。孕妇的身体往往比较虚弱,中午时分太阳直射,气压较大,孕妇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严重还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了安全起见,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三、老人
老人的身体素质往往比较差,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外部的环境很容易影响老人的健康,为了避免中暑等身体不适的情况,老人也需要“躲午”。
端午节作为重要节日,所有的民风习俗也都是为了体现中华传统,而“躲午”不仅仅是一些风俗,也是表达了中国人们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