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将至,挂艾草的讲究多,切记2不忘3 [复制链接]

1#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据说,屈原在五月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死后又被蛟龙所困,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预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要用五色丝粽子投进水里,以此来驱赶蛟龙。又有,屈原投江之后,人们闻讯赶来,划船打捞,于是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

有关端午节的风俗很多,大致包括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挂艾草、插菖蒲等等。民间有着“端午不插艾,死后变妖怪”的说法,那么端午节该怎么插艾草呢?老祖宗总结了“2不忘3不挂”的讲究。

艾草有着“药草中的钻石”之称,甚至民间都会用艾草来治病,还有着“医草”之称。艾草叶子背面,有着白色的绒毛,这些绒毛,就是中医艾灸所用的材料,由于艾草能够食用、药用,还能泡水、清洁等等,所以,还有些地方将之成为“神仙草”。

老祖宗认为,农历的五月,是恶月、毒月,百虫都在这个时节苏醒,所以人们到了这个月就要采集百草,希望能够驱赶邪祟、毒虫,以此来度过这样的难关。而艾草,因为其散发着的独特味道,可以驱散毒虫,所以人们没到端午,就要在家门外、窗外悬挂艾草来趋避毒虫、邪祟!

那么,艾草该怎么挂呢?

首先是“2不忘”。

一不忘系红绳。

我们之前说过,端午所在五月,在民间被看作是毒月,而五月五日端午,更是毒月毒日。人们悬挂艾草,就是为了驱散毒虫、赶走邪祟。

而红色,在民间也有着驱邪驱祟的作用,在任何重要的日子中,百姓们都会用红色的东西来求吉避邪,端午自然也是一样的。于是,人们便会在悬挂艾草的时候,用红色的线,或者是布条,将艾草捆绑在一起,悬挂起来。

二不忘倒挂。

在挂艾草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不仅需要用红色的线条绑起来,还需要将艾草根部朝上,艾草的枝叶顶端朝下。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讨一个吉利。倒挂艾草,预示着毒虫不进家门,将家中的不吉利,都倒出去!

其次是“3不挂”。

所谓“3不挂”,指的艾草不挂单、不挂干、不挂残。

一不挂单。

“不挂单”指的是艾草在悬挂的时候,不能挂单数。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古人认为“好事成双”,所以在挂艾草的时候,通常都会挂两枝,或者是2的倍数。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单数为阳,而端午又被称之为是“端阳”,这一天本就是阳极之日,所以不宜再挂单数,而应该挂双数!

二不挂干。

端午节挂的艾草要新鲜,最好是自己亲自采摘回来的。如今很多地方没有采摘艾草条件,但起码要保证艾草不是干枯的艾草,是鲜嫩的,枝叶要水分饱满的。之所以“不挂干”,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艾草在新鲜的时候,散发出来的气味儿,才能够起到驱虫的作用;而另一个则是因为干枯的草木预示着萧条,不适宜挂在家门口。所以,艾草一定要挂新鲜的。

三不挂残。

悬挂的艾草不仅要是双数,鲜嫩的,还要尽可能的保证艾草的完整性,不能悬挂一些残破的断枝碎叶。端午悬挂艾草,本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讨一个吉利,可若是悬挂了一个折断、残破的艾草,那就违背了端午插艾草,祈福纳吉的美好用意。

我们在端午节在悬挂艾草的时候,切记“2不忘3不挂”的讲究,不要闹出了笑话!端午的插艾是传承了千年的风俗,他迎合了人们期盼吉祥,辟邪攘灾的美好祈愿,而且艾草也的确能够在端午时节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端午插艾草的风俗,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