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鱼我所欲也看传统绘画知中日略同的锦 [复制链接]

1#

今天早上看微博,看到几张日本浮世绘鲤鱼图,突想日本人为什么会崇拜鲤鱼呢?

据说是在江户时代(~年间),中国“鲤鱼跳龙门”和“望子成龙”文化思想传入了日本。据我国《后汉书》所记,说鲤鱼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黄河龙门处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头地成为“龙”。在我国龙是贵族的象征,所以日本人也认为鲤鱼是积极向上、吉祥好运的象征。

为了祈祷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每年的阳历五月五日(日本也称男孩节,儿童节),日本人会在家里立起鲤鱼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这就是如今的日本端午节“鲤鱼旗”文化之源。小编我最早知道鲤鱼旗,应该是多年前看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和《哆啦a梦》得知,但以前不知其文化根源。

日本传统的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除此之外,在日本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跟我国一样要挂菖蒲叶,用以驱邪。

在日语中,“菖蒲”与“尚武”的读音相同(ショウブ),又因为菖蒲形状像刀剑,所以日本旧时除了用来祈福男孩子健康勇敢,亦表达了父母期望孩子成为坚强的武士愿望,贵族阶层的成年人也会把菖蒲作为发饰,装点于头上。

综上所述,日本人喜欢鲤鱼是因为受我国文化影响,所以看起始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才会有描绘鲤鱼的艺术题材。那我国鲤鱼文化源起何时呢?

据史料查证,远在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时代,我国先民便开始了以池塘养鲤鱼。据《诗经》记载,周文王曾凿池养鲤。在春秋战国时代,越国大夫范蠡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鲤经。范蠡所著的《养鱼经》又称《范蠡养鱼经》,也作《陶朱公养鱼经》,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养鱼的专门文献。在唐代,鲤鱼曾一度被视为“九五之尊”,因为“鲤”与“李”谐音,鲤鱼姓了唐代帝王之姓,鲤鱼一下成了鱼类中的高贵“形象大使”,当时皇家还曾下令不容许吃鲤鱼,民间也不得不以鲤为忌讳,改称鲤鱼为“我鲜公”。

文化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是不断演变的。因为锦鲤寿命长,一般能活60-70年(相传还有岁的锦鲤),它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所以如今“锦鲤”一词还成了潮流的网络用语,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锦鲤”一词代指一切跟好运相关的事物:如有好运的人,或可带来好运的事情。

还有就是如今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很喜欢养锦鲤,因为它寓意吉祥和极具观赏性,它的灵动与优雅是许多艺术家笔下的题材。说起画鲤鱼,在我国历代都有画鱼的高手,小编我印象深,超喜欢的现代大师是吴青霞(-8)。

吴青霞学名吴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是我们江苏常州人。她是绘画世家出身,是江南收藏家、鉴赏家吴仲熙先生之女。年,她与李秋君、周练霞、陆小曼等组成中国女子书画会,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尤善画鲤鱼,以鱼为师,得形入神,有“鲤鱼吴”之雅称。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她的留世之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