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新闻周刊以《75岁大爷:我有8套房谈场与钱无关的恋爱咋那么难?》为题,报道了在天安门金水河下游的菖蒲河公园相亲角里,三个老人的相亲经历。
年轻的夫妻,有许多的事情要考虑,他们除了繁琐的家务活、照看孩子,还要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在事业上打拼。而到了夫妻两人退休以后,慢慢步入老年生活,则更多的是互相陪伴、相濡以沫。俗话那句:“少年夫妻老来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新闻记者采访的这三个老人,都是早年离异的那种,因为没有人陪他们“一起慢慢变老”,希望可以在人生的后半程找到一个相依相伴的生活伴侣,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现如今年轻人都很难通过相亲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何况老年人呢?
年轻人血气方刚,即便是非常理智的年轻人,也多少还会有一些感情的冲动。年轻人对结婚对象各方面的考量,虽然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因素,但基本上会以感情因素为主。甚至于有的年轻人感觉两个人情投意合,还真的会“有情饮水饱”。意思是说:“只要感情好,就算喝凉水也愿意”。
如果搜索“有情饮水饱”,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香港有个同名电影《有情饮水饱》,拍摄过,事隔半个世纪,年又拍摄了一次。这两部电影我都没有看过,具体的故事情节不是很了解。我相信,这两部电影,故事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那就是:“有情饮水饱,无情金屋寒”。两部电影所要强调的都是感情对婚姻的重要性,强调年轻人正处在上升期,有大把未来可以期许,所谓“莫欺少年穷”,年轻人现在没钱,不代表将来肯定穷。
当人到中年之后,绝大多数人就再也不可能有“有情饮水饱”这样的冲动之举了。看过太多的世态炎凉,中年人知道,“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想象,根本就代替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两个人在一起,光靠感情是无法生存的。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又一而再地提醒中年人,必须理性对待感情问题。
中年人已然如此,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少年爱妻、中年爱子、老年爱财”的说法,可以说,这句话说透了人性,实在是人生哲理的精确提炼。年轻人可以任性,可以挥洒激情。中年人就必须有所顾忌、有所取舍。而老年人,尤其是在目前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毫不夸张地说,是“走一步都要花钱”的时代,则必须要有一定的积蓄作为“老本”,才能活得相对容易一些。
新闻标题中的刘大爷,今年75岁,他的想法在记者采访的三个人中比较有代表性。刘大爷想要找个可以做伴的人,因为子女代替不了老伴。刘大爷说子女没有功夫